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裴毅然 《寻根》2003,(2):32-33
民间盛传清雍正四年(1726年),江西乡试主考查嗣庭引用《诗经》中“维民所止”为考题,被人诬告为“雍正去头”,引怒龙颜罪获戮尸,满门抄斩,家族被株连者达几十人。近三百年来,这则文字狱故事在民间广为流布。其时,称摘引他人文句检举诬告者为“文伥”。伥者,助虎为恶之鬼也。民间又传此案伥者乃浙江官员李卫。据说他与查嗣庭早有一段疙瘩,原来查嗣庭有一美貌才女,李卫前往求婚,遭到拒绝,故而寻机构陷报复。查嗣庭原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是年因雍正认为“江西大省,人文颇盛,须得大员以典试事”,于是指派查嗣庭出为江西学政…  相似文献   

2.
李中华 《寻根》2003,(2):26-31
在中国,“文字狱”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所谓文字狱,当然是以文字而获罪、入狱、遭受刑罚、甚至株连亲族朋友的案件。《淮南子·本经训》有记载说:“仓颉作书……鬼夜哭。”高诱注:这是因为鬼害怕为文字所纠劾,故而夜哭。此说始终不能令我信服。在我看来,鬼神大概早有预感:文字的发明,将耗去文人多少的心血,带给文人多少的苦难啊!这中间便包括着历代屡见不鲜的文字狱。中国最早的文字狱已不可考。通常认为,汉代杨恽被腰斩一案,是以诗文取祸的滥觞。杨恽,字子幼,其父在昭帝时曾任宰相,其母是司马迁的女儿。杨恽从小才能出众…  相似文献   

3.
张文浩 《寻根》2006,(4):30-33
严羽在其《沧浪诗话》里批评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并直指这一弊病在宋诗里的普遍性反映,从而提出“别材”、“别趣”、“兴趣”的文学观点。此为陈年旧货、稍涉中国文学者均耳熟能详。严氏固然针砭到位,然而他大概忽视了宋诗好议论求理趣乃时代风气使然,并非空穴来风,也并非这些好发议论的作诗者全都不懂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4.
张宝明 《寻根》2003,(2):35-37
说到“文字狱”,可能谈“字”色变者首先要数古代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所谓“仁人志士”了。其实,文字狱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远古的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时代,不可能有什么文字狱。试想,我们的祖先连语言能力都不具备,我们的祖先连语言能力都不具备,“祸”无法从口出,就更没有从“笔”出的道理。即是说,文字狱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出现的一种“恶之花”。汉字之美促进了中国灿烂文明的发展,可同时也应验了一句古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所谓文字狱,《现代汉语词典》释曰:“统治者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  相似文献   

5.
一八一九年八月十六日,阿尔比城玛内热广场,有一个叫做路易·巴尔萨的穷苦农民因谋杀罪被推上了断头台。罪犯的兄弟贝尔纳有个儿子名叫奥诺雷·巴尔扎克,是个正在努力写作以图登上文坛的二十岁青年。这一事件对巴尔扎克说来“很不光彩”,他对人向来闭口不谈——更何况对他叔父的犯罪事实本来就缺乏充分证据。他总是把历史上的巴尔扎克·德·安德莱格家族说成是自己的祖先,尽管事实并非  相似文献   

6.
汪汉利 《世界文化》2008,(10):10-11
索尔·贝娄是一位犹太作家,却并不喜欢被贴上“扰太作家”的标签。作家专门作出过声明:“我从未意识到自己在文学创作时是犹太人,只知道自己是索尔·贝娄,我也从未努力要使自己犹太化。”贝娄之所以对“犹太作家”很反感,是因为他不愿意仅被看作是民族作家。在贝娄看来,他所探讨的是人类的普遍真理,而不仅仅是犹太人的真理。  相似文献   

7.
于潇怡  汪启明 《中华文化论坛》2023,(2):160-171+191-192
清初政府的文化政策具有“刚柔相济”的两重性。一方面“崇儒重道”,开经筵、兴科举、刻图书;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出版政策是文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是图书出版的重要门类。柔性文化政策如发布诏令提倡地方志的编修,促进了清初地方志的繁荣,刚性政策如文字狱抑制阻碍了地方志的发展。但也存在例外情况,清初大兴文字狱的背景下,部分载有涉明“违碍”内容的地方志出版并未受波及。这一情况表明“文字狱”实施过程中,同样具有“刚柔相济”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8.
如今有过多的人常常郁郁不乐地感叹:“然而现在已为时过晚。”一个高中肄业生为他所从事的低贱工作而悲哀,希望能够重返校园完成学业,“但为时已晚。”有位不忠实的丈夫很想挽回他的婚姻,“但为时已晚。”一位公务员因酗酒而被解雇,渴望自己能戒除这一恶习,重新振作起来,  相似文献   

9.
李雪涛 《寻根》2006,(2):52-56
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中,也许都有因为文字犯禁而遭到统治阶层惩处的例子,但像明清两代那样,专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刑狱的做法,可能只有在中国存在过吧!“文字狱”的残酷也可能只有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才能知道其中的险恶,身为在华传教士的老外对此真是“匪夷所思”。1778年7月31日,一位住在北京的耶稣会传教士在写往法国的一封信中,对“不大符合我们的习俗,但因为能让人了解鞑靼人和中国(汉)人的习俗”的王锡侯事件,依据当时的《邸报》作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普飞邮书     
最近,我的好朋友,著名作家普飞从邮局给我寄来一本他自己的长篇纪实文学传记《笔杆儿童话》,扉而上写着“杨才顺同志指正,普飞。”这本书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文字,生动质朴的记录了他自己成长的历程和文学创作的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