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最优秀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出现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诗经》具有深广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确立了崇高地位。《诗经.国风》作为春秋时期社会的一面镜子,内容却是"宏大博远"的。并且可以作为史诗已供后世人们欣赏与借鉴。除以上所举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使《诗经》成为一部完善的,有研究价值的史料记载。尤其《国风》这面镜子使《诗经》更具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的"东、西、南、北"及其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中大量的"东西南北"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仅仅是表示方位,还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及情感色彩,体会出这层含义,对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诗经》不无裨益.《诗经》中的这些方位词对以后的中国诗歌发展也起到很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诗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源头。《诗经》是四言诗,但其中已有五言诗的萌芽,出现了半章或全章五言形式的诗篇。《楚辞》打破了《诗经》四言形式的限制。创造了三、四言到七言的参差不齐的形式。春秋末期出现了成篇的五言歌谣.汉代将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到东汉时开始有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相似文献   

4.
一、讲清知识:在诗歌发展的悠远时空间徜徉本单元按时间顺序安排了《诗经》《楚辞》《孔雀东南飞》以及汉魏晋时期的诗歌,从《诗经》到《归园田居》,跨越了从西周到晋共1600多年的历史,时空之大、形式之异、内容之广,构成了本单元的特点。要让学生亲近诗歌有一定的难度,必要的诗歌常识讲解对学生认识诗歌有极大的好处。从诗歌的发展上说,这些诗歌鲜明地描画了中国诗歌走向成熟的轨迹:从歌舞诗的合一到诗歌形式的独立出现,从集体无意识的宣泄到文人的自觉创作。了解“风”“雅”“颂”的区别“,楚辞”产生的背景“,乐府诗”的特点以及屈原、…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16,(3):33-37
"弃妇诗"是《诗经》中的一类重要题材,它着重反映了当时妇女在感情上所受的压迫和苦难。可以说,《诗经》中的"弃妇诗"是后代此类作品的滥觞。文章从《诗经》中的弃妇诗出发,着重探讨此类诗歌叙事主题模式的形成、弃妇形象的发展演变以及性别角色的转换,试图对弃妇诗的嬗变历程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古代爱情诗创作的三次高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爱情诗的创作出现过三次高潮,即《诗经》《楚辞》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和晚唐五代。《诗经》的自然质朴,魏晋南北朝的崎靡林丽和晚唐五代的深挚凄惋——三个时代的爱情诗有着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它们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古代诗歌的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各自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诗经》到晚唐五代的爱情诗歌中,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爱情心理和体验日趋丰富、复杂和深刻。这些爱情诗歌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占据重要位置,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诗”证《诗》是《诗经》评点的方式。这种方式以后代诗歌与《诗经》诗篇进行比较或印证。它不仅用于解释诗义,分析诗歌风格,还从诗歌的历史发展的视角寻找《诗经》与后代诗歌之间的联系。它不仅易于评点者传达其审美感受,还可指点读者理解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世界源头文学比较研究之一,中国先秦诗歌在世界源头诗歌史上的地位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西伯来,古希腊,古罗马源头诗歌产生的时间、特点、发展简况的概述比较,指出了中国先秦诗歌在世界源头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发展时间的对比,提出中国在夏商时期及以前曾出现过类似希腊神话史诗的断层,中国的《诗经》代表着中国诗歌的理性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上,汉乐府是继《诗经》、楚辞之后而出现的第三个重要阶段,代表着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汉乐府主要是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大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是,其中的一些篇章,也从先秦神话  相似文献   

10.
《诗经》既是一部诗歌总集,又是被统治阶级奉为"经"的典籍,致使《诗经》学与诗学有着复杂的联系。追踪溯源,诗学脱胎于《诗经》学母体之中,自魏晋"文学自觉"有了明确的文体意识以后,诗学才真正脱离《诗经》学,开始独立的发展,二者既相互影响,又沿着不同的脉络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苏共二十二大提出的“全民党”、“全民国家”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有关论述,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苏联出现了“资产阶级特权阶层”,它篡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是苏联“修正主义”的阶级基础,同时又对照国内的情况,这种比照的结果,就是认为国内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结果提出了“大过渡”的论断,使阶级斗争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发展起来。此外,对苏联文化领域过分严重的估计又导致国内意识形态领域过火的批判。这些因素的综合效应,便是“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12.
东丹国是辽朝初年平灭海东盛国渤海后,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地方政权。辽朝之所以在立国不久就另外建立了这个“国中之国”,是由契丹传统的国家管理体制所决定的。东丹国建立之初,具有相对独立的属国性质,南迁辽阳后,则渐次变成了辽朝的二级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13.
不动产登记的性质是对不动产权属法律关系实施确认的行政确认行为,这一认识为物权登记中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奠定了基础。登记机关承担国家赔偿责任时应采取过错责任原则。国家赔偿主要发生在登记机关过错造成登记错误而致损失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张集煤矿1115(3)工作面运输顺槽过含水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冒顶,出现“岩石流”现象;为了安全穿过冒落区,需对冒落区进行有效可行的加固处理,根据冒落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架U棚、直接做开切眼、注浆加固三种治理方案;通过三种治理方案分析比较及架U棚方案的实践情况,从安全性、可行性、经济性三方面考虑,最后确定采用注浆技术治理方案,通过运用预注浆技术加固,使冒落区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为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1115(3)面相邻阶段工作面通过相邻断层破碎带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耗费”义动词“花”与“化”的关系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耗费义"花动"始见于宋元时期,而非清代。在耗费义"花动"类合成动词中,"花费"最先词汇化,始见于元代。"耗费"义动词"化(hua)"始见于明代的"化费",其在出现时间和用例数量上,都远远滞后于耗费义"花动"。而作为"耗费"义动词‘花'与‘化(hua)'之关系有待深入考证。  相似文献   

16.
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传统民法上并未作明确的区分,因而产生许多歧义。现代民法研究认为其应区分为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缔约过失责任适用的空间范围不应仅局限于合同的缔约阶段,而应包括合同成立之前的谛约阶段和合同成立之后的效力确定阶段;缔约过失责任适用的时间范围也不应仅局限于合同效力确定之前,只要发现了足以导致合同不成立、不生效的法定事由,在诉讼时效期间内的任何时候(合同缔约阶段,合同已成立、生效甚至履行后)均可适用。  相似文献   

17.
论教学知识的统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年教学知识的研究热流中,"理论性教学知识"与"实践性教学知识"这对概念以或明或暗的形式涌现并凸现出来,成为人们认识与理解教学知识的一对核心概念。由于理论性教学知识与实践性教学知识在产生、传播、应用等方面的异质性,二者表现出一定的分离形态,即域间式分离、断层式分离和散点式分离。而基于理论性教学知识与实践性教学知识的内在统一性,教学知识的统整路径便得以展现,即连接式统整、层级式统整与全景式统整。  相似文献   

18.
贪污与肃贪是一对孪生兄弟。自私有制与国家出现之后就已产生,并与史实同寿。彼此之间愈演愈烈,构成一部鲜活的历史画卷。贪污、贿赂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国家的象征,因此,在国家消亡之前,肃贪的历史任务不可能完结。历史上产生的东西难以通过历史的继承来消除,唯一的做法就是不以历史为榜样,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通过使广大人民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个人生产力水平的普遍提高,去实现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1]。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造成了这一奇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教育体制的错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该进行积极的政策引导,大学生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20.
王力<古代汉语>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一文中出现的词语"凑?注释为"轻薄的样子",而王伯祥<史记选>则注为"自得貌".文章从多个角度证明了训"沾沾"为"自得貌"是确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