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不是以分为本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科学的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而“新教育实验”追寻理想、超越自我,正在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的观点,可以说“新教育实验”是素质教育的行动化、具体化、系列化、大众化。[编按]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12月24日-25日召开的“北国之春——全国新教育实验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讨会”上,记者与“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负责人、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首次会面。由于会务繁忙,他只抽出了短短10分钟与记者交谈,未能触及中国基础教育及“新教育实验”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殊为憾事。但他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对“新教育实验”的满腔热忱,以及雷厉风行的工作方式,在这短短的10分钟内表露无遗,给记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2006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这位穿行于政府官员和著名学者之间的教育理想者和实践者,在百忙之中再一次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3.
王毅 《西藏教育》2014,(11):15-18
以叶澜教授为代表的“新基础教育”试验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流派之一,他们所倡导的“生命·实践”思想经历了长期实践,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革新典范,同时成为了世界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中国式经验。“新基础教育”主导的“人的新形象、转型的学校、主动生命的创生”,体现出“生命·实践”学派的变革精神,它深刻地启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在“求变”和“求新”的道路上可持续地前进。  相似文献   

4.
张瑞芳 《中国教师》2009,(19):38-41
<正>朱永新,1958年8月生,江苏大丰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5.
以叶澜教授为代表的"新基础教育"试验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流派之一,他们所倡导的"生命·实践"思想经历了长期实践,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革新典范,同时成为了世界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中国式经验。"新基础教育"主导的"人的新形象、转型的学校、主动生命的创生",体现出"生命·实践"学派的变革精神,它深刻地启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在"求变"和"求新"的道路上可持续地前进。  相似文献   

6.
“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验的倡导者教育——直面生命。叶老师。作为一位教育学领域的专家.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您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教育学的理论研究领域.为什么您现在对实践研究如此的痴迷!为什么您要花费如此之大的精力来推动“新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7.
2000年朱永新的一本专著《我的教育理想》在全国掀起了“理想教育”旋风:2002年,他又推出了《新教育之梦》,主持开发了“新教育实验”,再次激起了“新教育”热潮。近日,受《教师博览》编辑部的委托,笔者就“新教育实验”的话题对朱永新教授进行了采访(△为采访者○为朱教授)。  相似文献   

8.
有人称,在众多的中国市长中,朱永新是尝、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 在著名学者与政府官员的双重角色中,朱永新穿梭而行,相得益彰,也可以这样说,他是研究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领跑者,亦是变革中国教育的实践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舒扬 《中学教育》2004,(5):6-11
“叶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著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等多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相似文献   

10.
舒扬 《教育文汇》2005,(2):16-18
记者:叶老师,作为一位教育学领域的专家,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您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教育学的理论研究领域,为什么您现在对实践研究如此的痴迷?为什么您要花费如此之大的精力来推动“新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2005年12月24日 ̄25日召开的“北国之春——全国新教育实验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讨会”上,本刊记者与“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负责人、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首次会面。由于会务繁忙,他只抽出了短短10分钟与记者交谈,未能触及中国基础教育及“新教育实验”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殊为憾事。但他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对“新教育实验”的满腔热忱,以及雷厉风行的工作方式,在这短短的10分钟内表露无遗,给记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2006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这位穿行于政府官员和著名学者之间的教育理想者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教育情报参考》2004,(5):14-15
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日前撰倡导一种新的教育实验,并将其归纳为六大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3.
14.
进入教育在线网,你会读到许许多多带有泥土芳香的教育作品,感受到它们是来自教育第一线的“田野”之中,来自朱永新倡导的一种“新教育精神”——田野意识。请你先读一篇2008年3月初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的在线文章(节选)——  相似文献   

15.
包天仁教授(以下简称包):宋老师,今年《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杂志“热点访谈”栏目的主题是围绕我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及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与大学衔接,即“一条龙”管理。我们已经是十五、六年的老朋友了,互相也比较了解。您一直从事英语教师教育、教师培训以及教研方面的工作,在辽宁省乃至全国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参加“新基础教育”实验后,我校各方面的变化都很大。而在所有的变化中,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最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7.
"新教育实验"的内涵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新,男,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先后求学于江苏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日本上智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管理等。历任苏州大学教育科学部主任、教务处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顾问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出版了《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等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当代日本教育丛书》等30余种,并主持《新世纪教育文库》的编选与出版工作。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奖,被评为《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度人物、“科学中国人(2004)年度人物”。由他发起并主持的“新教育实验”已经在全国200多所学校展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赢得了极好的口碑。为了对“新教育实验”有一个更为全面、真实、深入的了解,我们特别约请朱永新教授对“新教育实验”的核心思想作一个大致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育》2010,(2):F0002-F0002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是在叶澜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历经15年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的一部系统探究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和教育改革的专著。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0日刊登的《漫漫求学路,赶考何时休?》一组章,打动了我,此除去《编的话》和《后记》,共由9篇短组成,其中有家长的、教师的、学生的,他们一致动情地揭露了“应试教育”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他们所反映的问题,是符合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际的。  相似文献   

20.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评价表作为改革的产物,对教师的成长具有内在的价值。它有助于教师形成反思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及思维方式,促进教育行为、生存方式的转变。“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评标体系以其内在的品性,建立了与教师之间富有生命气息的评价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