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世纪目录学研究的两次高潮及其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贺修铭 《图书馆》1994,(5):14-17
中国20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分别形成了目录学研究的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形成的契机是缘于对西方目录学的评价,主要成就表现在对古代目录学的总结、对目录学定义对象的探讨、目录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第二次高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目录学和目录学史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对目录学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重视对书目情报工作和目录学应用研究等。通过两次高潮,中国目录学总结了传统,吸收了西方目录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目录学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柯平 《图书馆杂志》2005,24(3):5-11,4
文章概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录学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代目录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中国目录学应当积极地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立包括文献目录学、信息目录学和知识目录学在内的新体系。文章还讨论了21世纪目录学的发展转向。  相似文献   

3.
宋以前河南目录学谈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学清 《图书馆》2001,(3):75-78
河南文化历史悠久,目录学起源居全国领先地位,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出现了一些目录学家和多种目录学史上的珍贵文献,为华夏目录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论目录学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目录学基点问题作了一次专门的讨论,认为目录学的基点不能随意更改,目录学基点与目录学研究对象应是同一个概念,目录学的基点、逻辑起点、元初概念与研究对象就是目录。  相似文献   

5.
中西古代目录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目录学的起源,对中西16世纪以前的目录学进行了比较,总结了目录学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6.
论方志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方志学目录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目前建立方志目录学的基础和有利条件,阐述了方志目录学研究的六方面内容和九种目录类型,提出方志目录学发展的三段论,并分析了方志目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廖Fan 《图书馆》1997,(2):19-23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90年代目录学研究的成就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从基础理论、分支学科、书目情报工作、目录学史以及国外目录学研究5个方面,详尽剖析了目录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录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者心态及其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录学的研究近年来似乎又有增长之势,但更需要冷静的思考。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考察和产清了目录学在清代与民国繁荣的真相,并对当今目录学的学科定位、目录学研究者应有的心态、当前目录学研究侧重点等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目录学本质特征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录学在整序文献的同时也整序了文献背后的文化。因此,目录学与其被整序的文化背景,在总体精神上应该是相协而不是相悖的。目录学的基本态度和策略其实也是文化的基本态度和策略。这可以从传统目录学重主体、重内涵和重整体的基本特征中得到印证。由此,传统目录学与现代目录学的比较就不仅反映了纵向的时间差异,更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基质的某种异趣和对立。讨论传统目录学及其文化价值就是要让我们今天的目录学实践者们能够全面反省自身的若干关于目录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便真正实现目录学整序文献进而整序人类文化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从普及目录学知识角度出发,剖析了数字时代目录学具有的三大主要作用:信息资源导读、科学研究的指南、信息素养的教育功能,并进一步介绍了如何学习与利用目录学基础知识,倡导人们都来学点目录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