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和日语中包括很多同形异义词,通过对比分析同形异义词,梳理总结其相同点与相异点,有利于日语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日语。  相似文献   

2.
从日语的词汇来看,现代日语中仍然保留着许多汉字及汉语词汇,而且许多词汇除发音与现代汉语不同外,字形却相近或相同,我们就把汉日语言中这些词汇称为中日同形语.中日同形语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虽然都使用了汉字,但是这些汉字用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必定也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3.
中日同形异义成语的使用和学习对于中日两国学习者来说都不是件十分轻松的事情。而关于中日同形异义成语的研究也有很多,但局限于词典义的研究。本文通过调整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和现代日语均衡语料库中,中日同形异义成语的使用频次,对其使用情况做出总结,为其现实意义的研究做一个铺垫。  相似文献   

4.
日语中有大量汉字,使得汉语和日语表面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汉语和日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语法和语序上完全不同。两种语言形似而质异,给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造成很大困扰。探讨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对日语词汇学习的影响,并就如何减少母语的负迁移提出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同文同种"的中国和日本,均使用汉字。这种共通的文字为两国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虽同为汉字,因其意思、语法、褒贬色彩等等的差异,有时受母语影响反而更容易产生误用。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为基础,对中日同形语的分类、各分类的误用及产生误用的原因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以期对日语教学及学习者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日本两国自古以来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因此,语言表达上也就会产生一些相近的表达方式,甚至出现了同形词。但随着中日各国文化的发展,同形词的词义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而本文主要是针对中日同形词中的同形异义词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可以对日语学习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日语中的大部分词汇是从中国传入的,日语与汉语存在着许多同性意义的汉字词,但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各国语言体系的不同,日汉语中的许多词汇又存在着同形异义的情况,区分这些词汇的同异现象,以加深对日语语言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8.
卫艳丽 《时代教育》2009,(5):213-213
自古以来,我们都习惯用"一表带水"这个词语来形容中日两国的关系.的确,在文化传承上,对日本来说,中国是一位不可忘却的老师,相信不管是谁,都不会有异议.因为即使到今天,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日本国内,还是留存着大量昔日中华文化的踪迹--文字语言、建筑、宗教信仰以及国民的生活习惯等等.而在这诸多方面,最显而易见的汉文化影响就是文字语言.  相似文献   

9.
婚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生仪礼中的重要阶段。中日语言文化间的相似性使中日两国的婚嫁礼俗、仪式及婚宴场合下的忌讳语有着相似乃至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容易让人联想到离婚、再婚、感情不和、死亡等方面。但是,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有其自身特色,所以“婚嫁”忌讳语的表达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此研究,可以透过语言现象把握其背后的文化特性,洞察中日民族文化的“同”与“异”,深化对中日语言与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张新湲 《现代语文》2014,(2):139-141
告示语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其语言简单明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具体调查统计,从中日语言的特点及语用目的角度,对中日两国对禁止类告示语的使用情况展开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日甲午战争也被称之为第一次中日战争,这一次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成为我国人民心中不可磨灭的屈辱印迹。中日甲午战争事变后,我国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也使得清朝政府进一步走向灭亡。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本文就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娟 《双语学习》2007,(9M):151-152,154
日常生活中,当朋友遇到麻烦或挫折时,不予理睬是不礼貌和不合情理的,那么就常常需要给与遭遇烦扰的对方以鼓励和安慰。安慰是一种常见行为,然而安慰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当然,安慰的表达方式、用语、内容也是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或实施安慰者的认识等因素而有所差别的。更进一步来探讨思考的话,不同国度文化背景下的安慰语表达应该也是有区别的。中日语当中常用安慰语的表现内容是不同的。即使内容相同,使用频率也不尽相同。本文试以汉语和日语为中心,在特定范围及场合下对中日两语言中的安慰语的异同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在感谢语的使用问题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由于语言及文化的各自特点,中日感谢语逐渐各成体系.文章基于语料以汉日感谢语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形式、功能、情境的角度来探讨汉语感谢语特点,进而明确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感谢语教学的重难点,并以语言的对比为基础,提出全面按照汉语感谢语使用特点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感谢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虽属于两个不同的语言谱系,但都受到汉文化圈的影响,词汇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出现了大量同形词。这些同形词对中国人学习日语及日本人学习汉语,带来了莫大的方便的同时给学习者带来了各种"陷阱"。这些虽说是同形词,但之中还是存在微妙的差别。至今为止,前人对中日汉字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致力于中日汉字词的研究,本文以《新大学日语阅读与写作》中的汉字词为中心,大致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类义词、同形异义词,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中,当朋友遇到麻烦或挫折时,不予理睬是不礼貌和不合情理的,那么就常常需要给与遭遇烦扰的对方以鼓励和安慰。安慰是一种常见行为,然而安慰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当然,安慰的表达方式、用语、内容也是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或实施安慰者的认识等因素而有所差别的。更进一步来探讨思考的话,不同国度文化背景下的安慰语表达应该也是有区别的。中日语当中常用安慰语的表现内容是不同的。即使内容相同,使用频率也不尽相同。本文试以汉语和日语为中心,在特定范围及场合下对中日两语言中的安慰语的异同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日是近邻,也是两个人口大国,发展程度不同,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却不尽相同,本文试图分析中日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代化从广义上讲,就是由传统的农业明转变为现代的工业明,它包括经济、政治、思想、化教育等各种综合因素。中日两国近代化开始于19世纪中期,在同一历史时期,同一社会背景下,两国近代化都经历了艰难的历程,但最后结果却完全不同。其内在原因有: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的色彩语都非常丰富,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通过对语料库的调查,发现"白"是中日两国使用频度最高的基本色彩语。通过对中日两国权威词典中"白"的解释的介绍,可以发现汉语"白"的语义比日语"白"的语义多,但是中日"白"的语源义基本相似。本文通过中日色彩语"白"语义异同的具体分析,探讨了两国社会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对语义异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蔚三 《考试周刊》2014,(89):80-81
日语中的汉语词组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佛教,虽然组成这些词汇的是汉字,但它们的意思和汉语很不一样,这些词就是我们常说的同形异义词。作者以"我慢"、"油断"为例,说明它们的来源和词义,并探讨同形异义现象产生的背景。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激发日语学习者的探究精神,提高自我修养和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20.
北宋时,中日之间几乎没有派遗正式的政府使节,但在相互交往中两国的僧侣起到了媒介作用。本文首先考察了北宋时中日僧侣交流的概况,其次着重分析“僧侣现象”的政治背景、经济原因以及日僧入宋目的。北宋中日僧侣交往,改变了宋人对日本的看法,也进一步促进了中日双方的文化交流,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