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您离开孩子的时候,孩子大哭起来,这是很正常的。事实上,离开父母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在出生后的最初六个月里,他不知道自己和父母是什么关系,也不知道自己和保姆是什么关系,所以谁想抱他都可以,谁给他提供食物都无所谓。然而,六个月大之后,孩子就开始一个一个辨认身边的人,对父母和保姆产生强烈的感情。他还开始有了“目标定位”的概念,当父母离开房间时,他会记着这件事,并且思考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实际上,孩子在和父母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是一种积极的迹象,这意味着他依恋父母。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比…  相似文献   

2.
孩子小的时候,什么样的教育都容易,一旦孩子长大了,教育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重视孩子的事,等孩子长大了,出现问题了,才想到花钱买教育。父母花钱能买到教育吗?如今的金钱社会,一些年轻的父母,生了孩子就花钱请人带孩子;孩子长大了,出现叛逆、早恋、厌学、网瘾、  相似文献   

3.
什么叫感染教育呢?感染教育就是利用幼儿情绪易受感染的特点,以父母良好的情绪、语言、行为和家庭环境来影响他们,使幼儿向好的方面发展。孩子一来到人世,父母给他们的影响就是直接的,而且是主要的。孩子的认识,兴趣最早是以父母的影响开始的,因此,父母的情绪、言行、习惯,无时不在感染着孩子。马卡连柯曾经说过:“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孩子的当然教师,应该用自己好的品格、行为来感染孩子,影响孩子的成长。这些都应从幼儿开始。如果父母从小一味地溺爱孩子,一旦成了习惯,大了就很难扭转。正如一棵树一样,在它还是树苗的时候,就任随它弯曲地生长,到了长成大树的时候,要想将它扭直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4.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与父母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成为家长行动的指南。对孩子的教育成为父母最为关心和重视的话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父亲和母亲两者在子女的教育中“争权夺势”;父亲或母亲一方淡出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方来教育孩子等等,  相似文献   

5.
刘清 《家教指南》2003,(10):28-29
孩子长成了小大人,作父母的该高兴吧?完全不是这么简单!作父母的猛然惊觉:那个整天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那个每天拉着妈妈找鸟蛋的孩子已经不见了。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父母面前他变得沉默寡言,接到同学的电话他却总是滔滔不绝。父母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想要什么,不知道他的心事,何谈对他进行教育?想要让你青春期的孩子继续在你面前唧唧喳喳,主动与你分享他的成就与愉悦,真心与你探讨他的失败与困惑吗?本文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眼…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06,(11)
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他却十分不容易。为人父母者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是呀,孩子小的时候,你处处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指挥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并不曾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渐渐长大,你将会和孩子越走越远,代沟也随之产生,从而难以把正确的思想和经验传递给孩子,导致教育的失败。但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这本书,走进…  相似文献   

7.
一、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健康成长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所以,给孩子创造-个良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一定要亲自管理自己的孩子,不要拿忙当借口,在有条件自己带孩子的时候就不要推给自己是父母,在自己父母有条件带孩子的时候就不要让孩子住寄宿学校.一方面,不要迷信高收费的学校,高收费并不代表有高质量的管理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处在发育阶段的孩子,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给他的亲情,这种感情的需要是爷爷奶奶、老师同学所不能给予的.  相似文献   

8.
“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是教育,而不是金钱。”“教育之于父母就是生活。”生活中蕴藏着无数的教育契机,年轻的父母如能及时地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就能增长孩子的见识,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以“生日”为例,笔者通过谈话、家长问卷等形式进行了有关的调查,情况大体如下:家长的态度:(谈话中的三种典型反馈)1.“我们的单位都很忙,平常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过生日的时候,孩子想要什么,我们都尽量满足他。”(一种补偿心理)2.“现在家里就这一个孩子,爷爷奶奶、朋友每年都送给他很多的礼物。每次我们就给他定个大蛋糕,和老…  相似文献   

9.
在俄罗斯,尊老爱老蔚然成风,这和俄罗斯人注重对孩子进“行敬老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孩子刚刚学说话的时候,年轻的父母除了教他“叫爸爸“”、妈妈”之外,也教他“叫爷爷”“、奶奶”。等孩子稍大一些后,父母便向他解释,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就是爸爸和妈妈的父亲母亲,要求他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不需要严厉的呵斥。孩子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每天都在记录着周围的一切。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最亲近也是最重要的人,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应该是安全的保障,是知识的来源,是他学习的榜样,父母的形象应该是最完美,最值得敬佩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随时留意着父母做人的态度。他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农民的儿子看到父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耳濡目染中就  相似文献   

11.
每个孩子都会有生病或受伤的经历。生病的时候,父母的关爱和怜惜是难免的,但控制不好分寸,就会转化为对孩子的娇惯和宠爱,使孩子变得特别娇气和任性。若父母因孩子生病而表现出惊惶失措的样子,更是一种影响孩子心灵的负面情绪。其实,孩子生病或受伤的时候,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只要引导得当,不仅使孩子有机会接受最为直接、深刻的挫折教育,还能从认知、情感、意志、习惯等多方面影响孩子的心灵成长。适宜教育内容第一站健康安全教育当孩子亲身经历生病或受伤时,他对自身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便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第二站情感爱心教…  相似文献   

12.
可以说,每一个父母都深切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是在充满家庭爱意的环境里感受着父母和家人爱的温暖,积累着爱的图式,也模仿着爱的行为。儿子今年才1岁,吃饭时常常会把小匙举到我的面前,非常亲切地要喂我吃;他吃饼干的时候,也要捏下一小块,硬塞到我嘴里,或他爸爸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     
经常听到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做题和考试的时候马虎”、“写字磨蹭”等等,父母在诉说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做出如下的总结:你说他怎么就不知道努力呢?他怎么就是不改呢?总之父母认为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有问题。我们不否认有些孩子的行为确实是由于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4.
每每谈起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说的最多想的最多的就是教育——父母教育孩子。可以不夸张地说,这种惯性思维是导致孩子成长中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根源。在这种教育与被教育关系中,父母是当然的主角,是主动的,是行动的发起者;孩子是配角,是被动的,是教育活动的承受者。在这种关系中,父母往往容易养成承担一切、主宰一切的习惯,慢慢地也就把孩子成长的责任全部揽到了自己的身上。于是当父母希望孩子担当的时候,孩子却不愿也不知如何担当了。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朋友,夫妇俩都是从事艺术教育的,在孩子刚念小学的时候,他们就为孩子请了钢琴教师.不久他们发现,孩子虽然继承了父母感受音乐的"耳朵",但是他对自然界的现象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16.
杨天才 《宁夏教育》2007,(7):149-149
著名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途径。”父母的人格修养及其形象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许多事实证明了成功的家教不一定只取决于其家庭的文化水平和物质条件,而是取决于家庭成员是否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在同时教育着自己,在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如何。  相似文献   

17.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著名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代表作《母育学校》对世界的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被认为是外国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幼儿教育的专著,夸美纽斯认为父母和教师应该从孩子是幼儿的时候就开始教育,从德行、行为、言语从智育、体育、德育等重要的来教导子女,并且要在适当的时候将幼儿置于教师的管制之下。尽管几百年过去了,他的《母育学校》的许多教育思想在当今现代的父母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依然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孩子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如何如何。父母用自己小时候的优秀成绩和表现,以及吃苦耐劳的光荣历史来激励  相似文献   

19.
李子勋 《山东教育》2005,(27):61-61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5岁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最大的可能是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存在信息误解,某些不当行为被父母无意识强化的结果。比如,5岁的孩子不喜欢父母忙自己的事,不怎么在意他;而当他犯了一个错误的时候,父母立即增强了他的关注。为了让孩子改变而增多对他的表扬和爱,结果反而使孩子犯罪的冲突增加。  相似文献   

20.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误区,诸如认为孩子还小,还不到教育的时候;树大自然直;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以及重智育轻德育等。我认为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爱不当有的父母围着孩子团团转,总是害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对孩子百般呵护。父母双方的长辈也不甘落后,更是捧星星、捧月亮似的伺候着隔辈人,形成了“四二一”的家庭模式。孩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也不用做。孩子想干什么,都由大人陪着。过度保护在孩子和社会之间竖起了一道“隔离墙”,孩子在无形中远离了人群,长大以后就难以适应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