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莉莉 《广西教育》2014,(21):88-8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绘画、音乐、经典诗文等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在提高阅读质量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们所进行的语文教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而是要将美学思想,人文思想融入到教学当中去,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这一精辟论述表明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语文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由此可见,美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富有审美教育的效果呢?(1)创佳境,激发情趣美。(2)细品读,欣赏语言美。(3)做对比,感受形象美。(4)重想象,领悟意境美。(5)深理解,体会思想美。(6)多诵读,体验情感美。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我们要高度重视语文美育。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效果显著。本文试简述之。  相似文献   

5.
汤亚东 《语文天地》2009,(11):39-40
在小学的多门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课堂亦是充满了美的旋律。近年来,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听过许多语文课.自己也上了多年的语文课。反思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感知.  相似文献   

6.
7.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强调美育,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课,可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文质兼美的美育读本,但是,如果课文中的人、事、物不能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那就谈不上审美教育。例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应该将象征作为审美的切人点.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解读作品的精妙之处。作者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使白杨树体现出正直、朴质、严肃之美:象征敌后广大土地上傲然挺立的守卫家乡的哨兵,使白杨树显现出傲然挺立之美;象征在华北平原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华儿女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让白杨树更显示了一种力求上进的美。  相似文献   

9.
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源于语文课文的审美特性和课堂教学中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及教师对此的充分发挥。在课文中,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容,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文化美等因素。故此,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就不仅仅是认识活动,而且是欣赏美、理解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的教育实践中,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切。必须紧紧把握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来制定实际可行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审美教育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的审美感受性和参与审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寓教育于艺术》中提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把美感教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积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中提出“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充分挖掘文本.引导学生品读,从中感悟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正确的审美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达到理想的审美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及教学实践法,研究武术教学中加强美育的可能性及途径。主要结论在武术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鉴赏美的知识和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试论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阐述了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鉴赏、探索、创造物质在化学领域中所蕴含的美 ,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探索"具有美育特色"的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其审美理解,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着重点。审美理解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和谐统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理解是指教师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借助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对教材的分析、感受、品味中产生一种精神感悟,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教学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理解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理解是在形象性、具体性、真觉性、直观性中进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了解美;引导学 生发现美;引导学生欣赏美;引导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张冬艳 《成才之路》2010,(15):26-27
美育,就是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活结构和心理结构受到感染,于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提高、受到教育。因此,在作为人文和文本相结合的语文教学中,美育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美育的教学观念去启真、去储美呢?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凭借教材,通过识字、阅读、作文和课外语文活动,使儿童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材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途径主要有:钻研教材发掘美、导入情境体会美、想象意境体验美、品词品句理解美、诵读课文抒发美、鉴赏人格塑造美、课外阅读欣赏美。  相似文献   

20.
吴凌云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4):78-81,87
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场指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共处于同一时空的语文教师、学生以及当下的师生与历史的教学文本、教学环境之间形成的相吸相引、相聚相合、相融相汇、同构共振的最佳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时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