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由线条、图案、颜色这些基本的要素构成,通过这些基本要素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颜色作为艺术构成的重要因素,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课程的培养时要重视起对此方面的培养。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对颜色有了基本认识,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才能够掌握好对色彩搭配的规律。本文将研究教师应该如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进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及搭配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职色彩教学是设计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它除了培养学生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掌握色彩规律与表现技能外,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尤为重要。高职色彩教学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各专业发展方向进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高职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里面,进行色彩写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一环,通过给学生讲解色彩理论知识,进行适当色彩写生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色彩写生的表现技巧及对色彩审美知觉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并通过色彩写生实践,掌握用颜色塑造形体、表达视觉审美意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色彩静物是各个美术院校和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色彩默写主要考查学生对色彩的认识,理解及运用的表现能力。色彩默写有承上启下,启发设计思维的作用,所以色彩静物默写是高等艺术院校必须学习、研究和掌握的专业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5.
写生是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常常布置写生类的作画任务,以考查学生对绘画技巧与色彩搭配的掌握程度。在进行风景色彩写生创作时,很多学生对色彩搭配的认知不清晰,冷暖色调搭配混乱,使得绘画作品不具备层次感。对此,文章对高中美术风景色彩写生中冷暖色彩搭配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美术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坤 《成才之路》2012,(25):69-69
学习色彩,提高色彩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色彩造型规律及运用色彩的知识与技能,不断优化训练方案,阶段性提高学生色彩能力,帮助学生构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相似文献   

7.
英语近义词是困扰学生的一个难题。分析近义词产生的原因,并从语义差异、感情色彩差异和搭配差异等三方面探讨如何区分近义词,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恰当地用词,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敏  靳琳 《快乐阅读》2011,(10):33-34
设计色彩是广告基础课程中的一部分。设计色彩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设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学生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变客观观察为主观观察,也可提高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便于掌握技法,熟悉规律,运用自如而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并使学生将这些方法和技能运用到今后具体的艺术设计中,提高学生艺术设计的创造和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学习十分重要。调查发现,苏丹学生在汉语的学习和应用中,经常在近义词范围大小、程度轻重、语义侧重、概括程度、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搭配差异等方面偏误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者存在母语、目的语知识、文化因素负迁移和学习环境影响所致。因此,学生应该从掌握汉语语序习惯、借助情景强化训练、拓展文化知识背景、改进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强化对汉语近义词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的理解与掌握,才能不断提高汉语词汇和近义词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色彩归纳写生是初学设计专业的学生从绘画思维向设计思维转换的过渡性课程,通过色彩归纳写生的学习可以逐渐培养学生控制画面的能力,尤其是增强对色彩的主观把握能力,为以后进入专业的设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色彩归纳写生着重要从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标教学的深入进行,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加强色彩教学,利用缤纷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主动学习中加深对色彩的理解,掌握色彩的运用方式,在创作过程中大胆想象,用五彩的颜色来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在色彩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用心体会、积极创作,使他们能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学会色彩搭配,绘画出色彩缤纷的图画,推动美术教学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2.
车闺妹 《成才之路》2013,(24):93-93
课型:理论知识课。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教材分析:本课引导学生从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入手,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本课的突出特点是把对色彩知识和规律的学习生活化、实践化,学习的重点从色彩写生训练,变成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会展专业(广告方向)的专业课程里,《设计色彩》课程作为该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最基础的专业课程。如何培养学生在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能力及表现方法,是《设计色彩》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之所在。现阶段,在设计专业中普遍的色彩教学还是沿用绘画色彩的教学方法,不太适合设计专业的教学。如何使《设计色彩》课程能更好地为会展专业设计服务,将是本文探析的重要任务。作者认为《设计色彩》教学改革应该从是否适合设计专业教学出发,引导学生在运用色彩方向上能更好地转向创造性思维,使色彩的表现手法与专业设计相接轨,并能为以后学生走上专业设计岗位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在评价一道菜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菜肴的颜色,有着鲜美的色彩,会大增人们的品尝食欲。可见,色彩在菜肴烹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菜肴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冷菜烹饪中,更加注重色彩的运用。因此,在冷菜雕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冷菜色彩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其制作的菜品更具艺术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把他们培养成具有专业水准的冷菜烹饪高手。本文将从冷菜烹饪中色彩搭配特点出发进行阐述与分析,进而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期帮助广大同仁提高学生烹饪冷菜中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类诸多专业的基础理论之一,是系统和完整地认识色彩理论、掌握色彩形式法则的艺术设计专业独立的基础科目,对培养学生的色彩观察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起着主导性作用,直接关系到今后设计作品中的色彩修养和创意水平的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网页设计中色彩运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的论述,总结了网页的色彩的风格与搭配特点,为提高网页设计的能力和色彩运用的水平做出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色彩是室内设计中的灵魂,是创造室内空间环境美感的重要手段,能改变室内环境气氛,影响人的心情,唤起人的联想和情感。室内色彩搭配得如何,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具有一定的美感,是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和职责。主观色彩意识是设计师掌握的色彩知识和体系的具体表现。没有不好的色彩,只有不好的搭配,设计师的主观色彩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室内色彩搭配的好坏。  相似文献   

18.
风景写生是高职学生进行色彩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训练他们在大的空间范围中感受色彩的变化、掌握色彩规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色彩写生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写实性色彩、印象派色彩、表现性色彩和装饰性色彩几个课题的设计与训练,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规律,丰富色彩的表现方法,了解西方现代美术史一些主要流派在色彩表现方法上的特点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设计意识。  相似文献   

20.
张晶 《职业技术》2009,(9):45-45
室内色彩设计课是艺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色彩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配本问题,色彩与心理、生理间的关系,以及色彩的性能与应用,以便在今后工作中能正确与合理的使用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