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一词的诠释是“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与之相对立的“客体”则是“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新世纪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课程改革更是强调学习者是主体和学习者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重要性。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下面谈谈我对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小燕 《考试周刊》2012,(71):174-175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坚持生本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要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是简单的认知体,而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发掘、调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收效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并没有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教学一再强调学生主体观,但那只是我们的一种意愿.或者叫作一厢情愿,因为我们的学生本身没有主体意识.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有许多方面不适应学生的主体需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 ,诸多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的不适应正日益显现出来。如 :语文教师越来越辛苦、越来越不会教语文 ,学生越来越不会学语文 ,也越来越不想学语文的怪现象就令人担忧。究其原因 ,在于教师没有真正摆正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 ,过分看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 ,要想尽快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使学生真正乐于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就必须尽快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能真正以学习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学习 ,并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陈征宇 《生物学教学》2000,25(10):12-12
主体即事物的主要部分 ,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开发学生潜能 ,贯彻教学民主精神 ,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 ,如只停留在学生是主体的认识上 ,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增加主体意识 ,并根据自己的禀赋和兴趣主动学习、自主实践呢 ?1 培养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产生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的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相连 ,学生在没学习生物学之前就已在生活中形成了许多学科…  相似文献   

7.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优化其智能结构的关键性所在,本文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切入点,从丰富感知、引发思维火花,引探归纳、启发思维定向,质疑导议、诱导思维深化;扩充延伸、促使思维发散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确立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意识,有助于学生情趣的激发,有助于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三大精神的培养。组织自主活动是培养主体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自学能力决定和影响着其他种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关键是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主动地、独立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和发展智力,就可能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0.
11.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被动学习,失去了主体性,其创造性被抹煞。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主体意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世纪人才。本文试就政治课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作些探析,以期找出一些规律,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实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建立在学习主体自主、独立基础之上的学习,都需要学习主体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因此欲使学生获得生活和工作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的思维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得到更好的生存发展能力,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对如何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切实唤醒学习主体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曾军 《湖南教育》2003,(11):42-42
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培养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经常设问,学生始终沉浸在问题情境之中,获得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参与意识不仅包括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安排的一些显性活动,还在更大程度上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的隐性思维活动。合作意识是学生主动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的自觉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首先必须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应…  相似文献   

15.
<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思维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核心,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掌握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探索寻求知识的过程。 一、抓课文的主要内容,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受到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教师就要善于提问。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提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能太深让学生摸不着边。提问要有基础:情绪的基础,习惯的基础。问题应提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上。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而后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含蓄深刻的内容,并能加深对文章中心的掌握。  相似文献   

16.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当前,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于华 《绥化学院学报》2002,22(2):137-138
中国社会科学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授创立的教学自学辅导办法,使传统课深圳教学“以讲授为主”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旨在培训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转换。本文认为,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重点还是靠兴趣的激发来实现,因为人的潜能是很大的,只要你将兴趣调动起来,那么他的潜能也就被挖掘出来了。  相似文献   

18.
培育学生的主体精神,即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知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使学生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一种自觉意识,并且能动地、自主地和创造性(个体主体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而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真正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这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我们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逐步来实现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学生探索性自学--学生提纲式讲解--学生参与式讨论--学生自主性练习--教师点拨式答疑或导向式设疑的主体性教学五环节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在评述高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应从培养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师生共同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意识等角度入手,特别关注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并谈及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