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襄樊学院学报》2009,30(8):F0003-F0003
襄樊学院综合工程实训中心创建于1994年,目前已发展成为由“机械基础实验室”、“机电控制与测试实验室”、“工业工程实验室”3个实验室。“工程实践训练中心”、“汽车工程实验实习中心”、“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3个分中心组成的下设32个教学实验室的综合工程实训中心。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院校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应顺应工程实践教学改革趋势,建立起与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在功能定位、训练目标、内容体系和建设特色方面必须随实践教学体系发展变革而“变”,从而保证现代工程实训中心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成航工程实训中心的功能定位以及工程基础训练课程体系的组成,并对其中每一个层次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总结了整个教学体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关于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工程实践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些正在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重点大学,都把“工程训练中心”作为重要的基础教学设施加以规划和建设。如何建设与一流大学相匹配的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真正完成工程训练的全过程,达到工程实践的目的,仍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工程训练中心"一教三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工程训练中心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大工程背景,对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学生工程意识、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等有着其他实验室不可取代的作用。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成果,对工程训练中心承担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优化,进一步加强资源的整合,完善资源共享及开放机制。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训练有机融合,设立创新创业实验室及PDS(PLAY,DESIGN and STUDY)创客空间等"一教三创"实践教学平台,使工程训练课程从单一技能训练建设成为"一教三创"的现代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5.
实施"本科质量教学工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社会提供最佳教育,是现代大学追求的目标。本文以贵州理工学院工程实训中心建设为例,围绕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就如何建设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工程训练中心,从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改革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工程训练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等改革思路和相应措施,对加强学生自主训练能力,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促进实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践操作训练是五年制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中药制剂实训中心是中药制剂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训练的平台,中心如何建设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实训教学效果。文章从实践教学需要出发,对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实训中心的地位,同时对中药制剂实训中心管理中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高职院校兽医基础解剖课程教学中,动物解剖实验教学离不开实验室,更离不开实验教学实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必须对实验室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管理体制,我国仍有许多农牧高职院校动物解剖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情况:实习教学教具品种偏少,实验场所陈旧,实验条件落后,实践操作能力很差,缺乏创新思维,实验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实习教学人员缺少,工作效率低下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实训中心建设与实习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找出差距,制订建设与管理规划,更好地整合实训中心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动物解剖课程实习教学的科学化、开放化和高效化。在动物解剖实习教学中着重做好课程实训中心建设、制订课程实习规划教材、实验教具开发、实习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训中心建设和实训设备管理等几方面的实训中心的相关研究。培养学生自主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化实验技能训练能力,建设开放性实训中心,扩大实践范围,提高办学效益,促进资源共享,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关于实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办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必须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理论的应用;专业教学要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边学边练,边干边学.使学生在学和干的过程中逐渐具有岗位所必需的能力.为了创造这种教学的条件,我校三个高职专业都建立了专业实训中心,并已实施一年.一,按照能力培养要求建设实训中心专业实训中心不同于实验室,它是集教学、训练、技术开发于一体的新型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9.
顾蓓 《教育教学论坛》2011,(34):194-19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实训中心是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以强化工程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树立全新的理念,要搭建以掌握常规技能为主的基础训练平台。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探索,我们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本文以构建案例驱动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建设为内容,来探讨如何建设好工程训练。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工况条件的约束和限制,与石油及天然气工程技术相关的实验和工程实践技能训练,无法在常规实验室完成,此外由于油田现场因高危、高风险等极端工作环境,也无法接纳学生开展实验或实训,因此虚拟仿真是开展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技术实验教学和工程实践技能训练的有效途径。以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开发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例,介绍其教学资源应用案例、教学体系、教学实践与认识。  相似文献   

11.
培养综合工程素质创新工程训练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内外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现代工业实训中心的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现代工业实训中心围绕学校培养优秀工程师的育人目标,紧密结合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现实需要,积极搭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平台,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工程素质为主线,强化综合性实践和多样化、多层次的创新性实践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教育经费的大量投入,国内一些高校的学生综合性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先后通过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如何发挥示范作用,体现示范价值,已成为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国高校传统的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管理和运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实践教学基地发展的需要,采用现代数字化技术进行科学高效的教学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依托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化教学管理、实行数字化教学实训、实现实验室全面开放与学生创新实践或将成为高校学生实践教学基建设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工程教育实训中心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发挥中心效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育质量与实训中心的运行与管理机制息息相关。本文针对国家级实践教育实训中心——徐州工程学院工程教育实训中心的运行与管理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工程实训中心建设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情况,对实验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特别说明了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以及面向生产实践的实训中心的形式与特点,提出了该核筹建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的学生实践训练中心的建设目标,服务功能与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制造业向德国工业4. 0和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迈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与制造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紧密融合,工业智能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题,作为工程教育的实践基地,工程训练中心也正向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以工程训练中心的数字化建设、智能化管理与服务为研究目标,以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构建起智能化工程训练中心体系框架,并对工程训练中心工业互联网系统建设和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进行了探索。智能化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重点打造现代化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两大平台,并通过工程背景下的创新创业实践探索逐步补充和完善现代化工程教育教学体系。最终通过智能化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为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构建我校开放型实训平台 强化学生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实训中心所培训的课程是完成大学生培养目标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和工程实践课,工程实训中心是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综合工程素质教育和现代制造技术教学的重要阵地。本文在我校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讨论和探讨了以科学系统的方法构建我校开放型实训平台,实现实训与科研、仿真与制造、教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为背景,评述了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其意义重大。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充分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柔性制造生产线实验室,探索和实践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并详细阐述了这一工程训练教学的组织实施情况以及在实践教学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明确指出了基于柔性制造系统工程训练教学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名师风采     
<正>梁延德,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创新实践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学科组组长。国家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工程训练"课程主持人。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领头人。34年始终坚持一线本科教学,长期关注我国高校高等工程教育和工程实践教学改革,致力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曾获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及多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相似文献   

20.
口腔医学实训中心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完成实践教学,训练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场所,其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和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因此,对实训中心实施科学管理和全面开放是培养口腔医学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