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六艺是中国古代君子的六门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六艺教育的实施,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课程深浅,循序进行。教学中有小艺和大艺之分。书、数为小艺,系初级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系高级课程。六艺之礼:无处不在的规矩方圆  相似文献   

2.
孙颖 《现代教育》2011,(Z2):120-121
至圣先师孔子最早设立"私学",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开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课程,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形成了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正是这一国学体系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才能在十七世纪之前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同时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忠、孝、廉、  相似文献   

3.
林崇德 《科技文萃》2005,(1):160-163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所蕴含的智力理论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西周时期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 ,其教育内容是 :“礼、乐、射、御、书、数” ,即六艺 .分析了“六艺”中的“射、御” ,阐述了“射、御”的体育功能 .  相似文献   

5.
《张衡传》一文中有“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的句子,注解说:“[六艺]见《周礼》,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笔者认为这一注解是错误的,这里的“六艺”应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经书。注解中这“六艺”并非太学里的教学内容。汉武帝于公元前124年置太学,设五经博士,传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而注解中的“六艺”指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  相似文献   

6.
<正>"通五经,贯六艺"是古代读书人必须掌握的科目。所谓"六艺"是指古代学校教学的六项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书"指的就是写字、书法。但这种含有民族传统的文化,在现今中小学校正逐渐被边缘化。由于中小学阶段过分强调智力培养,以致书法教学相对滞后;还有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节奏加快,写字也就不得不"提速"了。用"脏乱差"三个字来形容学生书写现状实不为过。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中小学加强书  相似文献   

7.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是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的,如:六艺的人文思想、六艺的教育意义和六艺的特点等等。对"六艺"的语源义进行探求,是以求从新的方面,即古代汉语角度对"六艺"进行研究。得出:"礼"、"乐"、"射"、"御"、"书"、"数"的语源义分别是"有规则"、"美,好"、"舍弃,远离"、"禁止"、"把……明显化,表现出来"、"把一个整体的东西细分"。  相似文献   

8.
<正>在古代,如何做好一名驾驶员,是有讲究的。虽然没有做什么硬性规定,但在正式上路之前,司机们还是要经过专门培训的。因此,《周礼》说,子弟入学要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御"就是指驾车。古代没有交通规则,那他们在驾驶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吗?"来左去右",我国首个"交通习惯"始于唐朝唐朝时期,像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市逐渐兴起,每天进出城门的人数很多,仅靠"交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教育就有了礼、乐、书、数、射、御"六艺",把这种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受教育者身心素质发展需要统一实现为出发点,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受教育者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称为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10.
《师说》:“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课本注释为:“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张衡传》“衡少善属文……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课本则注释为:“〔六艺〕见《周礼》,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相似文献   

11.
浅谈西周六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奴隶社会的官学,教学内容以"六艺"为主。"六艺"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西周,六艺教育已臻完善,不论是国学或是乡学,不论是小学或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而六艺的内容又极其丰富,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有着许多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对六艺教育进行研究,望能对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改革产生影响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课程总是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如影随形.因此,中外重大的教育改革无一不是把课程改革作为中心任务.而那些众望所归的优质名校,不仅有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更有体现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 早期的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也叫"学程".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学校就要求学生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唐代开始有了"课程"一词,学校也开设了律学、书学、算学、医学、天文学等专门课程.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其含义大约是指学生学习的功课及其进程,这种课程理解已经接近现代课程认识了.  相似文献   

13.
正一、传统写字教育概述中国传统教育一贯重视书写教学,至少从周代开始,书写技能就正式成为教育内容。《周礼·地官·保氏》中记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孔子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书",就包括了识字和写字教学内容。传统的写字教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成熟。晋代王羲之的出现,标志着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甲骨文加以比较研究说明,殷商时期已有专门的官方教育传播机构,教育传播人员主要由商王朝官员兼任,教学传播内容主要与"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关.  相似文献   

15.
音乐对人的教育作用 ,人类早有发现。在我国奴隶制时代商周时期的“国学”里 ,所制订的基本教学内容“六艺” ,即 :礼、乐、射、御、书、数中 ,我们就可以看出 ,“乐”同“礼”一样 ,放在“六艺”的首要位置 ,是培养人道德情操的重要内容。“六艺”包括了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因素 ,可以使人才得到和谐发展。其中“乐”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对音乐的教育作用高度重视。他曾说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儒家亚圣孟子也说 :“仁言不如乐声之入人深也。”荀子说 :“乐者 ,治人之盛也。”太史公司马迁还说 :…  相似文献   

16.
袁蕴芳 《成才之路》2013,(22):86-87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应用之广在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西方的"七艺"(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中都已出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以致有  相似文献   

17.
一、传统文化对实践教学目的的启示实践教学的发展不应只停留在形式和内容上,关键是要具有明确的目的,这方面我们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得到启示。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实践。古代中国教学的六艺:礼、乐、射、御、数、书,孔子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学内容,其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儒家学子常被要求掌握六种基本才能,这六种才能分别为:礼、乐、射、御、书、数。礼:礼节,即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德育;乐:是指音乐、诗歌、舞蹈等;射:射箭技术;御:"御"就是驾驶,但是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它都包含交通工具的"驾驶学"和政治层面的领导、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开心竞技场     
《中学生电脑》2010,(6):40-41
1.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指A.下棋B.种花C.武术D.驾车2.一架钢琴摆在地上,叮当推不动;这个时候,调皮的猫咪爬到钢琴上面,叮当仍用相同的力去推钢琴,还是推不动,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课程改革在学校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新理念、新教材为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音乐教育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古代思想家孔子为学生制定了"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教学内容,把音乐列为必修科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