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方式和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结算方式、信息传递等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建立财会人才引进机制来改善队伍结构.加大财会人才培养机制来提升专业技能,引进财会人才评价机制来搭建成长平台,提供健全团队文化来发挥整体合力,造就一支懂经营、强管理、善决策、重执行的高校财会人才队伍,以增强在现代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人才激励形式贫乏、激励手段忽视人的需求,导致激励效果不明显,影响高校人才资本价值的充分实现。为改善这些现象,基于心理契约理论,高校有必要从关注教师的个人支持、家庭关注、培训、学术支持等方面出发,通过良好的激励环境,完善经济激励措施,以及多角度的成就激励措施等手段,提高心理契约中关系型成分的比例,建立更合理的高校人才资本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人才强校是高校发展的核心战略,创新团队建设则是这个核心战略的主要内容。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着组建中拼凑现象严重、团队管理制度不科学、团队精神涣散等诸多问题,本文从整合优势加快发展、建立有效的团队内部管理机制和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三方面提出加强团队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学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设性人才的摇篮,要做的不仅是关注教学理论上的成果,更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状况。本文就导致大学生在参加公共体育活动时曾经发生的问题、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及高校自身教学机制和设施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主要针对体育教学事业的改革措施和大学生参加公共体育课程时的安全保障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观与校园创新文化环境之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构建校园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教育观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的教育观,是人本教育观、个性教育观、开发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健全人格教育观。校园创新文化环境是指在高校校园范围内有利于师生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涵养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的文化环境。构建校园创新文化环境要努力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的校园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才引进工作是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更新人才观念入手,并对营造适宜的文化与制度环境、改进人才引进的工作方法与流程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人才争夺战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内外企和高校间人才争夺战对高校师资队伍冲击影响进行分析 ,在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应对人才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新任务、新挑战。本文从形势研判入手,着重分析了改革开放、高校扩招以及对外交流等客观因素相互叠加所产生的新问题,以及基层党组织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结合高校实际提出完善体系建设、创新工作思路等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高水平篮球队人才培养机制,挖掘高校高水平篮球队人才培养的潜力,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影响高校高水平篮球队人才培养机制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促进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队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智库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本文先分析了兰德公司教育研究部的特征,结合我国现状探讨新型高校教育智库建设问题,高校拥有人才、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建设新型高校教育智库正是时代所赋予的机遇,应该抓住机会,足高校资源,建设一流教育智库。针对教育智库建设中所遇到的困境如独立性不够、综合性不足、专业性不强、缺乏影响力等问题给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如建设具有独立性、前瞻性、综合性、有影响力的高校教育智库,以及健全高校智库与政府的沟通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系统中的基础,为了培养和塑造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优化学生心理素质,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新时期大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美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美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分析两者的管理机构、运行模式及其效益,并结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借助于美国NCAA的成功经验和系统科学的管理办法,探索适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合理模式,为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办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肩负着大学生身体健康,并培养其掌握健身知识、方法,使其终身受益的重任,随着新世亿纪社会需求人才标准的变革,高校体育培养人才的途径和目标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实施体育健康课程是高校体育改革的趋势。为此,用辩证的、理性的、发展的观点,对我国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的根源进行再认识,阐述了普通高校实施体育健康课程的重要性并对科学构建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对批判性思维与创新人才培养、体育院校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原因与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可行路径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研究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核心要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我国高校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体育院校作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为积极响应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战略要求,进一步推进体育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应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全面融入到我国体育院校的育人观念、育人体系和育人实践中,努力创建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文化,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在深化体育院校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应有作用。借助于批判性思维求真、公正、反思、开放的思维范式,更好地培养体育技能和思维素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体育人才,推动我国尽快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5.
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时代需要,已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是由服务地方体育基础教育的定位决定的,同时也是顺应教师专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体育专业人才的内涵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三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设计,并重点构建了"五大平台(九个模块)"的课程体系.指出,应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保障制度,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为该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不同的研究学者和评价机构基于不同的认识和目的,对大学开展了各种类型的评价、排名活动,但其评价方法和结果的客观合理性均存在争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大学评价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大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校声誉、办学资源四个主要功能指标为基础,构建高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获取数据,进而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各类高校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得到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对创新型IT人才需求的剧增,加速培养与前沿科技发展、国际化进程、产业大环境紧密结合的高水平IT人才迫在眉捷。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与高等教育紧密相关,为此坚持"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特色,利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科研创新成果,集"创新性、行业性、协同性"于一体的资源优势,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拓展和创新基于科技创新体系的IT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提高"专业化、国际化、特色化"的IT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科学稳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实施与发展,实现科技创新工作与高水平IT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高校引进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地方高校应从实际出发分析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动迎接挑战,建立地方高校人才引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协同视域为产教融合下的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协同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以生产与教学协同为基础,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立足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确立院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应格外重视“人”的关键要素作用,开创校企合作全面协同机制。产教融合不是高职教育的新概念,但产教融合的全过程协同与全要素效率提升,值得包括文化产业专业在内的学界和业界持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办高水平排球队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大学中培养优秀运动员有利于运动员个体社会化,符合运动训练学、人才学、教育学客观规律.以全国36所重点办高水平排球队的高校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现状,并提出了新的管理和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影响我国高校办好高水平排球队的因素有:思想观念、现有学制、竞赛制度、教练水平、生源、培养模式、科研水平等几方面.并设计出四级培养训练网模式,包括普及选材训练阶段、培养成型训练阶段、高水平训练成才阶段和高水平展现阶段等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