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清代文人的仕途,一般是通过科举考试,凭自己的“满腹经纶”,由秀才经乡试而成为举人,由举人经会试而成为贡士,由贡士经殿试而成为进士,授为翰林,外放为官,飞黄腾达。这是文人们最好的出路。但是,还有一条出路,就是通过考试或捐纳,进入国子监,成为贡生或监生,然后授给官职。这也是清代文人的出路之一。贡监制度贯穿有清一代,国子监是清代最高学府,也是培养官僚后备人员的基地,因此有必要深究。“国子监生”是贡生和监生的统称,名目繁多,来源不一。据《清史稿》,国子监常设的贡监生名色,贡生有六种: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监生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士林风气历来都是衡量时代风貌的尺度,也是当时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那么,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士林风气又是如何呢?明代所谓的“士”,主要是指在封建科举考试阶梯上取得了秀才(生员)、贡生、监生、举人和进士等“功名”的人,亦即近年来有些国内外学者通常说的所谓“绅衿”阶层。这些“士林”中人,在明代,一方面是他们在科举功名和仕途官阶上的高低、大小区别甚大,上至科甲进士出身累官为公卿,督抚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级长官,下到青衿一领的穷酸秀才,均可列名士林;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人数较多,《明实录》记  相似文献   

3.
余林昕 《初中生》2010,(2):26-27
在宗棠以前连秀才都不是,考举人是没资格的。但政策可以变通,清朝的变通法子是“捐监”:未曾中过秀才者,如果想参加乡试,可以出钱买一个监生文凭,一样可以“中举”。按清朝的制度设计,左宗棠这样的“捐监”不能直接授官。于是左宗棠只好给官员当幕僚,就是文秘。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1981年起施行的学位制,是世界上一般通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而在清末新教育制度建立后,学校毕业也给以一种科举出身的资格,以奖励形式,对知识分子授予相称的学位。如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卒业,奖给附生,中学卒业,奖给贡生,高等学卒业,奖给举人,大学分科卒业,奖给进士。”1906年又在《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中规定,凡在东西各国正式高等以上学堂毕业,回国后须接受政府考试,考试列入最优等者,给予进士出身,考试列入优等及中等者给予举人出身。这种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可见,清代已形成有“附生、贡生、举人、…  相似文献   

5.
左宗棠以前连秀才都不是,考举人是没资格的。但政策可以变通,清朝的变通法子是捐监:未曾中过秀才者,如果想参加乡试,可以出钱买一个监生文凭,一样可以中举。按清朝  相似文献   

6.
监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阶层,既是明朝统治阶级对最大多数基层人口实行统治的辅助力量,也是补充官僚队伍成员的后备力量。明朝初年,“朝廷所用,内而台谏,外而藩臬,率以授太学生之成材者”。随着景泰朝(1450-1457年)开始采取捐纳粮草、马牛、银钱入监的措施,监生的来源日起混杂,正常的生监制度遭到了冲击。这样,就给通过正当途径进入国子监读书求官的监生出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间接地干扰了明政府对官员的选拔和任用,破坏了明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明代的捐纳入监始于景泰元年(1450年)。这一年,“令天下生员纳粟…  相似文献   

7.
部编教材初中第五册语文课本中的《范进中举》节选于优秀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它产生于十八世纪中叶,距今已两百多年了.由于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这就使不少人对“中举”感到生疏.现根据一些史料,谈谈自己对“中举”的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早在隋唐就采用了,那时就有举人、进士、秀才,不过与明清时的不  相似文献   

8.
《甘肃教育》2011,(23):19-19
新闻报道中往往把参加比赛获得前三名者说成“名列三甲”.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科举时代读书人求取功名的目标自下而上依次为秀才、举人、进士。  相似文献   

9.
周永蔚 《新读写》2008,(3):46-46
1 科举记忆法 明、清时期的考试共分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中榜者为“秀才”,乡试中榜者为“举人”,会试中榜者为“贡士”,殿试中榜者为“进士”。举人中的第一名为“解元”,贡生中的第一名为“会元”,进士中的第一名为“状元”。一个考生,假若能连获上述三个第一名的话,那他就是“连中三元”了。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废除科举制度100周年,有同学写信给《高中》编辑部,问及我国古代的“科举”和“八股”是怎么回事。执行主编约我代答,我试就近期从传媒报道和新版图书中所见,作一简单综述。“科举”,是从隋唐延续到清末的取士制度,是知识分子经过逐级考试由秀才而举人,由举人而进士,从而入仕为官的基本途径。因为它不能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最终被废除。对科举的看法,学术界直到现在还有争论。有的人比较多看重它的一些优点,主张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加以改造,或许还有一定的用处。如史式教授最近送给我一套2005年1月新版4卷本《“史式谈史”丛书》,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封建社会分科考试,选举人才,即所谓科举,其制度则始于隋朝。在唐代,适应普通地主大土地所有制的科举制有了发展。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行考试,分为秀才、明径、进士、明法、明书、明算诸科。自唐中叶以后,其中的进士科显得更加重要,中后期的一些政府重要官员大多出身于进士,中进士被人们视为“登龙门”。科举逐渐成为当时统治者选拔人才、培养“衣冠户”的重要途径。到宋代,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它的上层建  相似文献   

12.
科举取士,始于隋唐。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唐承隋制,把这一制度更加完善起来,遂使天下才智之士一生为“功名”而奋斗。人们谈到科举制度,就自然联想到“秀才”、“举人”和“进士”,以为从隋唐到明清,其内涵大概没有什么差别。现在口头上常常谈到的“秀才”、“举人”和“进士”,乃是科举制度发展到了明、清两代才完备起来的三级称谓,不能与周代的“进士”、汉  相似文献   

13.
“三元”是封建科举中的一个名词,即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五八七年),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这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途径之一。整个科举,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其中县试和府试系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形式。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举人  相似文献   

14.
林则徐是中国杰出的民族英雄。被誉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出身贫寒。4岁开始读书,7岁学文,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先后出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等职,在清代官场可以说是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5.
明朝中期以后,国子监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监生群体——援例监生,他们的出现是明政府财政危急的显现,也导致了国子监的衰落、吏治的腐败。  相似文献   

16.
徐梓 《中国教师》2009,(11):37-38
<正>明清时期,"进士"有了特定的所指,就是举人通过会试并获得贡士的出身之后,再进一步通过殿试排定名次、被赐予的出身或被赐予这一出身的人。要获得进士的出身,成为进  相似文献   

17.
一个秀才考试前,请一测字先生算命,随手写个“串”字,测字先生说:“恭喜恭喜,你能中举人,还能中进士。‘串’不是双中吗?”秀才赴考,果真如此。此事在当地传开了。次年,另一位秀才考试前,也写了“串”字请先生测,结果先生测得此秀才有患。此秀才不解:“为何上次秀才连中,我却有患?”测字先生解释:“因为你是有心写了个‘串’,串字下面加个‘心’,不是‘患’吗?”此秀才家中不久果真失窃。拆字趣闻一则  相似文献   

18.
国子监作为为国育才的重要场所,受到了明代统治者的格外关注,在保障监生基本生活的同时,也细化了国子监学规,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管理。明代对于监生们在学期间餐食的品种、数量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引起了监生们的不满。特别在后期,这些规章制度更是流于形式。仔细分析有关监生餐食的记载,有助于更深入了解明代国子监的培养目标及监生们实际学习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9.
<正>明朝的最高学府,叫国子监,只有北京、南京各一所,称为北雍、南雍。进校的难度非一般的大,得由地方学校举荐,然后参加入学考试,按成绩好坏"分科",类似今天高考。但长得丑不行,年老不行,残疾也不行。国子监大学生叫贡生,比不上正规国考上榜生举人、进士,却也不容易混到,像蒲松龄同学,考到72岁才考上。在国子监读书,学费全免,而且有补贴。伙食不错,鱼肉油盐,由财政供给。明朝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材的许多篇目,涉及到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有关内容,其中有些知识是中学生比较陌生的,现将明清科举制度情况作一简单介绍。封建科举考试的预试即童试,其实并不是科举考试。童试每年一次,在府、州、县进行,应试者为童生,即一般读书人。考试内容除经、史、时务之外,主要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录取者为生员,俗称秀才。正式的封建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乡试。三年一次,时间一般在秋天,·又称秋闱(wéi,宫的侧门,科举时代称考场)。在省城举行,应试者为秀才、国子监生由朝廷派员监临,考中者为举人,前五名称五经魁,第一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