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陈琦 《上海教育》2000,(11):33-34
人们都说,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由于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观念和方法不正确,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偏差。鉴于上述情况,我于1998年3月对本班43名学生家长作了一次家庭教育方面的问卷调查,现就问卷所反映的一些情况,以及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心理所产生的影响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一、过高期待型家教导致孩子学习上的自卑心理期待型家教是指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目标,超出孩子的实际可能,以致效果常常不尽人意的家教。父  相似文献   

2.
家教已成了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当今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日益升高,家庭教育也日益受到众多父母的重视。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从众现象,正是家教热引发的一种应当引起人们关注的现象。家庭教育中的从众现象,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费用的互相攀比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家庭收入不断提高的今天,家长应当满足孩子的合理消费要求,但是,不少家长对孩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已日益受到重视.父母对家庭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如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尊重孩子的民主参与权利等.但是,以下一些原因导致庭教育实践与观念发生冲突:生计和工作压力对家庭教育观念实践的桎梏、应试教育对家庭教育观念实践的阻碍、传统家教思想对家庭教育观念实践的羁绊、鱼龙混杂的家教市场使家长对家庭教育实践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整个教育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然而,家庭教育,由于难以列入国家教育计划,统筹安排,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虽然家长都有把子女培养成才的愿望,但往往因教育不得法或家长素质不高而事与愿违。开办家庭教育咨询机构,为有效地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优化家教水平开通了新的渠道,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得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中幼儿父母异同情况比较──—来自对110位小班家长的问卷调查报告彭建兰一、目的与方法为了了解父母角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异同情况,总结父母家教优秀经验,丰富家教内容,促进家庭教育质量提高,我们进行了一次家长问卷调查,就填表的幼儿父母家教情况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正>[主持人语]人生的旅程从家庭开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奠定性的教育意义。美国教育家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应该说,许多家庭成功培育出了优秀幸福的孩子,但由于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复杂的问题,家庭教育也出现了许多非理性的因素。家长们由于太"爱"孩子,又太"不会爱"孩子,以"爱"和"教育"的名义却做着"溺爱、宠  相似文献   

7.
丁超  郭荣梅 《教育探索》2000,(11):67-68
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在每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在心理学上叫做个性心理特征。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举步维艰,中学生不良心理特征比较突出,诸如低能懦弱、依赖性强,孤僻自傲、自私自利,逞强好斗、固执己见等。我们根据调查及实践,探索了其成因和一些疏导方法。  一、社会呼唤正确的家教  家庭教育的误区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看到错误的家教犹如病毒,正在严重地感染着中学生。现代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却相对下降。许多家庭中,父母视孩子如掌上明…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对2136份县城村镇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学习家教观念较差、不良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等原因,影响了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其主要因素是家庭教育水平低、家庭教育环境差,政府有关部门又缺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培训工作。为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搞好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大教育网络,做学习型家长的途径,以尽快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促使县城的家庭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家校沟通能够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开展针对性教育;有利于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效果;便于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可以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使学生受到更完整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其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家教的错位会对孩子成长产生负面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教育已经有了新的含义。但是有些父母仍旧沿用“管、训、卡、压、打”等过时的、不科学的家教模式,来对待新世纪的孩子。因此近年来有些家庭亲子关系紧张,甚至酿成许多家庭暴力事件,这是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必须准确定位,改变由于家教的错位而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被动局面,以适应当前中小学生“减负”的大势所趋。 笔者通过十几年的心理咨询工作,接待过数千名父母,从大量家教心理咨询个案中发现,使父母明确…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孩子是做父母的天职,想把孩子教育好也是父母的共识。但不少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知识,使家庭教育步入误区。生活上过度迁就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物质要求也应得到相应提高,这也无可厚非,但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日益迫切,为了孩子,苦了自己,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养尊处优,一个个变成“小皇帝”“小公主”。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支柱,有效的亲子沟通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身为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学好家庭教育这门课程,不断学习家教艺术,提高沟通层次,使亲子关系达到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摘     
科学民主的家教方式家庭教育应运用科学民主的方式。所谓科学民主的家教方式,主要包括这样几层涵义。第一,要坚持科学的教育内容。既要注意诱导孩子学习科学知识,启迪其心智,开发其智力;又要注意道德品质的教育,尤其要使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道德观念,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本套书对应《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对各年龄段相关的内容要求,介绍了相应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相应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反映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问题。本套指导用书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贴近生活,反映广东省丰富多彩的家教实践,并具有通俗性和可读性,可作为家长学校教材使用。  相似文献   

15.
亓奋 《山东教育》2004,(12):63-63
早在2000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就披露过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国70%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3年过去了,在不断呼吁给孩子减负的同时,不正确的家教却成为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而盲目的超前教育,又成为扼杀孩子童年、使孩子同时陷入心理与思维紊乱两难境地的家教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父母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于是乎,家教信箱、家教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引导着家长对于教育,对于孩子,对于人生的思考与探索。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要教育好孩子,家长须和孩子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热点话题。相对于社会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包含诸多方面,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父母是子女一切言行举止最早的启蒙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如慈爱的父母、严厉的师长、信任的朋友和优秀的同伴。郑艳芬、张浩同志认为家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实施家庭教育时,应从家庭和孩子的实际出发,把握适度原则,既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也不能一味地揠苗助长。文章从三个方面谈了家庭教育的着力点:要重视启蒙教育,从小给孩子以正确的教育和启迪,为其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基;父母实施家庭教育应避免急功近利,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宽严相济,助推孩子内在品格成长;既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在新时代创新家庭教育方法。文章总体上观点明确、论述严谨,辅之以经典案例分析,给读者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8.
目前,传统家庭教育研究多围绕家训家范、家族文化、著名人物为主的家庭教育思想,养育和训育为主的家庭教育内涵,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为主的家庭教育内容,家训家书等教育方式和言传身教、知行合一、因人施教等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教育历史分期和演进规律等。学者们不仅阐述了传统家庭教育思想,还积极整理、继承和发扬家教精华。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主题选择、视角创新、多学科研究法等方面努力,提升家庭教育的学术研究水平,进而推动家庭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推动优秀传统家教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代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多种“特长”和期待孩子早日成才,为孩子请家教、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学习的现状,通过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学习和探讨,分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家庭教育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远远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家教观念较滞后,缺少科学的教子理念;家教方法较简单,缺乏有效的教子措施;家庭氛围有的不和谐,缺乏良好的家教环境.造成农村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的原因,既有现实的宏观因素,又有微观因素.为克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高广大农村的人口素质,推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强化政府统筹,构建社会监护体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做合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教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从小抓起,注重习惯培养;讲究家教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搭建家庭教育平台,提高家长与监护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