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土地流转是目前我国农村配置土地资源的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形式,土地流转对土地市场、农业资本市场、农业劳动力市场和农业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陕西省大荔县10个村庄部分农户的随机抽查和对大荔县户家乡西大壕村随机抽取6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土地流转对县城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宏观调控与我国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已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有序改造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强土地规划的落实、保障被征地农民根本利益、规范土地出让金管理、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加强征地的法律法规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力度已成为现阶段农村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评价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兴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评价的内容随着服务目的之不同而有别。就服务于大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评价而言,应包括三大内容①:土地适宜性、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利用效益。此三者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其中,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后续两种评价的基础。我国从1978年开始,就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并进行了具体实践,编制出了《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以及许多地  相似文献   

4.
对纸厂乡前进村的水污染源和水质现状进行了调查,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SS、NH3-N、TP等,并对污水产生量进行了估算,提出了水污染防治措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有序地流转,对化解我国人地矛盾、优化土地资源,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重大意义。但从目前情况看,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流转程序不够规范,配套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盐碱地对植树造林的影响及耐盐树种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地带广布着盐碱地,土壤中富含可溶性盐分.1m深土层的含盐量一般在0.4%以上,高者可达2%~3%,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土壤中过量的盐分严重地影响了植树造林的成活率与成林率.本文分析了盐碱上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及树木的耐盐碱能力,并提出了不同盐碱土可供选择的树种.为提高我区盐碱地绿化、美化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河南省孟州市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经验,以期为其他黄河滩区的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经验借鉴。河南省孟州市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模式主要包括:(1)构建了立体型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事前预评-事中监管-事后检查的管理模式,包括部门之间的协作制度、科学合理地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案、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视公众参与和监管等一系列制度的落实;(2)因地制宜地选择土地开发整理措施;(3)构建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4)创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农业经营模式;(5)注重权属管理,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主要集中地,它是伴随气候旱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化等,其结果造成土地肥力下降,使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曹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防治迫在眉捷,为此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生态意识;坚持治沙与脱贫相结合;做好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批治理;做好防治动态监测;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改善西北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9.
"人地挂钩"作为新的土地管理模式,更加重视人的因素,其不仅要破解城镇化用地难题,还要在实施中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业农村农民的持续发展。法律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基本手段。为保障人地挂钩政策的实施,必须制定合理系统的法律法规。本文首先对国家和河南地方已出台的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进行梳理,针对试点地区"人地挂钩"前后出现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和法律法规的缺失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保障"人地挂钩"试点中农民的权益供制度和立法支撑。  相似文献   

10.
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家庭农场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家庭农场在界定标准上还存在混乱,农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土地的细碎分割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缺乏等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障碍。需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地农业资源条件,合理指导家庭农场发展规模,并针对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各种障碍因素构建相应的支持体制。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能源树种文冠果在黑龙江省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林区自然生态条件和交通条件相对优越,更有进行集约经营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优势,所有这些为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黑龙江省林业工作者就陆续开展了文冠果引种繁育和研究工作,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齐齐哈尔地区、双鸭山地区、肇东地区等均有成功栽培的先例,哈尔滨市将其作为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引入市区栽培,其生长状况表现良好。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肇东实验林场于1999年,在轻度盐碱地栽培文冠果实验取得成功,为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轻度盐碱地改造,提供了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离不开优质清洁的农产品,农业污染问题不仅威胁食品安全,而且不利于农业绿色转型.本文从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的视角切入,对农业污染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存在竞争关系,农户对经济利益的迫切需求决定其更偏好于前者;地方政府不合理的激励机制会鼓励这种行为,加剧了农业的污染程度;有效的制度安排约束了人们行为选择的边界,能有效降低农业污染水平.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污染的区域异质性特征.防治农业污染应统筹好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关系,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和监督管理机制,设计全面的政绩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多样化的财政支农方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场馆普查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对国内城市和发达城市体育场馆数量、场馆建设理念、场馆的法律法规建设和社区体育配套设施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我国城市场馆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给未来场馆建设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针对保定市土地利用中明显存在的两大问题:城市用地增长快于城市人口增长,土地利用率不高、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进行实地调查取证并整合数据、向职责部门咨询、查阅现行政策法规及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从土地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角度,对保定市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拟通过合理的土地规划,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使土地资源在城市建设过程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设施农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发生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设施农业保险是防范农业灾害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设施农业保险法律支撑不够,保险市场供求失灵,制定、完善设施农业保险有关法律法规已是刻不容缓。我国应坚持政府和保险公司责任共担的保险模式,加快设施农业保险立法进程,创新设施农业保险产品,多渠道加大保险的有效需求,多途径化解农业保险巨灾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本质上是产权改革。在产权改革中,最具争议也最受关注的是土地产权的改革。本文在梳理建国后我国土地产权改革历史的基础上,以农业人口对农业产出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执行阶段农业人口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变化,来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优势的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我国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彻底改革的时间窗口。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的基础上,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是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任务。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土地逐步向种田经营能手集中,是这一战略任务的基本措施之一,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一土地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作为农业生产要素是最基本的和不可取代的物质载体。土地的所有制关系决定着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性质,土地的经营方式是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农业资本也参与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与国家支持保护农业政策是并行不悖的关系。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工厂化、知识化、社会化、国际化交织在一起,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面临的两大实践难题是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何培育和发展农业资本的生成机制,归结起来就是人往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资本农业和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19.
集体土地作为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资产属性日益彰显,而已有的法律制度与其资产属性呈弱相关,与中央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呈强相关,这就凸现其法律制度的滞后。深化集体土地法律制度改革总体取向应是在土地资源的利用、经济发展的速度、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综合决策的理念下,来完善集体土地法律、法规建设,使其为农业生产力的组织结构调整保驾护航,为创新集体土地市场调节机制夯实理论基础。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流转是土地承包制的一种衍生制度,依法流转是健全集体土地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前 ,我国农业已经由主要受资源约束的发展阶段转入到受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 ,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增收为目标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面对新的挑战 ,走出“棉花经济”的阴影 ,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是兵团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通过对兵团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阶段及特征的分析 ,阐述了影响结构变动的因素 ,并对兵团农业如何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