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检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手段。但近几年来,中学作文教学出现了一种怪圈,其实质是只学不教。从内容上强调缩写、改写、仿写、片段描写,全方位分层次地练;从形式上采用大作文、小作文、课堂训练作文、课外练习作文等加大密度地写。然后便是教师认真地改错字、病句、画波浪线,不同层次地下眉批和总评。等到学生从繁重的作文练习中解脱出来的时候,面临着的便是不同层次的各类考试,当学生看到一个个陌生的作文试题时,却不知从何处写起了。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而大多时候,我们老师总以“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来搪塞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而不去反思自己是否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是否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是否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作文“不看做一件呆板的事情,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异其致”。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些方面将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那么学生的作文也许会是另外一种风景。  相似文献   

3.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里烦。作文教学确实是困扰小学师生的一大难题。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认识到,要搞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写起作文来思路敏捷,有内容可写,这就要从一年级学生入手,以说话训练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加强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为此我在低年级教学中,注重于训练的层次性,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层次、年龄特点,分解阶段教学目标,为学生写作奠定了基础,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从汉语拼音入手,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写作,但他们却有…  相似文献   

4.
温美 《现代语文》2008,(10):128-12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反映的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领悟和综合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再要尺度。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谈起作文,老师觉得难教,学生感到难写。作文课上经常看到学生提笔抓耳挠腮,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有时在头脑里想好了,一下笔又不知道从哪写起,脑子变成一片空白,无从下笔,望题兴叹。作文真的有那么难吗?  相似文献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乐”可以改变人的性情 ,使人心情愉悦 ,精神振奋 ,自觉地接受影响。作文教学要摆脱“作文难”的困扰 ,必须使学生体验到作文的快乐。一、为什么学生作文不快乐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方面 :学生的“积累”不够 ,这是学生作文难的根本原因。客观方面 :第一、现行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文章离学生生活较远。第二、老教材提供的一些作文题目不太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三、老教材偏重指导写作技法 ,但线条过粗 ,学生想模仿借鉴 ,却举“笔”维艰。而新教材感觉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完全由学生去感悟 …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老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本应是学生内心情感情自然流淌、个性率真流露、精神世界真诚敞亮的作文,却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学生怕离题,老师让重写;怕材料不新,老师不给高分;怕字数不够,老师会批评,导致小学作文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新课标对小学写作教学的总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根据这个总要求,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想自己所想,写自己所写,自由想象,自由选择,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  相似文献   

7.
学生作文之难,在解决了动力问题也即有了愿写的欲望之后,就难在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有条理地写出来。多维互动写作教学研究认为,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好的文章一般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出来的,小学生的习作也是如此,因而,上好作文讲评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作文讲评课,教师只是将学生作文的优点、缺点和盘托出,学生不动脑不动嘴。一节讲评课下来学生还是不知道自己的作文究竟错在什么地方,怎样修改,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这种现状急需改革.要以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把作文讲评课上成作文研讨课。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相似文献   

9.
崔天祥 《宁夏教育》2012,(10):37-37
一、作文是在生活沃土上自然长出的思想奇葩 要想解决作文难的问题,需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帮助学生洞悉丰富多彩的生活,第二步是引导学生不断锤炼思想。这两步走好了,如火如荼的生活就时时撩拨着学生,灵动飞扬的思想就常常涤荡着学生,学生自然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笔下自然流泻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难的原因,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统一发展。但很多学生视作文为畏途。究其原因 ,大多是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 ,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材料可写 ,总觉得要写的内容自己在生活中没有见识过 ,没有经历过 ,或经历过的事情不“典型”不“突出” ,不值得写。因此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学生充分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总结生活是改善目前作文教学难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一、以感知生活为先导搜集素材是作文的第一步。材料从哪里来 ?“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一种独立性极强的思维实践活动,既要有较高的习作兴趣,又要有广泛的阅读知识和丰富的作文素材。很多学生由于习作兴趣不浓,阅读面不广,平时素材积累不多,一提到作文,就感到为难。怎样帮助学生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呢?我的主要体会是: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评讲是根据作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对批改中发现的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只是写作文,却不知道自己作文的精彩之处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那就无法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针对性地修改,就很难有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每位语文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爱上作文,乐意用自己的笔记录下童年的点点滴滴,乐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可是,事实上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作文,惧怕作文,一提起作文,有的学生就头疼。那么,什么是作文呢?其实,作文就是"吾以吾手写吾心",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心里想说的话,用笔真实地表达出来,这就是作文。教师也常讨论:有的学生口头说得不错,可是一落实到笔上,就发愁了,不知道该如何写。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调查了本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究其原因,学生写作文难,大致有三:一是对作文没有兴趣,二是没有生活素材,三是平时练笔太少。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说作文难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点:一是难在作文时不知道该写什么;二是难在作文时不知道该怎么写。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生活积累的缺乏。其二是语言材料的匮乏。其三是迁移意识的淡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学生的作文难。使学生知道作文“写  相似文献   

16.
虽然常说学生作文难,但总有一些作文让人拍案叫好。是什么让它们不一样呢?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个性化的素材。本文探究了作文教学中的作文素材个性化。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时值新课改的今天,仍然有教师喊作文难教,更有学生说作文难写。笔者曾作过一次百名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抽样调查,结果有10%的学生表示对作文有较高的兴趣,喜欢上作文课,愿意搞写作活动;17%的学生愿意上作文课,兴趣一般,但能认真进行写作;29%的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把作文当作一种任务,写好写坏无所谓;  相似文献   

18.
作文难,高中作文更难,学生本来时间就紧张,又要搜肠刮肚、东拼西凑的写自己不愿意写的话题作文,有些学生写完后不知所云;教师难,难在作文收上来后,要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逐一精批细改,写出评语.打出分数或等级,但学生拿到作文后瞅一眼分数,瞧一下评语就扔在一边.教师的一番苦心却付之东流.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作文难,小学语文教师难教作文,这几乎形成了基础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经过冷静的思考和分析,感到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很多,但从教学主体角度来看,其原因大致如下:第一,教师的业务素质不高,钻研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对教材编排体系和教材大纲心中无数,也搞不清楚大纲内容在教材上是如何体现的。第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不够。对听说、读、写、思各项训练之间的内在联系弄不清楚,致使各类训练失调或脱节;不清楚能力与知识。知识与思想品德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实践的;也不知道在作文教学中可以…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的一种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信峰 《现代语文》2009,(9):137-138
作文教学一直是一块师生难啃的骨头。教师教得辛苦,改得憔悴;学生也思绪枯索,无话可说,视之为畏途。于是很多课堂上的作文教学也相应地呈现出一种自发和无序的状态。究其原因,排除学生生活阅历少,思想层次浅的因素外,不外乎两个方面。学生方面: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有话不会说。教师方面:从作文的审题立意、材料的取舍到整体的谋篇布局,教师哪一点都放不下,哪一点都想说明白,也就极容易让课堂成为“一言堂”。教师自己也就不自觉地代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