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意之辨,从先秦开始就成为我国古代哲学层面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圣人们各抒己见,"言能尽意论"、"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立象以尽意"等等言论层出不穷。人们注重的是言能否达意,而忽视"言"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局限性。随着文学的发展,"言意之辨"逐渐诗学化。文学家开始从"言"与"意"的矛盾统一关系中探究艺术想象的诗意空间,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文艺理论创作。  相似文献   

2.
"言意之辨"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观念和本体理论,在承继前人的基础上,杨万里进一步明晰地加以发展与丰富,将言与意的辩证关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这种言意观契合了中国诗学特质。通过对于"味外之味"的阐释,诚斋诗学融会了儒家诗教与审美超越两个维度,并通过主体精神的渗入实现二者的圆活通达。  相似文献   

3.
中国诗学本体论:诗言“性情”──兼及几个同类诗学命题王济民关键词中国诗学;本体;性情1中国诗学很明显地是早熟的。这表现为它早在自己的童年时代就提出了其基本的诗学命题。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的《尚书·尧典》中提出的“诗言志”,几千年来一...  相似文献   

4.
冷卫国 《丹东师专学报》2011,(5):156-156,F0003
赋、比、兴是中国诗学的一组重要概念,这一组概念几乎与中国古代艺术的所有领域都发生着关联。然而,"赋比兴的意义,特别是比兴的意义,却似乎缠夹得多;《诗集传》以后,缠夹得更厉害,说《诗》的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越说越糊涂。"这是朱自清先生在其学术名著《诗言志辨》中所下的论断。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言意之论中,有一条言不尽意论的承传线索。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人们对此论题展开了反复辨说,最终认识到语言具有“有定”与“无定”的二维性特征。之后,言不尽意论取向逐渐发生变化,体现为从专注思辨的角度转替到结合文学批评加以论说的视点之上。大致从唐代开始,意在言外论开始成型并得到凸显,延展到宋代蔚为大盛,之后,一直导引着文学批评的取向,成为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最重要审美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6.
“诗文之辨”是中明复古派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以李东阳、李梦阳为首的主流诗人围绕这一命题提出了一系列诗文辨体理论。本文概述了他们在诗文文体功能、语言特征、表达方式等方面提出的辩体内容,并分析出中明关注这一命题是出于反宋诗流弊、重树诗歌地位等方面的原因,它在中国诗歌发展史  相似文献   

7.
命题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赋形剂,古代文论以形态各异的命题形式呈现。不同类型的命题赋予古代文论以不同的形态,大致上可分为三类:描述型命题赋予古代文论以知识形态;思辨型命题赋予古代文论以理论形态;观念型命题赋予古代文论以意识形态。命题负载着古代文论的思想观点,砥砺着古代文论的理论品格,是构建古代文学理论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与思想体系的标志性元素。  相似文献   

8.
言意观是中国古代论的核心话语之一,深刻影响到中国古代学的艺术品格和诗学品位。本以“言意之辩”的缘起为逻辑生长点,较全面地论述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义生外等理论命题的美学参数及生成机制,以期有效达成中国古代论的现代转换及其与世纪之交西方语言哲学的对话性接轨。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所进行的一切古代诗学研究都是一种现代诠释,这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个命题。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指把这个命题置于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论域之中来审视,以了解它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之关键在于变化了的时代之中涌入了西学的洪流,正是西学的涌入才使得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一命题能够成立。立足于这种现代语境来对古代中国诗学进行诠释,便只能是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研究。这是我们对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一命题之性质、对象与范围的理解和限定。真正的诠释,其实正应该以超越对中“体”或西“体”的偏执为前提,而代之以一种心态更加开放、视野更加远阔、方法更加丰赡、学理更加稳固的对话诗学。这种对话诗学,在现阶段必然是比较诗学。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必然要以西方诗学的运用或参照作为前提,这样一来,如何评价西方诗学便成为了如何实现中国古代诗学之现代诠释的内在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诗学即关于文学的学问或理论,模糊诗学研究的是文学的模糊现象及其本质与规律,它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研究诗学,属于诗学的一种。模糊诗学的学术语境一是诗学语境,这是历时的传统语境;二是模糊学语境;三是多值逻辑;模糊诗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模糊诗学与模糊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模糊诗学与历史诗学、文化诗学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研究诗学,属于诗学研究的不同流别。模糊诗学与模糊学、模糊数学、模糊美学、模糊语言学属于不同的学科。  相似文献   

11.
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换,以利于建构现代化的中国新文化,这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要继承传统文论诗论的丰厚遗产并予以发扬光大,以服务于建构中国化的新型文论、诗学体系,同样必须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换。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碰见两种倾向:一是“以古解古”,二是“以西套中”。前者固然有利于理解古人,忠实于传统,可是也容易流于恪守陈规,跳不出前人窠臼,只落得在古老话语的圈子里讨得一点残羹剩饭,终究难与今人对话、接轨。后者的优长之处在于多了一些现代意识,有利于现代话语的使用,亦便于现代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情论诗学思想历经先秦两汉的"情志"论到魏晋时的"缘情"说到明清时期的"欲情"说的嬗变,其深度意义在于其文化语境和价值维度的嬗变,"情"由先秦两汉时外指向泛生命化的社群人伦感受变而为魏晋时内指向个体生命的审美精神性感受,再变而为明清时的个体生命情欲感官感受.此一脉络昭示了人的文化生命自我解放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诗学作为文化诗学的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元代文人游历之风盛行,形成了具有鲜明元代特色的游历诗学。元代游历诗学强调游历对拓展诗歌题材和提高诗歌水平的重要影响,强调地域、空间等因素对诗歌风格形成与南北诗风融合的重要作用,凸显了“诗可以观”的社会文化功能,是对“江山之助”诗学命题的丰富和发展。放在中国诗学发展的历程中来看,元代游历诗学观既有继承性,也呈现出变异性。梳理这种继承性与变异性的关系,对于认识古代诗歌发展与诗学变迁,观照当代诗歌创作与诗学批评,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年前,在中国大陆,一些富有人文关怀而且眼光较为敏锐的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探讨并创立中国解释学的问题。经过越来越多学者的共同努力,终于促使解释学在中国学界渐渐“热”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而其中紧要的问题似乎应该是:如何更加深入地发掘和提炼中国古典解释学的丰富资源?如何探寻多向进路以使中国解释学的创建能够有力展开?为此,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刘继保先生的倡议和邀请之下,我们几位同道就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们的意见很不成熟,但愿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学者进行新的讨论。(周光庆)  相似文献   

15.
"言不尽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产生的原因很多。而语言作为一种表意符号,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与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言不尽意"的重要原因。此外,普通语言的提示性和限定性及诗歌语义的模糊性和含蓄性也是"言不尽意"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在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看来,语言学与诗学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部分。他认为,诗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及组成部分。诗学是在语言信息这个总的背景和在诗这个具体背景下,对诗歌语言功能的研究。同时,语言学是研究诗学的一个重要工具。他认为语言学与诗学应该结合,也必须要结合,因此他提出了“语言学诗学观”。本文主要阐述了雅各布森的“语言学诗学观”,并且把他提出的“等价”原则运用于中国古代近体诗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图像文化时代中,影像逐渐占据了社会文化和艺术生产的核心圈层,成为最具统摄力的媒介形态和表现方式。影像本身和影像的相关问题都亟待获得理论研究的重点关注,同时,以往分门别类的摄影、电影和电视研究需要进一步整合为以影像为整体考察对象的贯穿性研究。本文呼吁在"大影像观"的整体视野中建立"影像诗学"的学科体系。通过对影像观念的描述和对影像实体性的思考勾勒出影像的本体概念。本文对"影像诗学"的理论源流进行大致梳理,预设"影像诗学"的研究领域,确证影像作为诗学研究对象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同时对"影像诗学"的研究路径进行初步规划,试图在方法论基础上建立一个整合传统理论、聚焦现实热点、贯穿不同视角的"影像诗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诗学话语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形态,如何认识这种语话的生成?本文主要从诗话的个体“闲谈”方式入手,揭示其内在所包含的多种对话形式,进而指出这种闲谈、对话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文化因素,即儒、释、道三者间的文化对话、互补、融合构成了中国诗学话语的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19.
注重研究并大量使用古代文论命题进行思想观点的表达和理论建构,是童庆炳先生学术研究的一个主要特色。他不仅在著作中详尽阐释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的涵义和价值,而且使用古代文论命题建构理论系统、撰写大量论文对古代文论的某个命题进行专门论述。童庆炳对古代文论命题的研究具有双重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为古代文论的研究更为当代文论的发展指出一条明亮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石立干 《文教资料》2006,(27):80-81
史铁生的诗学,是关于人的意义之在的存在诗学身体和精神所遭遇的“极限情景”是其诗学的逻辑起点。史铁生关切生命的过程、迫近心灵的自由、深入艺术的根基和寻求超越之路的诗学理念,确立了他探询生命意义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