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毛林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90-91
乌苏娜是一个孤独者,同时也是悲歌者,而造成她这样一种命运的原因就在于她个人性格中强烈的超越性:不愿安于现状,不愿与现实生活妥协。我们从乌苏娜的语言和行动中不难看出她的勤劳、睿智、能干和执着。她的一生虽也有过迷惘和无助,可毕竟都坚强地一路走过。只是她的这种超越性是个人主义的,并没有扎扎实实的现实基础,这就注定了她的终身孤独,而当这样一个孤独者由于其性格的超越性仍不断奋斗、不断前进的时候,这样一个过程无疑就是一首呜咽的悲歌。乌苏娜没有逃脱掉这样的命运,于是便成了超越中的孤独者和孤独中的悲歌者。 相似文献
3.
4.
5.
王峭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5-46
萧红的笔写活了许多人物,其中有些人物的命运与遣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他们是飘零在这社会中的孤独者.他们不被周遣认同,甚至不被自身所认同。萧红笔下的“孤独者”形象是对当时社会的虚伪的封建礼教和愚昧庸众的辛辣讽刺与揭露。 相似文献
6.
于浴贤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4(3):51-57
李贽,晚明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追求个性自由和真性情,反对理学对思想的禁锢和对人性的扼杀,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和理学的虚伪;他直面现实,批判历史,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然而,他的“异端”思想及行为与现实格格不入,因此世人或以为狂,或以为可杀,对他百般诋毁、驱逐和迫害。李贽狷狂孤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一位勇敢的斗士,一位伟大的孤独者。 相似文献
7.
我总不以为然地教育学生要互相学习。多看别人的优点。可是,作为教师的我却没有以身作则。我总以工作忙为借口,很少与同事交流,即使交流也只是交流工作方面的问题,更不用说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了。前段时间,我与同事一起外出学习一周。在这一周内,我们住的是六人宿舍,在形影不离的一周时间里,我从同伴那里学到了很多。 相似文献
8.
如果孤独就是彻底的与世隔绝,如果我们的教育生涯全部浸没在孤独的冷涩之水中,那注定是个悲剧。因为,“任何天才都不能在孤独中得到发展”。然而,在我们整日地忙碌中,连一点保持自我积极反思的孤独都不复存在的话,那又将怎样呢? 相似文献
9.
陈进东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19(1):20-24
在鲁迅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中,孤独形象群未曾引起学研究的广泛关注,这无疑是一大缺失。孤独形象值得挖掘,因为他们有其化价值。从孤独类型及其化价值两个层面进行关注,可以充分揭示孤独的形象世界。 相似文献
10.
11.
杨储华 《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2010,(11):28-28
绝望、自戕、复仇,这几个词奏响了一曲启蒙知识分子的人生悲歌,也连缀出孤独者魏连殳的命运轨迹——绝望中痛苦的挣扎,自我堕落般的别样复仇。不得不说,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个个鲜活丰满、真实感人,读来令人拍案称绝。 相似文献
12.
13.
14.
钱章胜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3):78-80
本文通过《狐独者》文本寻找鲁迅人生道路的转折点.认为《孤独者》是作者对专制意识形态传播和生产的最深处家族制度的否定,并在探讨知识分子与权力阶层的关系的基础上,于内心深处进行了一次“成为自己”的生存体验,从而确定了鲁迅此后与黑暗抗争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5.
张红梅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11):49-50,101
在鲁迅的小说《孤独者》中,上层统治的代表、看客、我、魏连殳表现出不同的活法,命运各有差异。这些极具内涵的意象耐人寻味,他们反映了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人为什么而活。为吃人而活的人生阴冷、黑暗又丑恶,为看热闹而活的人生浑浑噩噩、麻木不仁,为理想信仰而活的人生茕茕孑立、无路可走。当时鲁迅在黑暗中还看不清通往理想的路,但是他用我不停地抗争着走下去的姿态启蒙读者:向前走,挑战虚无与绝望,走出人生的全部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红梅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6):49-50,101
在鲁迅的小说《孤独者》中,上层统治的代表、看客、"我"、魏连殳表现出不同的活法,命运各有差异。这些极具内涵的意象耐人寻味,他们反映了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人为什么而活。为"吃人"而活的人生阴冷、黑暗又丑恶,为看热闹而活的人生浑浑噩噩、麻木不仁,为理想信仰而活的人生茕茕孑立、无路可走。当时鲁迅在黑暗中还看不清通往理想的路,但是他用"我"不停地抗争着走下去的姿态启蒙读者:向前走,挑战虚无与绝望,走出人生的全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戈特弗里德·贝恩的《孤独者》是一首高度凝炼的抽象诗。本诗在“孤独者”身上寄寓了对人的“劳作”特征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可贵的和谐意识,同时对未来社会进行了乌托邦式的构想。而“孤独者”的精神气质也随之凸现。 相似文献
18.
19.
20.
<孤独的收割者>是华兹华斯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谊诗不仅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景图,而且让读者听到了一曲凄婉哀怨的民谣,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乐,体现出华氏诗歌理论与实践的成功结合,展现出了艺术的永恒和不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