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生物学教学》第 11期 ,黄青同志撰写的“光合作用产生氧实验装置的再改进” ,所用器材有烧杯、玻璃导管、乳胶管、止水夹 ,装置还不够简便。在教学中我对它进行了改进。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如下。1 材料12 5 0mL和 5 0 0mL无色透明塑料饮料瓶各一个 ,药店售碳酸氢钠片 2片 (1.0 g) ,小刀一把。2 方法用小刀切去大瓶瓶口到瓶颈共 9cm长的部分 ,保留下部分 (如图 1所示 ) ;用小刀切去小瓶瓶底到瓶身共 5cm高的部分 ,保留上半部分 (如图 2所示 )。  使用时将生长旺盛的金鱼藻放入小瓶内 ,再将小瓶放入大瓶内 ,并注入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2.
1.把一个1000mL的三角烧瓶装上清水(附图)。2.将生命力强的金鱼藻或黑藻在水中剪断,放在三角烧瓶里。3.将一根玻璃管插入三角烧瓶的水中,用口吹一阵气,如果有条件加入一些干冰效果更好。4.再把三角烧瓶灌满清水。5用一个适宜的橡胶塞打两个孔,找一根废滴定管有旋钮的  相似文献   

3.
笔者按照人教版新编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光合作用产生氧”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但成功率较低,原因是在检验集气管内的气体是否是氧前,须先打开管塞。其实.这正是该实验的缺点之一。因为从打开管塞到“把快要熄灭的竹签伸进管口内”的过程中.由于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而产生的压力,迫使管内的气体急速上升c即使动作很快,也难免逸散部分或全部气体而影响效果。另外.该装置还有一些缺点。如集气管、漏斗等未加固定,给实验操作增加了难度;罩在漏斗下的水生绿色植物量大且密,单位时间内的释氧量不多。贵刊95年3期刊登了曹…  相似文献   

4.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材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27页"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中.设置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该实验能够让学生获得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直观而感性的认识,对学生理解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第一册(上)植物学部分,在植物光合作用中涉及到一个验证性实验——光合作用吸收CO_2。在教学  相似文献   

6.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第5节“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实验,从改进装置,寻找合适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从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中寻找金鱼藻的替代物,在晴天和阴雨天分别做该实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由山东省教学研究室编著,济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见图1),本人按照课本的实验操作,经多次实验都未能观察到木条复燃的现象。1 原因分析第一,橡皮塞插入部分占据了玻璃管口的一段容积,打开时,收集到的氧气在橡皮塞之下且比空气密度大,使空气进入,占据了橡皮塞所占玻璃管的容积。  相似文献   

8.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58页的"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不仅是初中科学中的重点内容,而且能为高中生物学光合作用的教学奠定基础.本实验利用漏斗和试管收集水中金鱼藻产生的氧气,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植物在光照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相似文献   

9.
新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上》第74页“光合作用产生氧”的演示实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如下不方便之处。实验材料金鱼藻在一些地区比较难以找到;将装O2的试管从水中取出时容易造成O2的泄漏,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该实验略微改进,可收到良好效果:①用水绵代替金鱼藻。水绵属于绿藻,光合作用很旺盛。同时水绵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在水田、溪水、井边等很多地方都比较容易找到。②实验装置的改进。在带软木塞的集气瓶中装入水绵和水,用打孔器在软木塞的中央打一个孔,套上一根弯曲…  相似文献   

10.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的一个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这一节的教学活动中,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尝试,效果也很好。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师生物教材中,有关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的实验是用一大漏斗罩住金鱼藻的方法进行的。在实际操作时,往往有两个困难。其一是我们常常找不到适宜的大漏斗,用的漏斗过小,罩住的金鱼藻少,放出的氧气不多,效果不明显;其二是漏斗下金鱼藻又不能装得太多,否则绿叶挤在一起,中间的绿叶得不到阳光,效果也不会好。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将此实验作了改进,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初中阶段重点实验之一,但由于其材料多、耗时长等问题,往往完成率较低。改进实验材料、方法,可实现利用一套装置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两个探究实验的教学目标。改进后的实验材料简易、操作便捷,不仅有助于提高这两个实验的开设率,还能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发展其实验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与热》这一节中关于焦耳定律实验,如果烧瓶的气密性没控制好,实验不易成功。即使实验成功了,但加热时间长,影响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该实验的改进装置,也存在实验器材较零散。携带不方便,教室后排学生不易看清实验现象,加之没有交代电源种类,实验时间不好控制,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知识方面的教育等问题。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装置再次作了一些改进,克服上述弊端,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教材中设置的铝热反应实验及相关文献中的改进实验提出商榷之处,从微型化、安全化、绿色化等角度再次进行改进,实现用品易得、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低碳环保、安全实验等目的.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与热>这一节中关于焦耳定律实验,如果烧瓶的气密性没控制好,实验不易成功.即使实验成功了,但加热时间长,影响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该实验的改进装置,也存在实验器材较零散,携带不方便,教室后排学生不易看清实验现象,加之没有交代电源种类,实验时间不好控制,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知识方面的教育等问题.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装置再次作了一些改进,克服上述弊端,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教材中设置的铝热反应实验以及相关文献中的改进实验提出不足,从生活化、趣味化、安全化、绿色化等角度对铝热反应实验装置进行再次改进,实现了装置简约、原料易得、经久耐用、绿色环保等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初中生物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所用的实验材料是天竺葵(俗称臭海棠),这当然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但是,天竺葵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它的栽培并不十分广泛,很多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由于找不到它,或者其它各种原因而放弃了该实验,故使本来比较简单而实验效果十分明显的必做项目变成了“讲”实验、“背”实验.笔者经过探索,选用大豆和其它大田作物进行实验,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将废滴定管下端有开关纽的一段和一个漏斗安装在大小适宜的橡胶塞上。在漏斗柄下端接上一段乳胶管,直达三角瓶下部(见图)。  相似文献   

19.
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原理是: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放出氧,其中,光、二氧化碳和叶绿体色素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产生的糖转化为淀粉能够与碘作用产生蓝色反应,据此即可证明淀粉的存在。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和大量实验证明,此实验传统的实验方法从选材到用品配备,缺乏优化选择,因而造成拖堂、程序复杂难以操作、实验结果模糊不清等后果,据此,我们对实验做了必要的改进。一、盆栽小油菜是理想的实验材料光合作用必要条件实验采用的传统实验…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社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一节中,呼吸作用吸收O2、产生CO2的演示实验是教学的重点,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无论是萌发的种子,还是新鲜豆苗都进行着呼吸作用——吸收O2、产生CO2.在教学中发现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存在着一些不足.1关于“呼吸作用吸收O2”的实验1.1实验装置的不足与改进课本装置如图1所示,由于集气瓶中装的种子过多,使得伸入瓶内的蜡烛不够深,在外界空气中O2的作用下,甲瓶内的蜡烛仍有可能继续燃烧,造成实验失败.如果换用大号集气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