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戏曲与烹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时流行的好几道以“影戏”命名的食品可知,如“影戏犯”、“鱼肉影戏”、“影戏算条”、“影戏线索”等;而南宋都城临安的食店,还有卖小儿“戏剧糖果”之类的。《贵妃醉酒》和《霸王别姬》是梅派京剧的杰作,当今菜谱中也有分别借此二戏命名的佳肴。“甘露酥”得名于...  相似文献   

2.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或影戏,属傀儡戏。影戏由艺人操纵皮质或纸质的平面侧影形象的道具,通过灯光将其投于影窗,配以唱念音乐表演的一种古老戏剧形式。皮影戏在中国民间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生态记忆。影戏源于汉代,更多的记载是宋代。大量史料证明,中国影戏的兴盛期是北宋。“看三国流眼泪”,即当时观众看“三国”影戏,“每弄之斩关羽,辄为之泣之”,可见影戏之艺术感染力足以使观众动情。  相似文献   

3.
“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崇拜中国影戏为开山祖”。这句话出自于浑司楼的《人们的剧场》一书,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我国古代影戏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从古到今,不少人都把李少翁为汉武帝召李夫人魂的事,看作是中国影戏的渊源,其实还可以追溯得更早。战国时期,《墨...  相似文献   

4.
樊森  黄劲伟 《寻根》2013,(2):42-45
影戏,俗称皮影戏,又叫“影子戏”“驴皮影”‘‘纸窗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现传奇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极富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在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5.
为迎接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之影戏华彩——中国美术馆藏皮影珍品展》6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乃中国美术馆藏17000余件皮影中罕见珍品的首次影剧团在馆演出3天皮影大戏,使观众参观平面展览的同时领略皮影艺术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与原生形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世界电影与中国过不了多久,便是“机械化的文艺女神”电影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电影史家公认,电影正式诞生于公元1895年12月28日,标志是该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根据“视角暂留”原理,成功地制造了“电影放映机”,并拿到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放映了《水浇园丁》等影片。翌年,电影即输入中国,标志是该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法国人放映了“西洋影戏”。最早携片来华放映的外商,现在能考证到的有3个人:美国人松雍和西班牙人加伦白克、雷玛斯。这3个人中,雷玛斯最为重要。1903年,他利用加伦白克盘让给…  相似文献   

7.
提起皮影戏,当下的年轻人难免陌生,这是一种通过灯影折射于白色布幕上的平面偶人表演,其艺术效果近似戏曲。皮影戏是中国的独创,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皮影究竟源于那个时代,一时难以考察。据说,宋代时皮影戏已相当繁荣,有咏影戏诗写道:“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中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影戏在德国汪玉祥据说,德国观众与中国影戏的接触,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大约在十八世纪后半期,德国就有了皮影戏的演出,受到欢迎。美籍德人学者劳弗博士在其所著《东方戏剧》一书中曾记述,"在1781年8月28日德国文豪歌德的生日那天,曾用中国式的影子形象...  相似文献   

9.
龙山 《寻根》2014,(4):58-64
<正>皮影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古老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多流行于北方。北方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影子戏""皮影",有些地方俗称"驴皮影""牛皮娃娃""吼塌窑"等。其演出方式是:夜晚,立起一张白色的平面布幕,背后打上灯光,用半透明的皮质偶人紧靠幕布表演,伴以几个艺人们的地方乐曲和说唱。其表演意趣非常别致,而且不需太大场地,三五个人即可成班,随处可演,行动方便。  相似文献   

10.
1896年8月11日,电影这“姗姗来迟的艺术女神”从欧洲跨入中国,首先在上海放映,接着扩大到北京等大城市,引起轰动。当时在上海做小生意的两个年轻的美国人依什尔和萨弗看到电影作为文化商品有利可图,便买下了美国商人布拉斯基在上海创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同时确定一条与布拉斯基自制影片不同的制片路线,即同中国人合作,摄制同中国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影片。由于用心比较良好,态度也真诚,他们很快在上海寻找到合作者张石川(报人)、郑正秋(著名剧评家)和经营三(房地产商),并决定拍摄当时轰动上海的中国新剧《黑籍冤魂》。这出戏叙述的是一个叫曾伯稼的大少爷,由于抽鸦片烟,由白白胖胖的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