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昏     
黄昏茅盾海是深蓝色的,说不上光滑;排了队的小浪开正步走,数不清有多少,喊着口令"一,二──"似的,朝喇叭口的海塘来了。挤到沙滩边,啵嘶!──队伍解散,喷着忿怒的白沫。然而后一排又赶着扑上来了。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  相似文献   

2.
黄昏的遐想     
黄昏的遐想嘉期我漫步在海河边上。河水挟带着城市的喧嚣声,挟带着两岸碧树芳草的倒影,缓缓地向大海流去。天边一抹晚霞,以它温柔的余辉,依依不舍地照着千家万户的屋顶,照着默默地流动着的河水。“给我一滴水,我就歌唱”;在河水慷慨无私的滋润下,我仿佛看见一大群...  相似文献   

3.
蓝色的黄昏     
正光逐渐收缩,海边顽强的石头变了颜色,变成蓝色,就当是一种惜别。海水结成冰,渐渐地陷落在水里,其他的海水如粥一样混沌模糊一片,无力地触岸。我知道,天会黄昏,日月运行无声无息,岂是人能够改变的,但明天会来吗?明天是什么样子?一个出家人说,你见过明天吗,没有吧,但信就看得见,读到这不禁暗叹世上真有高人。  相似文献   

4.
黄昏的鼓声     
那时东胜县有六十三个生产大队。我们乌兰牧骑定编十六个队员,每年要下到全县巡回演出,每年至少不低于六个月。这样,那六十三个生产大队,所包含的各小队,需要我们在那里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5.
黄昏的故事     
姚静 《大理文化》2002,(4):16-17
我新居的后窗正对着一位老妇人的院门.我坐在窗前抬头就能看到那扇暗红色的小门,还有爬到院墙外碧绿的葡萄藤儿.夏日里,那碧绿的葡萄叶让人感到凉快清爽.我想那院内一定整洁幽雅,应该如它的主人一般吧.它的主人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女人,衣着总是大方得体,烫过的头发染得油黑,看得出年轻时一定风韵过人.她进出的时候,有时正好碰到我站在窗前,她便很和气地和我打招呼.声音柔和轻缓,很有教养的样子.更多的时候,她闭门不出.  相似文献   

6.
千年足音     
正一其实,我对面图山的山道上,每年春天的日子里,都会传来纷沓的脚步声,这是一群群从山那边走来的人,用传承千年的挚情,对这块土地发出的叩问。许多年过去了,我从未在意,这是我顾左右世事而淡漠了它的缘故。但是,它的客观存在,终于在眼前的一个日子里感动了我。记得数十年前,我大约六七岁的时候,由母亲领着,坐马车到了对面的山脚下,然后,徒步顺山道逶迤而上,去赶庙会。那里有许多庙宇,供着许多泥塑人物,有男有女。其中,有的面目和蔼可亲,有的恐怖狰狞。庙会热闹非常,有的烧香,有的磕头,有的吹拉弹唱,有的烧火做饭。给我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7.
千年一路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许还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一般不会受到交通运输方面的阻碍。可是,两千多年前,在占世界陆地总面积1/3的亚欧大陆上,依靠一条长达7000多公里,穿越高山、戈壁、沙漠和冰川的古老道路,进行中西方的交流长达十多个世纪,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了。这条以美丽的丝绸命名的交通干线的开辟和延续,对促进古代世界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加快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艰难之旅据史书记载,从西汉开始的千年间,西去的道路最著名的有两条:出玉门关的…  相似文献   

8.
9.
当踏上大理这片古朴清净的土地,感受着风、花、雪、月的美好景致,侯歌终于寻找到了心灵的皈依;仰望天空,摊开双手,漫天是醉人的花香,游走的空气和白云,侯歌知道,自己将是落在大理山水中的一粒微尘。  相似文献   

10.
走进云南驿古道,两边小而低矮的木屋,错落有致地向远处排列,小镇里年逾千秋的青石板路也斜斜地向深处探去.这是一条贯穿整座村庄的街道.那种在镇外滇缅公路上车水马龙,吆喝不绝于耳的现代气息在这里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1.
我走过漾濞江上的千年古桥,沿江边栈道顺流而下,踽踽独行。约一里,来到江岸缓坡处,这段栈道青石板镶就,石板被马蹄铁打磨得光光滑滑,有些石块蹄迹斑斑,是磨不掉的岁月印记。再往前,来到一脉溪流边,耳边隐隐响起轻快的马铃声,时光似乎回到了遥远的丝绸之路年代。  相似文献   

12.
千年莲溪寺     
卢文芸 《寻根》2007,(6):70-75
莲溪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丁字桥南面的涂家岭,是武汉的“四大丛林”(归元、宝通、莲溪、古德)之一。这里从前曾是市郊,据说寺外本是良田美池,蛙声菜花,映衬着斜阳老树,古寺钟声,自有远离尘器的一分逸趣。不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如今的莲溪寺已经深陷于都市拥挤的楼群环抱中,山门不远,就是车水马龙的雄楚大道,有无数的钢铁机器正呼啸而过,日夜不息。  相似文献   

13.
14.
田友国 《寻根》2013,(5):124-130
古戏台是祠堂的一个要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祠堂为祭祖重地,戏台为祭祖时演戏所用,或作丰收大庆、族老寿庆等之用。观众少则近百人,多则上千人,月光下人头随着鼓点一起摇动。往往台上演得活灵活现,台下看得眉飞色舞。于是,古戏台便成了名著或经典的舞台,连接着千年的历史以及遥远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长汀古城墙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唐大历四年。汀州刺史陈剑将州治从东坊口迁到现址,“筑土为城”。后刺史刘岐又建敌楼一百七十九间。筑子城,称为“雄镇”。宋治平三年第一次对汀州城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城墙周长“五里二百五十四步”,  相似文献   

16.
《寻根》2016,(6)
正青龙镇,即今青龙镇村,地处太原市北15公里的大运公路旁,美丽的杨兴河南岸,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40人,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镇内文物古迹甚多,最著名的有五阁八庙、三座花园以及23个商业堂号。五道阁里的王家从五道阁楼看青龙镇是很有意思的。青龙镇是一个有着五里长街的古镇,这五道阁楼犹如五把铁锁,紧紧地护佑着青龙镇。阁里的王家,名声早已在外。王家  相似文献   

17.
闲话千年龙     
公元2000年与中国传统纪年(阴历干支庚辰)的龙年喜相逢,迄今为止三个千年才仅仅一次,可谓是千载难逢。这对于我们以“龙的传人”自居的炎黄子孙来说,是何等的喜悦,是何等的欢喜欲狂。新千年到来之际,各种各样的庆典、盛会之气氛和场面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18.
管他近不近黄昏吴崇厚唐代诗人钱起说: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李商隐却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仆射陂头疏雨歇,夕阳山映夕阳楼。”此景是凄丽的,又是壮美的。不必感叹,更不必悲伤。重要的是抓住今天,珍惜今天。还是朱自清的反调唱得好:但得夕阳无限好,何...  相似文献   

19.
铜鼓是一种很独特的传统民族乐器。它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流传了2000多年,许多少数民族至今仍把它奉若神明,行用不衰。据精确调查,在中国广西,沿着红水河的西林、隆林、田林、乐业、天峨浦丹、东兰、巴马、大化嘟安等县而居的壮族、瑶族、苗族和彝族,至少还有1500个铜鼓散落民间。每逢传统节日和婚丧祭典,在壮乡、瑶寨、苗村,都可听到这种古老金属鼓的罂铭之声。红水河畔的壮族,在青蛙节必用铜鼓。青蛙节是专门祭把青蛙的节日。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延续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之久。分“找青蛙”、“孝青蛙”和“葬青蛙”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一苇 《大理文化》2006,(3):24-30
点苍春暖雪初融,两岸红花草吐茸。溶水凫鸥飞上下,炊烟篱落渡西东。苍间凤尾含朝露,白屋鸡声趁千风。兴至扬鞭诗思发,随拈景物入词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