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门县公安局在今年九月中旬决定于国庆节举办一个“为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肃清一切反革命分子展览会”。县教育科决定抽调连元区德胜乡民办小学教师陆思礼同志临时到文化馆协助几天绘画工作,另外派人替他代课。当文化馆负责同志与他讲清工作的重要性和要求以后,陆老师却提出了一个他认为更重要的问题:“这个工作的确重要,我们学校里也在贯彻教育,但是我的工资如何解决?”文化馆负责同志回答他说:“教育科另外派人代你的课,当然会拨付代课工资的。”陆老师又紧接着说:“那么我的工资怎样算法呢?伙食补贴又怎么说?”文化馆负责同志感到奇怪了,他不能不反问陆老师:“你认为要怎样算法呢?”“这样吧:连吃饭每天一块五角钱吧!”陆老师开出了“包工”价格。文化馆负责同志觉得不好解决,于是  相似文献   

2.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塑造的数学家陈景润的形象是如此地深入人心,以至于在人们心中有一个公式:数学家=不食人间烟火、缺少感情和乐趣的书呆子。许多见过张伟平的人都说他不太像数学家。同样对陈景润十分崇敬的张伟平说:“陈景润的年代是一个悲剧的年代,今天如果再用徐迟报道里的一些描述想象数学家,将是很大的误导。”作为一位新生代数学家,张伟平的生活既单一、自然,也真实、现代;他的工作既充满了紧张和刻苦,也充满了快乐和丰收。他热爱数学,已经将数学融入了他的生命;他同样热爱文学和电影,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将…  相似文献   

3.
春节过后不到一个月的一个星期天,儿子伸手问我要钞票,说是要去新华书店买几本课外阅读书。春节的时候。我不让他拿任何长辈的“压岁钱”,但感到有点委曲了他,我给了他50元钱,不过,跟他有过“君子协定”这钱就是让他自己去买书购学习用品的,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既不见有书进门,也不见他买过什么学习用品,他却又伸手要钞票了,我多少有点不高兴地  相似文献   

4.
陈景润教子     
陈景润与女军医由昆自由恋爱结婚。婚后他们有了独生子陈由伟。陈景润中年得子,对儿子疼爱得连他夫人由昆也感到“父爱超过母爱”。陈由伟这个名字是陈景润取的。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取其将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和一切尽职的父亲一样,陈景润也望子成龙。 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地成长。培养他的思维方法更带有个性。 陈景润希望儿子将来也当科学家。儿子周岁时,他夫人山昆买来了电动玩具给儿子玩。陈山伟天生聪明,他每当拿到玩具,便好奇地把玩具解剖——拆开看个明白。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母亲的由昆  相似文献   

5.
李松蔚 《学习之友》2014,(10):58-59
一个朋友与人合租房,他们各自下厨,炊具公用。室友吃完饭经常碗筷一扔就钻进自己房间,等朋友想做饭的时候,就必须收拾一地残局。他对室友提出过好几次要求,但对方态度是顺从的,行为是懈怠的。 关于这件事,我们都劝那位朋友,豁出去跟他顶一两回:他不刷,你不洗!全放洗碗池里堆着,看谁熬得过谁!朋友总是犹豫:这不行吧?放上几天就干了臭了,大家都受罪。他希望自己表现好一些,时间长了室友自然会将心比心,投桃报李。可是这期待一直在落空。  相似文献   

6.
【文本解读】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 它是一个卑微群体的缩影。 老王既贫且贱,既孤又残,可以说,他是生活在社会底层那一类人的代表。老王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的“几间塌败的小屋”,并且还“住那儿多年了”。老王有一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他只能指望自己,只能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贫...  相似文献   

7.
罗声雄 《教师博览》2006,(11):17-18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大体都有各自的业余爱好,有人爱下棋,有人爱钓鱼,有人爱种花,有人爱养鸟,等等。所有这些爱好,都要付出代价,那就是要花时间,或者说要消磨时间。在陈景润的潜意识里,时间就是论文,“花掉一天,等于浪费24个小时”是他的格言。他怎么可能用这些爱好去消磨宝贵的时光呢?不知从何时起,陈景润有了一个奇特的爱好,就是喜欢日益增长的钱的数字,这爱好符合他的原则:省时间。父亲一贯节省的习惯,也许是他这种爱好的生长“基因”。年轻时,陈景润经历过失学和失业的痛苦,很早就体会到钱的重要性。特别是患严重的结核病时,对他来说,钱…  相似文献   

8.
茫尔  羽狐 《特区教育》2014,(11):10-13
在姜晓虎的世界里,只有他一个人,他不喜欢出去玩耍,也不喜欢和室友打闹。可惜,他有一群爱打闹的室友。这天,他得到了一款游戏,里面的NPC居然长得和他的室友一模一样,复仇的时刻终于来了!  相似文献   

9.
上个星期一至星期五,学校举办了一个隆重的交易会——跳蚤市场。在这五天里,我既懂得了怎样给旧物标价,又学习了如何交易,真是一举两得啊!  相似文献   

10.
《生活教育》2011,(7):93-94
刚去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在系里听到风言风语,说是中国留学生只喜欢与中国人做室友。,有一次有个教授就在我面前嘀咕:“那英语怎么提高?怎么能了解美国文化?”为了不加强他们的这种印象,我就铁了心找美国人当室友。 “不”的意思就是“不" 第一个美国室友也是个在读博士。不过她搬家的第一天,就和我遭遇了文化碰撞。看着她搬家进来,我感觉既戏剧化又娱乐。原因是她的家私里面,居家过日子该有的东西几乎什么都没有,  相似文献   

11.
徐林 《学子》2013,(9):7-8
教育学家威廉·坎宁安说过这样一个寓言:一个人正在沙漠里散步,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卵石放在你的口袋里吧,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的。"这个人开始不屑一顾,但最后还是弯腰捡了一把卵石放进口袋。第二天,当他将手伸进口袋时,他惊奇地发现口袋里放的不是卵石,而是璀璨夺目的钻石和色彩斑斓的宝石。他感到非常高兴,不一会儿,他又感到非常后悔。他高兴的是,自己拿了一些卵石,后  相似文献   

12.
卵石的寓言     
一个人正在沙漠里散步,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卵石放在你的口袋里,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这个人弯腰捡了一把卵石放进口袋。第二天他将手伸进了口袋,发现了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他感到又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他拿了一些,后悔的是没能多拿一点。(贵州省遵义市一中钱涛荐自《裸面之痛》)卵石的寓言$贵州省遵义市一中@钱涛  相似文献   

13.
近来网络上有句流行语“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貌似有几分调侃,但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惊心动魄!出于职业习惯,我试着去探寻这调侃背后的心理痕迹。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很小的时候,遇到激怒他的人或物,就会说“让他死!杀了他!”家长也会配合孩子:“好,好,打死它!”再装模作样一番,孩子便会破涕为笑,就此罢休。其实,孩子内心并不是真的要对方死,他也许还不能真正理解死是什么,他只是希望对方在他的世界里消失,这叫“婴儿式的愿望”。成人如果对谁恨得咬牙切齿,就会想“我要整死他”,但一个心智健全的成人通常不会这么干,他的理智不允许,他只是在心理上过把瘾而已。  相似文献   

14.
古时候,江南某地有一小吏。一天,他到京城去送文件。傍晚,歇宿在一个旅馆里。旅馆里有口水井,井水冬暖夏凉,还有一丝淡淡的甘甜。小吏喝着井水,感到旅途的辛劳减轻了不少。第二天早上离开时,他顺手把马吃剩下的残草倒在水井里。过了一个月,小吏从京城回来,又来到这里。这时,天已  相似文献   

15.
司空雨在3月28日《改革时报》撰文说,陈景润与世长辞,又是一个英年早逝者。他因为骑自行车被汽车撞后,新伤未愈,又在挤公共汽车时被挤翻在地,再踏上几只脚,从此卧床不起,直至辞世。当他还在卧床的时候就有人发过感慨:陈景润为什么就没有一辆汽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们喊了多少年,教授享受某级待遇,讲师享受某级待遇也讲过很久了。可是,若不落实在住房上,也不落实在用车上,到底落实在哪里?就在听到陈景润逝世消息的当天,我骑车经过我们这座城市的效区,听到一段对白:“听说村长买一辆奔驰!”“对,是黑色的。”村长买得起奔驰,陈景润却买不…  相似文献   

16.
领路人     
天,格外的晴朗,火红的太阳慢慢地爬到空中,瞬时,温暖而舒适的阳光洒满了大地,使得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路旁的一条长椅上坐着一位中年人。他,一身黑装,戴着墨镜,看上去一表人才,可当看到他身旁的盲拐时,不免让人产生几丝同情和怜悯。他每天都准时到这儿。他有着一份让他既高兴又辛苦的工作,他只有在工作时才感到自己有活着的价值。其实他的  相似文献   

17.
风雪中的火     
活在这个陌生的围城里,清寒终于体会到了独在异乡的滋味。寝室里其他的几个室友很快就认识了,能在一起开心地说说笑笑,仿佛认识了千年,清寒却只能孤独地坐在床上,他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寂寞和无助,听到身边的人笑,他却在偷偷地掉眼泪,觉得自己在这一群人中是个异类,仿佛童话里的丑小鸭。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中学数学教师沈元在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时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接着又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有一位同学很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这些话像甜甜的蜜,粘住了陈景润的心,使陈景润踏上了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漫长征途。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正如俄罗斯民谚所说:“语言不上蜜,却可以粘住一切。”  相似文献   

19.
勇敢地活着     
“好死不如赖活着”是一句古语 ,古往今来 ,没有谁心甘情愿地去死。可是 ,我却有几个自尽而去的朋友 ,他们既让人同情 ,又让人鄙视。A君是我的一个战友 ,人聪明 ,很世故 ,也很会讨领导喜欢。当兵期间 ,干得净是轻松的差事 ,不似我等出大力、流大汗。复员后 ,又凭他的能耐 ,很快在乡政府里谋了份美差 ,一身制服 ,甚是威人 ,为此也为村邻、友人帮了不少忙 ,办了不少好事 ,所以很有口碑。可是年纪轻轻的他却喝药自杀了。原因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就是和媳妇拌了几天嘴。那媳妇天生泼妇 ,人长得不怎样 ,骂人倒是厉害 ,曾有“骂遍全村无敌手”的美…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一个人在海边散步.忽然听到一个声音:“捡一些贝壳和石头放在你的口袋里吧。”他下意识地捡了些。回到家里一看.那些石头和贝壳全都变成了光闪闪的金子。于是.他感到又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自己毕竟捡了些.后悔的是没有捡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