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历史学教授葛懋春在《历史科学概论》中指出:"史料就是研究历史和编撰历史所用的资料,或称之为历史的信息。"[1]初中生处于历史学习的初始阶段,基础知识有限;而当前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相对简单,所呈现的历史信息有限,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结论的理解,增加了历史教学的难度。为此,我们要在初中历史课中有效地进行史料教学,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笔者关于在初中历史课中进行史料教学的几点认识。一、运用史料"论从史出"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增强历史洞察力""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注意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等要求。检视我们的课堂,在洗尽铅华之后却越发彰显"史实缺失"的痛楚,史实的缺失使历史课堂缺少了历史味,容易造成教学不鲜活、历史失厚重、师生互动缺少载体等各种教学问题,难以成就历史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3.
正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料教学的核心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鼓励学生去分析史料内容,引导其从中得出结论,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精神。而从引导学生的思维形式上看,史料教学的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1.从史料中来,坚持史由证来  相似文献   

4.
目前,由于一些中学历史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和高考考查目标,忽视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导致了史论脱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学历史教师要强化“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意识,采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够自己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史论结合是提高思政课堂实效的有益方法。文章以“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框为例,从用理论指导和设计教学、从史实中引出和推导理论、用史实解读和论证理论、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四个方面就如何通过史论结合揭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进行教学设计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初中历史课主要解决"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同时需要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  相似文献   

7.
初中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史实。新大纲着重指出,要坚持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贯彻史论结合,论从支出的原则。本文作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论从史出”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凸显了史料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另外,新课程标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历史史料就是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史料教学,灵活选取史料,巧妙穿插于各教学环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实现有效教学。一、灵活选取史料,促进有效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各种图表、文献、民谣等史料是研究、重构客观历史的重要资料,是课本知识的补充与拓展,  相似文献   

9.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历史结论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明确结论的史实依据和理解结论的多元表达,引入其他观点,打破思维定式,鼓励学生质疑教材的结论,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一些必须和禁忌,针对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的指导,史料教学史实与结论只重视其一、忽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情感教育空洞说教、忽视感悟体验拓展升华的现象,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需要与不可。  相似文献   

11.
正一、认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1.激励学生质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只有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巴尔扎克也说,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觉悟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倡导历史教学回归生活,要求教师打破课本知识的束缚,注重历史教学和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在学生生命发展的基础上建构生活化历史课堂。另外,由历史学科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主要特点。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需巧用史料,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一、联系生活实际,增添趣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会遭遇如下现象:不少学生往往喜欢历史,喜欢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却不大爱上历史课,其原因在于这些文艺作品将陌生而遥远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而在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没  相似文献   

13.
邓珂 《学苑教育》2023,(28):13-15
生本课堂模式作为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以生本教学理念为指导,要求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于以往历史教学,生本课堂模式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局限性,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引领学生的成长,更好地诠释了素质教育。构建生本课堂要创设高效课堂模式,因此本文从生本课堂模式的概念和意义着手,分析生本课堂模式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期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历史课堂形式,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一、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美国在《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历史领域所研究的内容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史实、年代、人名和地名,历史学习实质上是一种以史料为基础进行推理的过程。"同时,美国在制定课标的过程中,就培养学生的五种思维能力做了具体规定,即"时序思维、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分析历史问题并做出决策的能力"[1]。历史教学围绕培养学生这五种能力开展的,而史料教学是达到这种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本文就为什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及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尤其重点阐述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出教师要有意识和素质的双重提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历史概念中记忆性知识多,涉及面广,学生比较难记.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掌握历史概念,我在历史课教学中引进了歌诀记忆法.  相似文献   

17.
<正>第二课堂,即一般所说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阅读、智力竞赛、专题讲座、参观访问以及各种文体、科技、游戏等校内外活动。之所以称为第二课堂,是因为它处于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并列的地位,不像过去所说的课堂活动仅仅处于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的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原来"一纲多本"下的多版本教科书(尤其是人教版),还是已经投入使用的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限于篇幅",历史事件多以结论性文字呈现。而这些结论又往往点到即止,对结论的缘由则未多提及。对于这些结论性文字,一些老师让学生背记观点,这样容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结论,不会主动探究历史结论的"来龙去脉"。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科基本理念之一,教科书不会无故给出某个结论。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是否客观、全面,顺着"瓜"去寻找"藤",执"果"索"因",归纳其得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学生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这是目前中学历史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初中历史课是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的重要阵地,同时它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历史思维能力及运用历史知识正确认识、分析现代重大事件等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当前历史课的现状1.历史课成了所谓的"副课"。尽管历史学科有毕业考试或中考,但考试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