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课以卵石为材料,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的地质变化,是培养学生由果索因的推理能力的好教材。因此,本课教学程序最好依照学生的探究程序来设计。 一、提供事实 引导观察 课前引导学生具体观察卵石的形态和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是探求卵石成因的事实根据。因此,教学时教师首先应从当地  相似文献   

2.
根据自然课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认为《卵石是怎么形成的》一课教学过程要分四步走,即观察,提问,实验,整理。一、观察根据学校环境条件,让学生带上观察记录本到实地观察。山上岩石裂缝纵横交错,岩缝中生长着杂草树木,有些岩石摇摇欲坠。山脚,不规则的碎石块,棱  相似文献   

3.
《卵石是怎么形成的》教学设计李志云《卵石是怎么形成的》是学生在认识岩石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岩石的变化过程的一篇课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不论是哪一种岩石,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这种变化除人为之外,绝大部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造成的。从而认识卵石的形...  相似文献   

4.
《卵石的形成》一课难度比较大,原因是课文涉及的知识面广,而小学生已掌握的有关科学知识并不多,教师要在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收集事实,分析推理,了解卵石形成的规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去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照葫芦画瓢”,机械记,重复念,最后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失去学习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动画是怎样形成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节,是学习Flash动画制作的入门课。这节课概念多、操作少。重点是在理解动画形成的原理基础上能制作简单的逐帧动画。传统的讲法就是一一叙述讲解概念,演示操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刻。因此,导课环节要有趣,选取实例很关键,在具体的操作和实例中再讲解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6.
小学自然第五册十九课《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属科学考察课型,又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材料。要使教学路子体现出自然变化的过程和规律,一方面,必须充分利用课本丰富的插图和资料,另一方面,还必须精心设计板书来创造性地再现和完善这一过程。教者的板书是:  相似文献   

7.
8.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义务教材十一册《自然》第19课《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取舍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变从前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科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想象,做到了“老课新上”,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流程为:卵石的成因;认识岩石的风化过程,同时进行验证性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河水的搬运作用;指导学生认识磨圆的作用,并进行验证性实…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义务教材十一册<自然>第19课<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取舍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变从前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科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想象,做到了"老课新上",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一、乐学要求《卵石是怎么形成的》(人教社统编教材自然第五册19课)的乐学要求是:探究卵石的形成原因,理解风化作用和搬运作用。会做流水对岩石的搬运作用和磨圆作用的模拟实验。通过以上探究和实验活动,创设愉快教育气氛,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相似文献   

11.
《卵石是怎么形成的》(第五册19课)属于逻辑雅理课,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运用推理的方法,认识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采取课外考察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课堂教学可设计以下三个主要活动。一、观察卵石,推想海水的搬运作用 1.首先检查学生带来的摆在桌面上的卵石,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以下问题:①这些卵石的形状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12.
《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是一堂难度较大的逻辑推理课,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运用推理的方法认识卵石的形成过程。由于卵石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卵石走过漫长的“道路”,学生无法直接感知。若用传统教学手段,采用挂图,用语言讲解,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利用录像教材,可以克服这种时  相似文献   

13.
小学自然第十一册《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一课以卵石为材料,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地质变化,是培养学生“由果索因”推理能力的好教材。因此,教师在本课教学时应依照学生的探究程序进行教学设计。 一、提供事实,引导观察。 课前引导学生具体观察卵石的形态和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是探求卵石形成的事实根据。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到建筑工地去收集卵石,带学生到河滩、沟谷去考察卵石的分布,岩石的风化及河水对岩石的搬运情况。学生亲临大自然考察,直接获得了真实的自然知识。在考查的同时,教师还引导…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我有幸执教了我区科学展示课《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有了更多的看法。一、课前我认为,教师在准备一节课时可以对比几种教学设计,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案,这样有助于教学的优化!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感觉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基于此,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相似文献   

15.
小学自然第十一册&;lt;卵石是怎样形成的&;gt;一课以卵石为材料,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地质变化,是培养学生“由果索因“推理能力的好教材.因此,教师在本课教学时应依照学生的探究程序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小学自然第十一册《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一课以卵石为材料,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地质变化,是培养学生“由果索因”推理能力的好教材。因此,教师在本课教学时应依照学生的探究程序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谢李陈 《阳光搜索》2014,(1):103-104
教学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主要通过“使物体发出声音”、“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观察音叉的振动”三个活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从教材编排来看,首先是让学生想办法让各种物体发出声音,同时思考:物体怎样能发出声音,怎样不能发出声音?在学生知道了怎样让物体发出声音之后,通过观察、比较一组发声和不发声的物体,找出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感受到物体的发声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内容,识记名言警句. (2)熟悉精彩片段,评价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 (3)学习保尔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19.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9册第10课的教学内容,是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阅读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积累材料”。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后,了解黄河的演变过程和变化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