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严重的骚乱事件以来,美国主流媒体对我国西藏问题(包括由此引发的抵制北京奥运会的事件)纷纷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报道,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内,美国大报<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报道都多达100多篇.对一向不太关注国际事务的美国媒体来说,以如此大的规模来报道一件本属中国内政的事情,其力度可谓空前.  相似文献   

2.
梁媛  王娜 《编辑之友》2016,(6):43-47
主流媒体在“三农”宣传报道上,与政府构成“代理—委托型”关系;与农民构成“信息—供需型”关系;与新兴媒体构成“竞争—合作型”关系.处于城镇化和媒介融合双重背景下的主流媒体的“三农”宣传报道,需结合不同地域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农民结构分层情况,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利于不同地域农村区别化的发展为前提,以不同发展需求的农民充分受益为准则,建构精准定位、网状覆盖话题式传播体系.该报道体系中,提升农民的观念、知识技能和社会化能力,是报道共同的目标指向和质量评判标准;除传统农民外,新生代农民、拆迁农民和现代农业职业“新农民”,成为“三农”宣传报道的重要受众和利基市场;主流媒体通过构筑渗透各农民阶层的对农宣传“二次传播系统”,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国际传播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国际传播能力提供舆论支持,一个国家不仅难以和平崛起,甚至维护正当利益都会非常艰难。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国际传播能力不足,将会丧失新闻话语权,导致虚假新闻横飞、国家形象受损,甚至影响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发展。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大大增强从"不敢发声"到"积极发声"的转变媒体要报道的国际新闻不仅仅包括国外  相似文献   

4.
张军芳 《新闻界》2012,(16):17-19,72
隐喻(Metaphors)是新闻构建现实和生产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国际媒体"黄岩岛事件"报道中的隐喻分析入手,审视国际媒体如何塑造了"黄岩岛事件"中的相关方中国、美国、菲律宾以及"黄岩岛事件"本身。在展现媒介如何形成有关这一政治事件话语的过程中,凸显的是隐含在各国媒体新闻生产中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美国电视媒体对恐怖主义的报道具有媒介事件的典型特征:现场直播、预先策划、充满戏剧性、强制观看机制、高度人格化以及媒介扮演司仪角色等。这种报道方式一方面赋予了恐怖事件和恐怖分子在公众心目中的威望和重要性,放大了恐怖主义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它像其他媒介事件一样,强化了美国主流社会既有的社会秩序、价值观和通行的规则,提升了反恐在公众议程中的优先级和认同度。  相似文献   

6.
陈然  王菲 《青年记者》2007,(22):47-48
2007年7月26日,《桂林日报》刊发题为《桂林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直指违规旅行社和导游》(以下简称《整治》)的新闻,报道引发了当地导游连续三天到桂  相似文献   

7.
8月,首都新闻媒体在互相联动、有效配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将热点、焦点报道继续引向深入,日常报道则在角度和力度上寻求着新的突破。 揭批“法轮功”。批驳李登辉“两国论”、国企报道、国庆50周年等重大报道继续深入展开,建军72周年、中越边境大排雷、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在京召开、俄政府总理更迭、土耳其大地震、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美“月球探测者”号撞击月球、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谢军与加里亚莫娃之间的棋后挑战赛等新闻成为首都媒体关注的话题。 一.重大报道声势强劲,组织有序 继7月份的集中报道后,8月,首都媒体继续以大量版面和节目时间刊播揭批“法轮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卷入全球产业链,成为某个或某些产品的确立标准、设计、生产、销售以及消费的某个角色或某些角色,它们在共同获利的同时,也成为责任的共同承担者.  相似文献   

9.
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的中国新闻奖,其每年颁奖都成为新闻界年度盛事,而设立于2010年的国际传播奖,已然走过十个年头。在这十年中,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历经变动,在保证报道主题价值意义的基础上,协作共促,经历了探索阶段、调整阶段、发展阶段,不断通过理念和行动创新,向成熟迈进。在探索阶段的叙事层次上,由宏大国家叙事逐渐走向多元叙事;叙事语态上,凸显人文理念;叙事视角上,"自我"转向"他我"。在调整阶段的报道方式上,突破固有报道理念;报道风格上,开拓平等视角;报道模式上,提升可看度。在发展阶段的话语表达方式上,重塑国人形象;话语报道形式上,讲好中国故事;话语呈现模式上,强化新闻多元与回归。诸多的创新表达手法,体现了中国媒体话语形态的重大转变;而话语自信的综合提升,正是国家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明证。  相似文献   

10.
李杰锋 《青年记者》2016,(11):32-33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加强,我国政府对对外传播工作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我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改变国际舆论场上西方媒体强势而中国媒体弱势的格局,已经成为政府和媒体的重要课题. 从话语平台的“硬建设”转向媒体公信力的“软建设” 1.国际传播中“平台大”并不意味着“效果好”.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改变我国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弱势,大手笔地进行了话语平台建设.这项建设工作遵循着“官方主导,媒体实施”的模式,具体路径通常有两种:一是中国媒体“走出去”,二是借外媒出海.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下半年,美国爆发了因食用菠菜而感染大肠杆菌的疫情. 根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2006年9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此疫情已造成183人感染,其中包括肾衰竭29人,住院95人,死亡1人.这种具有强烈危害性的病毒引发了美国社会各界强烈的关切,媒体每日发布权威机构的最新动态和社会反应.一时间,"菠菜事件"成为了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对象.  相似文献   

12.
美国媒体关于国际传播的运作手法主要是从权威方面获取信息,通过议程设置来影响和操控国际舆论以及一些专业“包装”手法等。  相似文献   

13.
金婧 《传媒观察》2011,(12):29-30
2010年5月27日凌晨,深圳富士康一名25岁员工割脉自杀,因抢救及时而获救。这是当年该公司第13例员工自杀事件,被媒体称为"十三连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国内外研究表明,媒体自杀新闻报道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联。那么,在这次富士康连续性自杀事件中,大众传媒又是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本文旨在通过对本次富士康事件中媒体自杀报道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媒体对自杀事  相似文献   

14.
大众媒介通过提供有关国际冲突的信息与评论,为公众设置议程、引导公众舆论,甚至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本文以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的新闻报道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媒体报道的呈现方式、议题结构、消息来源等方面探讨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以期呈现其报道模式并发现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齐彬 《新闻战线》2023,(1):48-49
在重大国际新闻事件中有记者在核心现场,是中国媒体在国际舆论场发出声音、扩大影响力的第一步。对于“现场感”的强调,特别是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我在场,我看见”的亲历式报道,是中国媒体冲破西方媒体信息把控和话语垄断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赵新利 《青年记者》2016,(13):87-88
最近一段时期,南海是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南海问题与日本其实没有直接关系,但日本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热情.日本媒体的报道立场和政府高度一致,积极支持政府开展对南海周边国家的拉拢和对中国的孤立.本文选取《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四家报纸,考察其对南海问题的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美国媒体“9.11”事件的报道和“9.11”五周年的纪念报道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与灾难事件纪念报道的差异,认为灾难事件报道注重时效性和准确性,灾难事件的纪念报道更注重深度分析和理性预测,提出灾难事件的纪念报道的具体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19.
姜涛 《新闻记者》2001,(10):14-15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面对这样一个全球瞩目的重大突发性事件 ,国内的报纸、电视、广播、新闻网站等各类媒体反应迅速 ,及时、有效、准确地对这次恐怖袭击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充分表明国内媒体的应变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这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国内受众的信息需求,而且使全世界在第一时间也能听到中国的声音。一、反应快速 ,报道及时此次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在北京时间9月11日20:45左右。一架从波士顿飞往洛杉矶的美国航空公司客机遭到劫持 ,随后撞向世贸大厦的北部塔楼。事件发生后 ,…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