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忌篇篇雷同。每档节目,一不能一种形式贯到底,以免使人听起来感到重复,产生厌倦感;在部分形式相同的稿件中,亦需角度求新,导语、结尾多次变化。二不能一种内容赏到底,让人听了乏  相似文献   

2.
现在,新华社在事业的发展中遇到了新的严重的困难。在困难面前,应該后退呢?还是应該前进?有人主張后退。我們主張前进,反对后退。我們分析了客观形势和我們队伍的情况,我們認为,我們不能后退,也不能止步不动,我們必須繼續前进。前进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3.
翻开1960年第三期“新聞战綫”,讀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新聞系的学生对两篇新聞典范作品的分析,感到十分亲切。这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1948年11月9日,我們徑过昼夜的急行軍,赶到了江苏宿迁西北、运河东岸的窑湾镇附近。这是一个大鎮,鎮上駐有国民党部队一个軍——63軍。这时,我們的兄弟部队正在碾庄地区围歼敌黄伯韬兵团。同志們听說,上級只用我們一个纵队去歼灭窑湾的敌人一个軍,心里都很高兴。說是現在的形势不同了,敌人是兵敗如山倒的时候,即便兵力再少一点,也一样把它消灭干净。  相似文献   

4.
“新聞業务”編輯室的同志讓我們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10年前的今天”的采写經驗,我們觉得采写这篇新聞实在談不上什么經驗,更谈不上介紹,打算不写,于是編輯同志叫我們把采写經过写一下。任何一篇新聞都有采写經过,这总不能說写不出来。只好在这里占上一些篇幅,把我們采写这条新聞前前后后的经过叙述一下。先說这个主題是怎么想起来的。这个主题早在几个月以前就有了,当时是在“上海严寒”报道的啟發下想出来的。今年2月间,新华社上海分社和中国新聞社都發了上海严寒的消息,我們非常高兴能讀到这么漂亮的新聞。特別感到写得好的是:上海分社發的新聞中引用詩人臧克家在1948年以“生命的零度”为题写的詩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中国新聞社的新聞中引用1948年上海大公报的新聞:“前  相似文献   

5.
在齐鲁晚报经济新闻中心当记者7年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工作如千钧压顶。经济新闻报道,正由前期“以政经新闻为主”,转变为“以财经、产经新闻为核心”。这要求记者不但会写新闻,还要懂经济。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转型。  相似文献   

6.
現在是大家都在忙着思索和揭发人民內部矛盾的时候,“新闻业务”的編者要我也来谈一談新聞工作中的矛盾。我对新聞工作的理論知道得很少,实踐也十分貧乏,勉强应命,只敢从日常工作的体会中試揭一个矛盾,倘能成为引玉之磚,就是万幸了。几年以来,不时使我苦惱的一个問題是在我們工  相似文献   

7.
1941年11月某日的一个下午,天空正降着大雪,我和我們同期在通訊学校畢業的14位同志,背着自己的行李,步行30余里,踏着大雪在晚上点灯的时刻,到达了新华社。我們同来的15个同学,都是由组織上分配来做电台工作的。时光过的好快呀!迄今不觉得已經15个年头过去了。在紀念新华社成立二十周年的时候,回忆一下我們新华社的电訊事業在这廾年所經历的路程,对于我們是有意义的。二十年来,它像一个小孩子,已長成中年。当然它是紧随着我們党的事業的發展而成長起来的,它的整个成長过中程都充滿了对困难所作的顽强的斗爭。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八年是我們广播电台同志工作上、思想上双丰收的一年。我們是怎样得到这个双丰收的呢?用一句話来說就是:深入到实际中去! 一九五八年年初,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逼人。这种形势使我們深深地感到,如果再不深入实际,我們的广播宣传就一定会落后于实际。省委当时也一再要我們下去,并且作了关于在各地建立广播記者站的决定。这样,我們下定了决心,对全台編輯記者和播音員提出了一个“一、二、三、八”的要求。这就是說,一年之內,播音員下乡下厂的时間不得少于一个月,編輯不得少于两个月,編委不得少于三个月,記者不得少于八个月。这个要求是能够完成的。据去年八月底統計,每个播音員平均已下乡三十一天,編輯部平均每人下乡达四十天,文艺部平均每人下乡二十天,記者平均每人下乡下厂八十一天。編委下去得較少,平均每人下乡四十一天。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陈列着一本二十二年前延安出版的杂志——《中国文化》創刊号。本来就是粗糙而发黄的麻紙,由于年代久远,如今这本杂志的頁张已經变成陈褐色,封面上的字迹也不十分消晰了,可是对这本刊物我們仍然感到格外的亲切。杂志的版本就像通常的出版物一样大小,十六开紙,不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建国十周年就要来到了。十年的时間不算长,而我們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由百年积弱走上富强,一穷二白面貌正从根本上改变,新中国正以颯颯英姿屹立于世界。对比解放前后,我感到万分兴奋和鼓舞。十年来,我国各項建設事业发展很快,成就巨大;特別是大跃进以来,更是一日千里,惊天动地,工业农业生产的增长一下子就是百分之四十、五十,速度之高,真是古今中外所未有。这些閃閃发光的数字,使我們伟大的祖国更显得光輝燦烂。做为新闻事业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一自从五月下旬以來,我們連续地以一版头題地位和較大的篇幅宣传了一批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好的农村基层干部。从这次宣传过程中,我們进一步深刻地体会到:提高編輯部人員的思想认識,是保証先进人物报道质量好的关鍵。大約从今年四月份开始,我們就曾經打算宣传一些农村的“五好干部”、“好头行人”,为全省基层干部树立样子。但是,这样的典型人物很不好确定,因为此較好的、比較全面的人物在全省农业劳模会的报道中已經宣传不少了,从中再挑出哪一个人来做最突出的“头行人”、全面的“五好干部”进行宜传,感到有困难。經过反复研究,我們党得应当通过参加集体生产  相似文献   

12.
信息成瘾     
每日清晨与傍晚,我们都在感叹与抱怨道路上车与人的川流不息,但同一时间,正有千百亿计的信息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空间流过,那时的我们就像陷在信息的毛细血管丛中。如果交通的堵塞已经让我们心情烦躁的话,这样规模的信息流动,足以让每一个正常人感到眩晕与焦虑。  相似文献   

13.
信息成瘾     
每日清晨与傍晚,我们都在感叹与抱怨道路上车与人的川流不息,但同一时间,正有千百亿计的信息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空间流过,那时的我们就像陷在信息的毛细血管丛中.如果交通的堵塞已经让我们心情烦躁的话,这样规模的信息流动,足以让每一个正常人感到眩晕与焦虑.  相似文献   

14.
記得有人这样說过:观点是文章的骨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这譬喻很有道理。一篇文章,即使观点很正确,如果材料貧乏,也不能算是好文章。可見每个从事写作的人,都应該花一些时間来积累素材。有些同志說,我們在生活上、工作上、学习上常会碰到許多現象,許多見聞,只要我們随手記下来,将来就可以成为自己可以利用的材料了。但是,我們每天接触到的事物多得很,不加区別地随手記下来,实在沒有必要。“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必須知所取舍,懂得放弃哪些,选取哪些,才可以使我們的“庫存”不致杂乱无章,有如一盘理不清的流水賬。  相似文献   

15.
在图书館要为政治、为生产、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基本方針下,我們图书館規定了自己的具体任务:为报紙服务——为編辑工作服务,同时为全体工作人員服务。我們图书館的工作,基本上和其他类型图书館的工作是相同的。像书、报、刊的收集、分类、編目、技术加工以及为讀者服务等等。但因为我們是报社的图书館,我們有不少工作和其他图书館不同。  相似文献   

16.
李罡 《军事记者》2011,(7):12-13
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新闻的同质化倾向让无数的媒体人感到无奈和头疼。从宏观上说,每一位媒体的老总都希望自己的报纸或刊物办出特色,能够吸引读者;从微观上说,每一个有新闻追求、  相似文献   

17.
周毛措 《大观周刊》2012,(37):239-239
语文新课程,就像一缕春风,给教育带来了春天,芳草青青,花红柳绿。语文教师也同样感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新课程在为语文教师开创新天地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瓶颈,活跃教学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一个执教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编辑絮语     
总感到才刚刚开始,而新的开始却又悄然而至。每一个开始,都是我们心目中一个无法淡视的起点。在每一个起点上,我和我的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每一个生产环节报道的思想性?这是我們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問題,只是在今年夏季的小麦丰产竞賽报道中,才摸到了一些門路,基本上改变了以往在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报道中只作一般动态反映的作法,提高了报道的质量。在整个夏季小麦丰产竞赛报道中。我們觉得思想性較强的稿子有长阳灯塔公社(山区)赶平原等六个报道,其中四个都发在一、二版头条的地位。这些稿子都是由一条紅綫串起来的,即:“大鼓干劲,实現平衡增产。”这些稿子比較具体地批判了唯条件論、定局論和片面追求单产量的思想。这些都是当时实現夏季全面  相似文献   

20.
坦然人生     
朋友告诉我,生活单调无聊,工作枯燥没劲,还总会碰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每日感到活得很乏很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