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新理念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我们的老师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方法,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但语文课逐渐变得不像语文课了,成了课件展示课、影视作品欣赏课、戏剧表演课……表面的繁荣掩饰不了背后的虚空。这些课堂忽略了语言文字的研习,缺少了语文的内涵。不少有识之士对此深感忧虑。著名语文教育家陈钟樑先生曾指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特点、教学目的决定了"语文味",那么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呢?一、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比如,语文课不是品社课、美术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当然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特点、教学目的决定了"语文味",那么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呢?一、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比如,语文课不是品社课、美术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当然  相似文献   

4.
从众多的语文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常常被老师们上成了品德课、心理健康课、甚至科学课。本文通过案例对比,说明只有把教学内容重点放在与语文相关,具有语文气息、有利于提高语文涵养的课才是"有语文味"语文课。  相似文献   

5.
李红 《山东教育》2011,(29):18-19
我们称赞一堂语文好课,常常说这课真有"语文味"。"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什么样的语文课称得上有"语文味"?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化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慢慢读,欣赏啊!"语文味:始于咬文嚼字,就是在语言文字中"出生入死"!阅读教学中就应该由此入手。一、从文本的关键词语入手涵泳探究  相似文献   

6.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  相似文献   

7.
从众多的语文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常常被老师们上成了品德课、心理健康课、甚至科学课.本文通过案例对比,说明只有把教学内容重点放在与语文相关,具有语文气息、有利于提高语文涵养的课才是"有语文味"语文课.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的拓展要“以外养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教师越来越重视语文课程的拓展,自然有其顺应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以内养外"的现象不得不让人担忧.文本的价值没有来得及探究,就匆匆拓展,语文课成了生活常识课、思想方法课、自然科学课……但就是不是语文课.由于这种"外"与"内"关系的紊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奇怪现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新课改的误解,语文教学出现了表面豪华现象。语文课堂上出现一批"精神贵族",似乎越来越追求形而上的内容。笔者截取来自一线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以此呼吁警惕语文教学中的"贵族化"倾向。一、"人文"泛滥化"人文"泛滥化——指的是追求所谓情感熏陶和诗意栖居,使语文课极尽豪华之能事,语文课已经变成情感熏陶课、生命教育课。语文什么都管,就是不管"语文"自身;语文教师与别科教师抢起了"饭碗";就语文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总感觉语文课越来越难上,越来越不会上了.课上抓了朗读训练,却涉嫌不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抓重点词语品读理解,却抱怨丢了语文教学的"根"──朗读;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以学定教,难逃弱化教师主导作用的指责……对语文课赋予太多的外壳,开掘得太远,增容得太多,使语文教学变"胖"了,弄得学生头晕目眩,语文味变少了.……  相似文献   

11.
最近,谈及中学语文教改的文章不断见诸报端。针对中学语文教学,许多教师反映了不少问题,态度是诚恳的,反映的问题也是客观的。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的教师急功近利,有的教师标新立异,出现了一系列偏离语文教育功能目的的现象,走入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误区。有的片面强调语文的识字性,把语文课上成识字课;有的单独重视语文的文学性,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有的过分强调语文的思想性,把语文课上成德育课,有的教师偏面强调语文的社会性,把语文课上成社会课,等等。然而,笔者认为,语文课既不是单纯的识字课、文学课,也非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总感觉语文课越来越难上,越来越不会上了。课上抓了朗读训练,却涉嫌不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抓重点词语品读理解,却抱怨丢了语文教学的"根"——朗读;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以学定教,难逃弱化教师主导作用的指责……对语文课赋予太多的外壳,开掘得太远,增容得太多,使语文教学变"胖"了,弄得学生头晕目眩,语文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总感觉语文课越来越难上,越来越不会上了.课上抓了朗读训练,却涉嫌不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抓重点词语品读理解,却抱怨丢了语文教学的"根"──朗读;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以学定教,难逃弱化教师主导作用的指责……对语文课赋予太多的外壳,开掘得太远,增容得太多,使语文教学变"胖"了,弄得学生头晕目眩,语文味变少了.……  相似文献   

14.
如何成就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都是佳作,可是现在很多学生却认为语文学习枯燥无味,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语文可有可无,把语文课当做紧张学习之余的休息课。因此,要使师生双方共同享受高质量的课堂生活,教师必须多维度地激活课堂教学要素,让每一堂语文课都无限精彩。  相似文献   

15.
上好语文课最难了,学生对语文课意见往往最多。原因之一是我们有些老师的语文课有课无效,甚至"不听倒好,听了更糊涂"。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悲哀,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悲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能老是怨天尤人,更应敢于反问自己:我们的课有实效吗?  相似文献   

16.
洪正娟 《学周刊C版》2015,(10):126-127
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层出不穷,新的理念、观点、教法令人眼花缭乱。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发觉不少语文老师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忽略了语文课真正的内涵,语文课"串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使语文课丧失了自身应有的魅力。语文课的"语文味"缺失了。语文课的最大悲哀莫过于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语文课,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越来越时尚化,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魅力。  相似文献   

18.
当下语文课的"语文味"越来越淡,每次听完课涌动着的激情是由于人文的熏陶。怎样才能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围绕语文的核心价值点制订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也许是一种解决途径。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强调了教育结果的可见性和可测量性,相对来说明确、具体、详细,利于测量。对一篇课文来说,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9.
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度春秋,我一直徘徊在教育矛盾与朦胧的渡口,总希望到达那豁然开朗的对岸,去拨开云雾看到语文真正的青天.一次偶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语文课中最主要的课型是阅读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专家认为即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情意浓浓".在这三个要素中,"读"是根本,"议"是关键,"情"是纽带.高人抛的这块砖似乎让我顿悟了语文这块玉.  相似文献   

20.
从语文高效课堂的内涵谈起,继而从课堂的引入,课中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再谈及如何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提升语文课堂效率。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如何打造语文课的高效课堂。难得的是,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以课堂实例为据,有理有据、以据论理,具有前瞻性与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