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关于我国和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喜灿 《体育科学》2000,20(3):38-40
通过对国内优秀田径运动员665人和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922人资料的研究,获得了运动员在整个竞技生涯中运动成绩变化过程的年龄规律,分析了运动员在各竞训阶段、各专项和性别上的成绩与年龄特点,揭示出国内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表现为成才旬,出现最高成绩早、退役早的“一晚两早”现象,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表现为成才早,出现最高成绩晚、退役晚的“一早两晚”现象,为运动队制定和执行长期系统的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参  相似文献   

2.
关于儿童田径训练的思考江汉大学王富安国内外无数优秀田径选手成才的道路形成一条普遍规律,在拼搏的征途上,运动员大体走过如下的路程:初始基础训练阶段;基本训练阶段;多项及专项训练阶段;高水平发展训练阶段.国内有专家根据我国的实际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三年成...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体育赛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田径作为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其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大龄运动员壮心不已,年轻运动员人才济济,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和运动寿命正在不断打破人们的极限,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连续而完整的过程,年龄特征始终贯彻这个全过程,竞技年龄同时是反映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当下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年龄特征,有助于提高田径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科学化,为我国教练员合理安排多年系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夏季奥运会是世界上规律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而夏季奥运会的"金牌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群体中的特殊人才,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各项目优秀运动员借鉴。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金牌运动员成才的影响因素,以揭示我国金牌运动员成才的一般规律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比我国与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在竞技年龄上存在的差异,就影响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延长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对中、外优秀男女田径运动员训练全过程的投入时间效益与产出时间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中、外优秀田径运动员基础训练投入时间效益百分比较为接近其平均值 ,约为 5 5 .8% ;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投入时间效益百分比约为 75 %~ 80 % ,中国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中也有 6 0 %的人专项训练投入时间效益高于 75 % ;中国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效益明显低于世界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 ,中、外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效益百分比比较接近 ,但是中国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还存在着保持高水平竞技年限相对较短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沈阳军区男女射击运动员主要认知心理选材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阳军区男女射击运动员主要认知心理选材模式研究沈阳体育学院谢三才,林珍沈阳军区射击队张永礼,柴炳炎,张所才,苗彩铭研究射击运动员认知选材模式,对选拔优秀射手和后备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成才率,减少淘汰率,而且为训练、比赛以及进行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8.
曹景伟  李军 《体育科学》2000,20(2):43-46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归纳法,以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田径决赛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项群特征,以揭示田径运动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在上述3指标上的量值模式及特点。结果表明;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具有鲜明的项群特征。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在上述3指标上不仅差异显著,而且其量值排序具有一致性。说明上述3指标可作为基础形态指标应用于不同田径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的科学选材。建议尽快建立中国田径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优秀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常模标准,以提高我国田径运动项目选材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优秀田径运动员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优秀田径运动员心率变异性(HRV)特征,为HRV在运动员选材、机能评定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江苏省专业运动队优秀田径运动员和普通健康人各25名进行连续5min心电图时域和频域记录获得HRV指标,以普通健康人为对照分析优秀田径运动员HRV特征。结果:(1)女运动员VLF低于男运动员(P<0.05),其余指标无性别差异。(2)优秀田径运动员SDNN、RMSSD、PNN50、TP、HF、VLF均高于普通健康人(P<0.05或P<0.01);LF、LF/HF二者无差异(P>0.05)。结论:(1)优秀田径运动员自主神经活性和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没有性别差异,安静时男性运动员拥有较高的交感神经张力。(2)优秀田径运动员安静时比普通健康人拥有更强的心脏自主神经活性、更高的迷走神经紧张性和交感神经兴奋性,迷走和交感神经均衡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我国田径近几年来虽有很大的进步,有少数项目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大多数项目仍有较大差距。为了迅速地改变这一状态,首先就必须抓好少年运动员的选材与育材。于是我们对参加1981年徐州全国业余体校优秀少年田径运动员达标赛的302名选手的发育程度、形态、机能进行了调查,从中了解我国优秀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现状,并通过初步分析,提出我们对少年田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1997~2000年少年男子优秀标枪选手各骨龄段(12~18岁)的身体素质、生理指标、形态及运动能力等研究对象,探讨少年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各骨龄段的特征,以揭示少年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特点,并把该特点运用到实践中。运用骨龄区别运动员的发育程度,预测运动员的身高,并把运动员各骨龄段的形态、机能、素质、能力跟我国田径训练大纲中优秀标枪选手的理想模式作对比与评价,在少年儿童中发掘最优秀的男子标枪苗子;建议各省、市级比赛中遵循该规律,以提高我国少年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所开始从事某种专项运动训练的年龄也越来越早,从小就开始接受系统的专门训练是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必经之路。长期以来,在田径界我国一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参加全国田径分龄赛和少年田径赛名次比较好的运动员,若干年后只有很少的人还在从事田径训练。也就是说,这些有一定培养前途的少年运动员最终很少有人成为成年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与世界各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遵循田径运动发展规律,把运动员运动寿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我国与世界各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在竞技年龄特征上存在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延长我国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提出了科学的依据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优秀运动员的成才离不开科学的不间断的训练过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北省新一周期内被评为国家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家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训练的基本情况,从中找出了"基地"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并针对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依据。1研究背景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女田径选手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分析和比较,表明:我国男女田径选手上述3指标具有明显的项群特征,且与世界选手3指标在不同分组项目中排序均具有一致性。在中长距离、超长距离同一分组项目中我国与世界优秀田径选手的上述3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短跨、跳跃、投掷及全能同一分组项目中我国田径选手的上述3指标均明显低于世界选手,说明该类分组项目我国田径选手在身高及肌肉的发展程度方面与世界选手尚有一定差距。建议尽快完善、构建与世界优秀田径选手基础形态模型相适应,而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田径运动员选材模式及评价标准,以提高我国田径项目选材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对少年儿童田径运动员进行控制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将一个“原始材料”经过长期、系统、连贯的训练,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少儿田径运动员多年训练的控制系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的运动员的成长过程研究表明,一个世界级水平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卡特尔16种性格因素测量表,对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男子甲、乙两组跳高决赛的运动员进行了测试,以测试结果为基本依据,结合跳高专项的特点,对我国高校优秀跳高运动员毕宏勇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试为我国高校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提供某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参加2005年5月全国田径大奖赛宜兴站暨亚洲田径锦标赛的16名女子跳远运动员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摆动腿摆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研究,揭示其在运动学方面的变化特征、范围及相互关系,评价其技术特点。以期对提高我国跳远的技术水平带来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广林  孙健 《体育学刊》2006,13(4):128-130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在增大,尤其女子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增大更为明显;而与世界相比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要小4~5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田径运动训练和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要加强科学训练,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20.
张维  林琳  谭金亮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1):24-26,30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以第26届、第29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届田径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在不同分组项目的排序基本一致。当代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身材日益具有高大化趋向的表现不明显。第29届田径运动员体重、克托莱指数两项指标比第26届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