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诚 《教育艺术》2008,(5):37-38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听”位居首位,是理解技能,是任何一种语言实践中最主动、最积极的交际行为。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交际语言,只有会“听”,“听”清楚.“听”明白,才能实现真实的语言交际。而在近年的各类英语考试中,听力测试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2.
徐峰 《考试周刊》2013,(84):41-41
语言教学在宏观上即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的目的中也包括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新理念、新策略,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育。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便是“读”。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民族的构成要素之一,它作为记录、保存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最高标志”([法]孟德斯鸠),一个人爱祖国就不能不爱自己民族的文化,也不能不对他的母语情有独钟。 著名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E.Sapir)在《语言论》中写道:“语言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庞大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世代  相似文献   

4.
文雨 《甘肃教育》2008,(20):1-1
“然后”是一个大家熟悉的很普通的词汇,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但就是这样一个常用的连词,却形成了近年来口语中最流行的“然后”病,与过去经常听到的“这个”“那个”之类的口语习惯相类似,只要你稍加留意,就能感受到这种“然后”病在现实生活中的严重程度:“昨天我遇见多年不见的同学了,  相似文献   

5.
陈红 《双语学习》2007,(10M):160-160
英语翻译是一种跨越失控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人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这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象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可以通过此功能将原作的信息、丰姿和美感尽现在读者面前。笔者分几方面谈谈英译汉的形象化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登纳教授在其《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MI)的观点。由于加登纳认为语言历来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人类智能的卓越范例”,“是最广泛、最公平地在人类中得到分享的一种智力”,因而他将语言智能列  相似文献   

7.
《中语参》(2004年3期)刊发了江苏徐学珍老师的一篇短《“最……之一”说得通吗?》。在这篇短中,徐老师以苏教版《向沙漠进军》一中的“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一句为例,说明“最……之一”合用是错误的,它违背了词典“最”字的意义,“既不合逻辑也不符合语法”。笔认为,徐老师的这个结论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8.
一、提倡“简约语文”的原因一是古代先贤的论述。“大道至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少则得,多则惑”这是老子对简约的阐述,清代郑板桥有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些都包含着古代先贤关于“简约”的智慧总结。陶行知先生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获最大的效益。”这个数十年前提出的理念在今天仍不过时。二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简约语文的概念,是汪潮教授提出的。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落实  相似文献   

9.
1、中文繁体与简体转换:将需要转换的文字复制到Word中,并全部选中,然后依次单击“工具”→“语言”→“中文简繁转换”。  相似文献   

10.
英语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  相似文献   

11.
陈菲艳 《文教资料》2010,(32):30-31
“火星文”是在网络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也是当今最难以理解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一出现就激起了轩然大波。但究竞什么是“火星文”?我们认为,“火星文”是一种运用符号、偏旁、汉字等多种非正规语言表达手段的独特的书写方式。并成为一种在年轻人中影响较大的圈子语言.代表一种年轻形态的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接触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一、英文名的教学意义 (一)语言知识的学习平台 在“图式”这一理论概念中,孩子们的学习状况总是“就地取材”,老师提供的新信息若是熟悉的主题,很容易就会激活孩子们头脑中已有的、与此相关的“图式”,并用来指导自己对新信息的加工和了解。如此说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从孩子们最亲近的英语语言关系开始,“学习关注”就比较容易产生。  相似文献   

13.
这是发生在某幼儿园大班的一堂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首先让幼儿翻开书,观察书上画的一间大房子里面有哪些东西,然后提问,幼儿大都边看书边七嘴八舌地回答:“老鼠、杯子、桌子。”有的说:“还有茶壶、书”。老师马上纠正:“不是书,书有很多页,这个只有一张,叫报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 ,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培养语感能力。敏锐的语感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 ,比如 ,语言的分寸感、形象感、情味感、畅达感等。教学中 ,如何从这四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一、品词析句 ,体会语言的分寸感。语言的分寸感 ,即对语言运用准确的一种敏感。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抓住关键性的例句 ,引导学生品评分析 ,来帮助学生把握语言的分寸感。如教学巴金的《海上日出》文中描写“云厚时海上日出的景象”的句子 ,抓住句中的“镀”、“透”、“染”三个动词 ,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动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5.
一、品味描述性语言的生动形象 1.品味词语的传神。动词是最具生命力的词。《社戏》中有一段描写水乡少年撑船的语言:“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为什么用“点”而不用“撑”或其他别的什么字?仔细品读,就可以品出“点”字的精妙传神。它极其形象地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诗歌是自由的精灵——幻化成天边温暖的一缕阳光,放飞心底最纯真的一颗梦想,绽放手掌心中最真的自我。辅导学生写诗歌,滋养学生的悟性,语文老师推波助澜,让稚气的思想与文学艺术有了美好的相遇。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喜剧小品是一本极好的口语教材,在口语教学中优秀小品语言的艺术魅力,是兼顾语工具性和人性的理想举措。分析小品语言的“音”美、“形”美、“意”美、“情”美,不仅能以最有趣、最生动的方式教会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技巧,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品位、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使他们从中获得思的启迪、美的熏陶、情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小学生学习语文时最怕的是作文,作文中最不好解决的是材料的缺乏和陈旧,最苦恼的是不知道怎样处理这些材料才能使文章化腐朽为神奇,于是非常希望一条捷径.有那么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为此我交给学生“炒扬州炒饭”的技巧.学生们普遍认为有很大收获,且在以后的作文中不再因为“无米下锅”而感到痛苦。  相似文献   

19.
詹俐敏 《文教资料》2006,(36):134-135
本文首先讨论了英语语言教学和英语文学教学的关系,然后,根据“文学就是语言,语言能够是文学”这一理论,设计了一个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程琢琦 《小学生》2005,(9):10-13
你认为最紧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是什么?“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在全国范围的小学生中开展的专项调查显示,“语言伤害”以81.45%的得票率,高居榜首!看得出来,“语言伤害”在校园中确实大量存在,而且“出言不逊”的往往就是同学们最最尊敬的老师,比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