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概括和重大发展。本文就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关系,对“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意义,以及它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异同作了分析,重点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了理论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正确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解放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革命是用暴力摧毁旧的社会制度来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不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用改革体制和机制的办法来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一次革命。改革解放生产力,给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提供了理论依据;给改革正确与否提供了标准。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至今已十四年有余了.本文试图根据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结合十四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对这段时间的历史经验作一粗略的总结.一、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我国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南巡谈话中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理论中的生产力发展观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理论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主要讲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全国解放以后则强调,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一改毛泽东“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要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结合新的时代特点,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邓小平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割裂开来理解。只有生产力解放了,生产力才能得到发展,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一个整体;生产力解放了,发展了,有了丰厚的物质资料,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才有了根本保障,反过来看,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又为生产力发展与解放提供了动力与条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互相联结…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邓小平同志的谈话要点中,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光讲发展生产力,还要讲解放生产力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阐明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对于解放思想,敢于改革,搞好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解放。解放生产力,说到底是人的解放,人的思想解放,是我们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南巡时提出的科学论断。本文根据这一科学论断,探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生产力还需继续解放等问题;论述正确理解“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对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重大意义。邓小平同志的科学论断,为我国的改革大业,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武器。我们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地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精辟论断。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373页)理论界对把“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确定为社会主义本质没有疑义 ,但对把“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也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却存在不同意见。本文对此问题作一分析。有的学者不赞成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因为他们认为社会的本质是指一个社会形态区别于另一个社会形态的最根本的东西 ,这个最根本的东西只能是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今年南巡重要谈话中的一个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证实了这一论断,改革必须首先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提高职工的积极性,要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应用正确的激励理论,采取合理的奖励制度。本文就是根据激励理论,探索职工的积极性与奖励制度之间的关系并展望奖励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