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常意义上的对话是交流信息、把握意义的过程,是探索一定真理、知识的手段。而后现代意义下的对话,是指对话者通过对话的逐步推进,一步步地向真理逼近。最终以真知的获得作为对话的终结的学习手段。后现代对话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和批判性,它强调的是理解和反思,强调对话者之间的理解与尊重,强调对对话的批判与反思。科学探究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结论的不唯一性。为后现代对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我看来,有效与文本对话,意味着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对话者的语言感受力增强了,简言之即语感增强了。语感增强的显性标识在于,对话者能够敏锐地感受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3.
从符号学的视角来看,语言教学不仅是以语言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人文学科,还是一个动态的指号过程,不仅传递信息、生成意义,还时刻挑战学习者的符号探险。以文化符号学为观照,探索语言教学的符号化表征,从符号表征模式、空间符号以及情感与形式三个维度思考语言教学的符号化定位,能够促进语言教学与符号学的对话与融合,开启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4.
“对话”,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字眼,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谈话,其结果不管是交谈双方“对路”形成共识,还是“对立”产生分歧,往往都给人以“对照”,相互造就,促成你我。对话,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境界。教育活动中的对话,也应该是对话双方在平等关系基础上的自由交流,是对话双方从各自理解的角度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视界交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意义上的对话者,通过“对话”,可以让注入老师心田的理念对接起来,让融合教师心头的经验联接起来,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塑造者。一、与文本“对话”,在阅读中…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对话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自我之间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以求对话者之间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深度阅读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所谓深度阅读,就是要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透过文本文字符号的表层意义,与文本展开多重对话,通过精读细品、圈点批注、深度对话、主问题设计和拓展性阅读,在阅读的广度上感受文本的文化意味,在阅读的深度上探究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内层,从而获得深度情感体验,获取丰厚的知识与学养。  相似文献   

7.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做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做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做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努力创设情境,消除对话的情感障碍;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积极引导学生,使其主动参与文言对话教学;重视文言文对话教学中的诵读和背诵;尊重和鼓励学生有个性化的解读。对话应富有实效,文言课堂才能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8.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基于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教学的多边活动既是师生与作者的对话,也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活动,努力寻找对话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使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一、文本:阅读的特殊对话者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阅读时要从文本本身出发,通过与作家、文本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寻求对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对话是人本真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人在互相对话中感受、体验、确证自我和理解他人。语文教学是由多个对话者交织参与的对话活动。对话参与者在多重对话中,不断寻找到自己与其他对话者的差距,从而激荡思维,补充储存,促进自己进入新的精神境界,从而缩小这种差距,提升自己的理解图式。语文张力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自身语文素养与学习资源及其他学习参与者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为一门情意性极强的人文学科,它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接,在精读中与古今中外人类的高贵灵魂对话,在情感体验中张目人间,游思千载,漱涤万物.  相似文献   

11.
民俗是一种具有结构性、完整性和自由性的文化符号系统。"民俗"中"民"的主体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他们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特征;"俗"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文化模式,它们具有多样性和自由性。人类在历史实践中创造了民俗符号系统,它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容,文化内容使符号形式具有了意义,符号形式又引导和规范了人的生命存在样式。在民俗符号系统中,内蕴了人类生命的自由创造和形式表达,它们具有文化象征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书信是应用文体,却寓有很高的艺术性,文章从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思考:书信所表现的领域特别广泛,其客体是多元的,但统一于作者的意向之中;书信既是一种文化符号,便象征着某种意义;书信传递于社会和历史的每个角落,作为一面巧妙的镜子,它启示人们对社会历史进行文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拥有一款优质品牌的手机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炫耀时尚潮流的资本。"iPhone热"的兴起便在这种消费文化环境中应运而生。iPhone所代表时尚符号的文化意义和区隔效应,由产品产生的消费行为的文化意义、产品品牌所构筑的时尚产业和产品具有的霸权性质三个方面构成,这也是iPhone所隐含的符号价值和潜在消费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apple的源流及词汇变迁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变迁。apple具有褒贬两种语义色彩和多重象征意象,这些象征意象折射了人类的生活经验、文化传统和思维形态。apple的象征意象具有任意性、国别性、隐喻性和心智性特点。任意性特点揭示了语言发展中约定俗成的规律,国别性特点表明语言的演进受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制约,隐喻性特点指出了象征和隐喻生发和建构的“相似性”,心智性特点体现了人类象征意象活动的思维轨迹。  相似文献   

15.
唐卡是藏族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着丰富的宗教内涵,是一种典型的民族文化符号。本文以甘孜德格八邦藏族噶玛噶孜唐卡画为倒,论述了随着社会变迁,唐卡这种民族文化符号也处于不断的建构中。现代传承中的一些变异不利于唐卡的继承和发扬,而新的符号意义的嵌入,对传统文化符号的重新解读和文化符号作用的转型是民族文化重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从文字视觉符号的“图形化”与“符号化”特征出发,首先阐述了文字符号与现代标志设计之间的联系,其次通过对现代标志设计实例作品的归纳与分析,从“造型结构”、“表现特征”和“文化意义”三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文字视觉符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表现方式,且分别强调了传统汉字和西方文字在标志设计中的特征,进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环境下,提出文字视觉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回坊在西安是一个标志性的区域,更是一种饮食符号,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美食具有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回坊饮食文化的区域影响力遍及坊上区域和坊外区域,但是在社会认同方面,回坊的饮食文化仍然存在着特色危机及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18.
美国迪士尼电影公司将中国古代乐府诗《木兰辞》改编制作成动画电影《木兰》(Mulan).该片一上映,同时受到国内外影迷的热烈追捧,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这部动画电影具有重要的跨文化意义,表面上属于中国文化元素的符号在该影片中被电影制作者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们象征着美国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将电影中出现的女主人公花木兰、男子形象以及木须小龙这三个重要符号置于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借用象征符号学理论相关知识,结合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精神、文化价值取向对上述符号进行解读,分析同一符号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不同象征意义,并剖析这种结果背后潜藏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回坊在西安是一个标志性的区域,更是一种饮食符号,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美食具有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回坊饮食文化的区域影响力遍及坊上区域和坊外区域,但是在社会认同方面,回坊的饮食文化仍然存在着特色危机及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20.
从公文语言内在的文化蕴涵和文化特质探寻其审美形象时就会发现,现代公文语用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富有典型的语义符号表征意义。这些扁平的文字符号,蕴藏着极其微妙的形象表征。这种"表征形象"凝结在公文语言具体的词语组织形式中,浸润着中国文化特有的基因,在公文特定的语境里得以塑造和强化,并成为现代公文中具有普遍性、象征性和代表性的形象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