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兰先芳 《职教论坛》2006,(12X):14-16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脱离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现象,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在06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以学生“生活能力培养”为基础,围绕“为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做准备”来建构课程体系.以便实现培养“有本领、有教养”的人才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企业中往往可以发现.有些员上因为被固定在某个岗位上不受重视而对工作没有兴趣,工作得过且过。不仅工作没有质量,对企业贡献不大.而且自己失去了生活的奋斗目标。如果领导不关心、不重视他们,这部分人的潜力和积极性很有可能就完全被埋没了。对于这部分员工,美国的企业主实施了“职业生涯开发”活动。通过“职业生涯开发”活动,鼓励和允许企业的员工,审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道路,选择适合自己的能力、兴趣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一、“职业生涯开发”的内涵“职业生涯开发”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当代的教师教育至少处在两大背景之中:一是知识经济,二是互联网络。在这两大背景的铺垫下,时代急需的创新教育找到了源头和实施工具。但从哲学的层面考虑,两者最后归结到一个核心,就是“人”,就是让哲学的认识论进入“人”的主体地位,并且围绕“人”展开一系列演绎。从而教师教育哲学观念上出现三大跨越:哲学理念从知本位到人本位,哲学时空从岗前教育到终身教育,哲学实践从自己聪慧到授人智慧。教育职业发展的前景展现在五个方面:未来教师职业将朝精英化方面发展,未来教师专业内容朝多学科方面发展,未来教师的专业培训将形成一些地域性的学术共同体,未来教师专业管理将趋向制度化建设,未来教师专业方向将向着学习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广阔的“灰色地带”。在现代社会.艺术的命名权和话语权大多由精英掌握。在一定程度上,精英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话语建构,是所谓精英阶层维护其话语权的阴谋。在现代性发展初期,大众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感性生活.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对待审美的自律和泛化。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就提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未来之学校,未来之教科书.未来之教学必须建立在生活经历上,始可谓活的学校,活的教科书,活的教学”,即“生活即教育”这一著名命题。  相似文献   

6.
《山东教育》2004,(34):60-60
郭松民撰文认为,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教育是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口号下展开的。这是一种以考试为唯一方式层层选拔“精英”的教育,而衡量是不是“精英”的主要标志,就是看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能不能获得更高的学历。由于选拔“精英”的教育和中国家长们望子成龙的传统心理积淀暗合,因此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山东教育》2005,(3):125-125
郭松民撰文认为,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教育是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口号下展开的。这是一种以考试为唯一方式层层选拔“精英”的教育,而衡量是不是“精英”的主要标志,就是看他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能不能获得更高的学历。由于选拔“精英”的教育和中国家长们望子成龙的传统心理积淀暗合,因此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2%。超过“精英化教育”阶段15%的7个百分点。这意味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形势喜人,成绩显著。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也看到不少高校在办学思路、育人目标、教学内容、管理手段和质量评估等诸多方面仍停留在“精英化教育”阶段.没有与时俱进,完成适应性改革,因而造成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即陷于“就业难”、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次招聘校长的面试,应聘者在两个十分简单的问题面前纷纷败下阵来: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是国家最近几年刚刚出台的最基本的教育政策:换句话说,这是属于“应知应会”的问题。听到这个信息,大家在遗憾之余,更多的是费解。无须猜想,这些应聘者肯定是某个地区的教育精英,并且是很有抱负的教育精英,否则怎么可能不远千里前来“打擂”?但是,他们恰恰是“输”在这样两个“应知应会”的问题上了  相似文献   

10.
4 中国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适当定位? 对于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定位问题显然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分析。例如,从数学教育的角度看,以下一些问题显然就有着特别的重要性: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究竟是普遍的高标准还是普遍的低标准?这是否会影响到“数学精英”的培养,又是否会在数学上造成新的“两极分化”?等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教育公平的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教育公平,通过解读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的关系,提出教育公平中的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的内涵.揭示扭曲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关系对教育公平的危害;重构了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的关系;用教育公平审视“精英”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建构起教育公平上的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主流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旨在提高所有学生的各种潜能的素质教育。它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也不是为了满足学生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而进行的“应试教育”。“主流教育”所培养的“主流人物”可以是领导、管理,也可以是建设、劳动。“主流教育”所培养的“主流人物”比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流人物”(社会精英)的内涵更丰富。  相似文献   

13.
案例     
在教育生活中,很多新奇独特或习以为常的事件值得我们关注,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剖析。“案例”这一栏目,我们试图呈现一些可能在教育法律法规或教育教学管理方面需要思考的事件,并作为案例提请广大读讨论。同时.也欢迎大家提供类似的案例和相关的评论。本期提供的三个案例也许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我们的思考: 1.案例一中,老师的做法是否存在法律问题?从学校的管理来说,是否也存在着问题? 2.同样是通过“挨饿”使学生受到教育(学会遵守纪律和学会珍惜粮食,同情穷人),案例一和案例二有什么不同? 3.同样是让学生“体验生活”、“模拟社会”,案例二和案例三分别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甲它们有没有本质的区别?[编按]  相似文献   

14.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教育部将采取措施加强新加坡中小学与中国重点中小学之间的合作。新加坡教育部政务部长曾士生说,“重点学校学生都是国家未来的精英。精英们能在就学期间认识,提早建立联系网络,这对于加强两国长期的双边关系,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
回归村庄     
孙宝春 《中学教育》2006,(10):20-21
西方谚语说: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座村庄。 野草杂树,裸土尘灰,荆棘丛生,鸡犬喧嚣,蚊虫肆虐,间有野兽出没,雨天泥泞难行——这是我们记忆中的村庄。而正是这样的自然生态造就了为数甚多的成功的农家子弟,其中不乏栋梁之材、精英人物。是一座“村庄”赋予了他们人生必需的元素:远离贵族般的呵护,赤脚行走在田间地头,在粗粝的环境里品尝艰辛,学着父辈为生计奔波;也总是饶有兴致地呼朋引伴,上演草垛边的追逐、树丛中的嬉闹,在星辰月色下“找乐”,在天籁之音中“撒欢”。造物主赐予的一方宽广舞台,让他们一任天性地演绎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长大成人。  相似文献   

16.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10,(8):F0004-F0004
7月以来,中央电视台10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由钱文忠主讲《弟子规》,感慨良多.所谓弟子规,就是做学生应当遵守的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小学教育必须让未来的公民懂得做人处事的规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相似文献   

17.
赵勇 《中国德育》2017,(11):48-51
约翰·杜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将活在过去。”这就是今天我为什么耍存这里和大家一起思考“未来教育”,对话“未来教育”。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退休     
连子波 《师道》2014,(4):52-54
“如果有一天我退休”,这“有一天”对于我来说尚有21年.相对于“现在”太过遥远。但是我得感谢编辑,他给了我一个时间点,使我可以脱离现实的生活,从而可以认真地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涯.可以检视自己的从教经历中的得失。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认为.学校教育具有简化社会生活、净化社会生活和平衡社会生活的功能,这种经过简化、净化、平衡了的社会生活就是“改造了的社会生活”。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理念.强调教育与生活的链接.要求教育活动既要关注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2007,(6):22-23
1.请问在主题活动中如何提高教师对教学活动价值取向的把握能力? 答: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也确实是个不容易把握的问题。在幼儿教育中的确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简单说.一种可以表述为“关注孩子当下的生活”,一种则是“关注未来的生活准备”。具体到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前者关注的是儿童的兴趣和对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适宜性,后者关注的则是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特别是对入学准备的有效性。尽管我们认为这两者不应该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