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道德的体现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然而,老师为师不德,执教不廉,甚至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的事件屡见报端,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对朱成年人受教育权保护不到位.使得这一突出的法律问题出现了许多真空地带,本文试图从完善法律制度、引入法律援助制度,未成年人行政申诉制度等几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浅论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但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必须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我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之时,世界正展开的是另一种基础设施--人才竞争.目前,我国政府开始注重加强人才方面的投资,预计今后每年的教育支出平均增长2个百分点(约30亿元).但这与根本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现状相差甚远.在我国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中,每年约有100万贫困儿童失学,经过希望工程救助,仍有85%左右的学子不能恢复学业.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侵权是指依法履行教育教学权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或学生管理工作中,因过错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并给受教育者造成了损害的行为。按照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类型,教师侵权可分为教师侵害人格权、教师侵害名誉权、教师侵害隐私权、教师侵生命健康权、教师侵害受教育权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新法加大了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责任,涉及面更广,规范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学校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班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等权利能否实现,学校班级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近年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对“两课”的高度重视,意味着对“两课”教师具有更高的要求。“两课”教师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发展前途和国家的命运。因此“两课”教师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中,未成年学生(以下简称学生)隐私权与教师知情权和教育权的冲突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为了管理和教育学生,需要对学生的一些隐私具有一定的知情权,而学生拒绝教师对其隐私的共享,教师不知学生隐私的一些内容,将无法确定问题的性质,进而影响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管理和教育学生。因此,研究学生隐私权与教师知情权和教育权的冲突及其对策,无论是在法律规  相似文献   

9.
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任务,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行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下面从“金木水火土”五方面谈谈如何修炼的看法。金——宽容从个人道德修养看,宽容是一种美德,是对他人人格的理解和尊重,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从教育角度看,宽容是对被教育者的爱护、信任,它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宽容,是一种自由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孩子总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他能够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甚或无…  相似文献   

10.
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荣辱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规定:“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相似文献   

12.
政治课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是其最根本性的、基础性的工作。政治课的性质决定了政治课老师必须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才能对学生施以影响,而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必须长期不断的修养,与时俱进,才能对学生既有吸引力,又起一种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教师是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的品行、生活,以至于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在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而这种影响又是任何东西所不能替代的。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一身正气,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美好的形象成为学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15.
学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习权是现代社会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更应当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教师学习权具有专业学、教育学与法理学上的依据。随着依法治校进程的加快和终生教育意识的增强,学习权问题,已成为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专业发展问题。这一问题伴随着我国教育法制的构建及健全,正日益成为教育法律关系中极需探讨界定的问题。学习权的实现程度关系着教师的生存发展权和生活质量。通过对学习权和教师学习权进行界定。归纳了教师学习权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及研究教师学习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大法官、各位陪审员:尽管原告(教师、学校、家长、社会)一直视我们为不学无术、荒废学业的人,但所幸我们还能借助于懂得的仅有的一点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有许多地方的确做得不是太好,或不尽人意,但原告却得理不让人,一再肆意攻击,并歪曲事实、变本加厉,抓住我们的不足群起而攻之,使我们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使我们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巨大压力,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身心的健康和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为还事实以真相,也为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们决定不再沉默,希望法律…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外在力量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主要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种类型(内在力量的保护是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和测试中,只要有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教师总会设计一些试题,尤其是选择题来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类型的理解和区分。在多年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内容的教学经历中,笔者发现,一旦试题情境设置不同,学生就很容易对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这三类保护产生误解和混淆。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师法律地位是指法律形式规定的教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明确教师的法律地位,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应注重从加强宣传,增强教师权利意识;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不断完善教师权益保障法律体系;明确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建立畅通的教师权利救济途径等方面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段玉荣 《师道》2005,(12):9-9
一本《狼图腾》横空出世,国人又掀起了一股流行风——“狼学”。一时间,狼烟四起,狼学作铺天盖地,“狼学”将狼的凶残、卑鄙、自私、奸诈、阴险,因为竞争的残酷正被大张旗鼓地兼收并蓄,狼性哲学被演绎得博大精深,在励志的幌子下,告诉人们狼性才是这个世界的生存之道,堪称某些人的“精神盛宴”。于是在这一片血腥气中,人性的光辉黯然失色。狼学权威们总结出了“跟狼学习十大处世哲学”,读来颇具“深度”,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吴莉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2):125-128
《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大学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大学生的教育权具有选择性,还具有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法律特征。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机会权、学习条件权和学习成功权,非经合法正当的程序不容剥夺。当大学生的受教育的利益受损后,可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诉和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