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感“又叫“移觉“,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用形象的语言表示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移用.调动起人们进一步感知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具体、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2.
“通感“又叫“移觉“,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用形象的语言表示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移用.调动起人们进一步感知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具体、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四册《威尼斯》课后有一练习,要学生说说“颤着酽酽的……”中的加点词语,“习惯上经常形容什么,用在这里说明什么,为什么这样用”。当学生回答这最后一问时,总常常反而向老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这些词语为什么可以这样用?”这一问虽只比练习一问多两个字,却是颇值得研究的。教材参考书从修辞角度同答了练习中的问题,指出那是一种修辞上的“移用”手法,但并未说明“为什么可以这样用”的道理。要说明这个道理,则需从心理通感谈起。所谓通感,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时的感觉挪移或感官相通。心理学认为,在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中,人类有机体分析器系统是相互联系的。通感,“是在刺激一个分析器的影响下产生另一分析器所特有的感觉。”近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几种感觉都是能互相转化、沟通的。  相似文献   

4.
“移用”修辞格,就是两个事物相关连时,把原属甲事物的修饰语“移植”过来用在乙事物之上的修辞方式。“通感”修辞格,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别一感官上,凭借感觉感受相通,以启发联想,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如品其味,如身受其冷暖等实感,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移用与通感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一、从修辞功能来看。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沟通起来,借某一感受来写另外一种感受,从而加深某种感觉的意义,使具体的感受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一般的是后一句为前一句服务,后一句引申并深化前一句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词的意义和用法都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一般人在用词时都应当遵守社会习惯,而不能随意更改。但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则可根据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的需要,临时改变某些词语的固定含义和常规用法,把它用于本来不适用的对象,这种词语的“移用”往往能够收到常规用法无法企及的表达效果。例如:  相似文献   

6.
词语运用忌落俗套。为了使用词不落俗套,有一定语言修养的人常常更换一种说法,所谓“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白石道人诗话》)。在用词造句时,更换一种说法,往往会有意造成一种非普通意义的表达,这种非普通意义的表达,又往往通过非普通意义的搭配造成的。如“人”“走”(或“跑)是普通意义的搭配与普通意  相似文献   

7.
比喻和通感在修辞学上属于两种不同的修辞格,但由于通感常常是通过明喻的句式来表现,故常为人们说以为比喻。有人则主张把它视为比喻和通感兼用句,在诸多的试题中,命题者或视为比喻、或视为通感而设计题目,甚至如高一教材《荷塘月色》中的练习也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些比喻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其中有两个比喻,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明与暗的变化……”。把课文中两个典型的通感辞格的句子视为比喻,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词语移用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语移用 (一些词语走出它们原来所属的行业领域 ,进入了社会通用词库 )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普及以及人们对语言求新、求异的心理因素所致。旧词新用的词义变化类型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直接引申或比喻引申等方式使词义扩大 ,二是词义转移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选编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其中出现了“通感”这种修辞格,由于教材及教参上对这一修辞解释的过为简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此概念也是不甚明了。并且由于通感与比喻、移就等其他修辞非常近似,经常会产生混淆。笔者试图从定义、分类以及其与比喻、移就的区别等几个方面来对通感这一修辞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新安晚报》新闻标题中行业词语的移用现象及其修辞作用的分析表明:一方面,当今行业词语移用范围扩大,使用更加灵活,词义更加宽泛,反映了社会发展对语言使用的极大影响,也反映了人们理念的更新及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另一方面,行业词语的移用丰富了标题的表达形式,增强了标题的表现力,突出了新闻主题,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并且对读者的阅读欣赏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感也称移觉,是一种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的修辞方法,就是把甲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乙感官上,凭借感觉的相通,启发读者联想,体验客观事物。一般参考书在举例时都会举《荷塘月色》中的一句:  相似文献   

12.
浅谈修辞手法中的“通感”江苏泗阳县广播电视局史文贵当我们仔细品味两个普通而生动的词:"冷眼"和"热望"时,都会明显感觉到,"冷眼"把对人的轻视态度,"热望"把人的盼望心情,表现得是那样的深刻和贴切2这种动人心弦的效果是怎样产生的呢?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  相似文献   

13.
积极修辞家族中有一个独特、有趣、放出异彩的支系,即词语的移用(也有称作拟物、通感的)。它指把描叙某种事物时惯用的词来说明或形容其他事物,起到一种巧妙的耐人寻味的修辞作用。“移用”的功能是大而奇的,“移用”的特性是深而活的。现据中语课本及书报杂志上摘录的“移用”例句作些探讨。中语课本三类主要文体皆有“移用”的足迹。记叙文如《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威尼斯》中“这个场  相似文献   

14.
耳朵听见色彩,眼睛看见音调,香味变成歌声,树影奏出乐曲,这是神话?还是魔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有一段对荷花的描写: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耳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香气变作歌声,有点不可思议。有人认为香气变作歌声,鼻子岂不成了耳朵?比拟不当;也有人认为,香气比作歇声,形象,鲜明、生动、比喻巧妙。其实,以上两种看法都不正确。原来,朱自清这里运用的不是一般  相似文献   

15.
邵红 《四川教育》2004,(1):44-45
【案例一】出示句子:五颜六色的礼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欢的人们。师:“五颜六色”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小手举了起来,有的嘴里还喊着:“我知道,我知道。”)生1:老师,我知道焰火是五颜六色的。生2:五颜六色就是很美丽。……(老师的表情显得很着急,因为没有一个学生说“五颜六色就是指颜色很多”。显然,学生的回答老师并不满意,最后老师自己把“答案”说了出来)【案例二】生1:老师,我不知道“秋色宜人”是什么意思?(有几个小朋友举起了手)生2:老师,我知道秋色就是秋天的景色,宜人就是很吸引人。连起来的意思就是秋天的景色很吸引人。(…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先生在其诗作《天上的街市》中,巧妙地移用量词“朵”,收到了奇妙的表达效果。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量词“朵”一般修饰“花”和“云”之类的词,而这里却移用于“流星”,既生动  相似文献   

17.
培训时期,有老师准备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他提出了这样一个疑惑:老舍先生还是语言大师呢,竟然在文中出现了“响亮的天气”这样的句子,响亮是形容声音的,怎么和天气联系起来了?难道不成是方言?闻之,心里一震,这位老师如果在上课过程中据此来批判大师语言错误,将是谬误了。这样的句子和方言无关,不是错误,而是一种语言创造的出新出奇。细究起来是兼用了两种修辞手段——通感和移用。这样的修辞不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常用的修辞方法之列。  相似文献   

18.
19.
小议“通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就是人的诸种感觉的相互交通,也叫“移觉”或“感觉借移”。著名学者钱钟书曾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相似文献   

20.
浅谈通感     
王琦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308+310-308,310
英语的Synaesthesia(通感)是一种不太被人所注意的修辞格,常见于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它的运用能使语言富于形象性,增加感染力。本文通过对Synaesthesia的定义、生成基础及应用对比的分析,以求对Synaesthesia这种英语修辞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