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使     
见到她,是在市孤儿院的活动室。一群孤儿将她围在中间,拍着手欢快地唱:“祝你生日快乐……”精致的五官,微鬈的长发,不泯的童心。她像一只快乐的天鹅,在孩子们中间翩跹起舞。跳的是标准的芭蕾。歌曲停止,她的舞蹈也停下来。一个小女孩说:“周阿姨,要是你天天来我们这里过生日该有多好啊,那样我们可以天天祝你生日快乐。”她笑着对小女孩说:“天天过生日,阿姨不是很快变成老太婆了吗?”“哦,我不让阿姨变老太婆。可是,不天天过生日,我们就不能天天见到阿姨了。”“阿姨会经常来看你们啊。”  相似文献   

2.
爱的礼物     
暮秋 《世界文化》2003,(4):13-15
“艾玛阿姨,真高兴您能来和我们一起住,”简一边说着一边把一件手工编织的婴儿睡毯放进艾玛存放纪念品的大皮箱里。简今年12岁了,此刻,她正和她的妈妈一起帮助艾玛阿姨收拾东西,为她搬家做着准备。妈妈刚才下楼去将艾玛阿姨的炊具装箱,让简留在楼上帮助艾玛阿姨收拾那些容易引起她伤感的物品。这时,简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透过艾玛阿姨家的窗户向外望去。她正好可以看到自家房屋的屋顶,她的家就在玉米地的那一头。此刻,她的爸爸正挥舞着手中的铁锤,骄傲地为家中加盖的房屋做着收尾工作,风将锤子的敲打声吹了过来,“叮叮当当”,仿佛是在唱…  相似文献   

3.
陆九渊承继发扬孟子“自得”、“求放心”的思想及对典籍批判接受的态度,面对“何不著书”的问题,回答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一答语前后并不对立,没有语病问题,既非“六经注我,我安注六经”的错漏,更非“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的误记和讹传。“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实际是一回事,它不仅是对“何不著书”这一问题的绝妙回答,而且是对自己学说特点的精确概括,同时也是对朱熹强调读书并传注六经行为的否定。  相似文献   

4.
徐丽 《华夏文化》2005,(2):17-20
在我国教育界,关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曾经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在今天也仍然是许多人孜孜探求的课题。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我也在认真思考有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我有这样几点尚未成熟之浅见:所谓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在高等院校为大学生多开几门选修课,如“世界名著赏析”、“古典名著赏析”、“音乐美术”、“书法绘画”等通识课(这些课程即使不讲素质教育,也应当考虑为大学生开设)。  相似文献   

5.
“47年前农历正月15日那天中午,我降生在赣东古城的一个教师家庭。”万纪元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听老人说,我刚生下来的时候右手老是往怀里缩,吓得外婆惊叫:“这孩子手怎么是拐的!”又有人说我是元宵节赶出来闹龙灯的,长大必爱闹腾。的确,我从不安分。我上树抓知了,抓金金虫,为此,从树上掉下来,真的摔断了右手,是用童子尿和着草药接好的。”虽然我极不愿意打断万纪元的故事,但是,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他,还是有必要的。万纪元,现任职于“中国对外展览交流中心”,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令人好奇地是,这位副局级干部还热爱艺术。他会用刮刀和颜料在画布上涂抹堆砌,他曾经是一位职业画家,现在仍非常渴望再次成为职业画家!万纪元是从农村来的,他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是在农村、在省城度过的,艰苦的生活经历是对他意志、毅力严格的考验与锻炼,也给了他一生受用不尽的营养。“我爱幻想,幻想寻找月宫的白兔。我神秘地告诉同伴上天的途径:我把你抱起来离开地面,你又把我抱起来离开地面,抱来抱去,我们就能上天。”万纪元的故事在继续。——小时候的我常生病,闹惊吓,外婆拉着我的手在街上为我叫魂:“元元呀,归来哟,归来吃饭哟……”我奇怪:“我不是在这里吗?”上幼儿园了,...  相似文献   

6.
学人寄语     
李学勤 《中国文化》2006,(2):F0002-F0002
“国学热”一词近已风行不少时间,现在升级为“国学火热”,这本应是从事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研究的我们欢喜赞叹的。不过我不得不说,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阐述,如就其深度、高度要求,都还不好用“热”来形容。相反的,我倒有一种预感,害怕这种国学之“热”难于持久,甚至弄不好转化为国学的危机。目前有些现象,使我摆不脱这种担忧。  相似文献   

7.
五星红旗插上天安门城楼前50个春秋,郭沫若在他的著作以及一些零散的书信言谈中,时常论及孔子和他的学派。这种论及不是随意性的,而是严肃的。他说:“我对于孔子的思想自信还相当有点研究,我不是盲目地崇拜他的人,我也不是盲目地攻击他的人,他是怎样我还他怎样……这是我研究孔子的态度,也是我们研究一切学问应该取的态度呢①”。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如何“还他怎样”的呢? 一、给“混沌的学界”“独创一线”光明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反对“精华曰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的孔教②被视为反封…  相似文献   

8.
当梅格听到隔壁邻居家的纱门吱吱嘎嘎作响的时候,她禁不住连忙向窗外看去。她看到贝尔正向她的花圃走去。其实,贝尔阿姨并不是特指某个人的阿姨,但是在这个新区里每个人都是这么称呼她的。尤其是那些小孩予们一一他们都非常喜欢她。  相似文献   

9.
马紫晨 《寻根》2005,(2):55-60
“梁祝”,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民间传说之一。就我个人讲,则因工作关系,耳濡目染,首先是从那些数不胜数的民歌、故事、曲艺、戏剧和诸多民间工艺作品中感知并注意到它的。另外,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又是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度过的,许多老人对汝南“梁祝”的津津乐道,就更加引起了我对这一课题的深思。我认为学术界不要总是把目光盯着“江南水乡”的蝴蝶,  相似文献   

10.
墨西哥人夏伯阳来中国好几年了。夏伯阳是我的学生,跟我学汉语。他说,“夏伯阳”这个名字是他的同事取的,因为和他的姓Chabolla发音相近。我告诉他,“夏伯阳”是一本俄国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他吃惊地连连“NO”,然后郑重其事地说:“我不是俄国人,我是墨西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