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教育的重点是教育青年农民敖勇农村问题,农业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特别是亿万青年农民,他们是活跃在农村广阔天地的主力军。教育和引导这代青年农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于创新、勤劳致富的新型农民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稳农固基的根本所在。实行...  相似文献   

2.
青年农民信仰虚无问题关乎农村稳定。调查显示,现阶段农村青年信仰具有总体乐观、结构不稳、局面可控等基本特点。目前,应从实际出发,借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的东风,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好青年农民信仰虚无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青年农民创业素质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需要对农村劳动者进行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青年农民进行立足于农村发展的创业培训是当今农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农民教育做了深入的分析,得知农民缺乏的正是自主创业的能力培养,通过对青年农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解读,力求找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以期对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的发展做出理论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实现陕西农村青年就业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其中职业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陕西属于西部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使农村青年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中等职业教育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门槛低等特点,与农村贫困青年就业有着密切联系,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实现陕西农村青年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解决好农民教育的关键问题农民教育搞得好搞不好,关键有两条:一是领导问题;二是师资队伍问题。所谓领导问题,就是各级领导对农民教育的认识要高,政府行为的力度要大。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在农民,农民素质的提高在教育。所以,必须把农民教育放在农村社会发展的首...  相似文献   

6.
闻讯 《宁夏教育》2009,(4):I0001-I0001
从天津市教委获悉,随着“天津市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的深入开展,今年将有2600名青年农民走进课堂开始为期3年的大学生涯。据了解,今年天津市培训农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招收乡镇级团干部、村级团干部、农村青年后备干部、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基础上,增招部分来津的外地青年农民,包括与天津市农村居民结婚、在天津市居住的外地青年农民以及在天津乡镇企业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由所在企业推荐的优秀外地青年农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党和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制定了许多惠民、惠农切实可行的政策。但是要想真正处理好农业、农村、农民这个三农问题,关键是要从农民入手。通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新形势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各方面教育。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分析,引出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当前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1999年7月18日,国家财政部决定在全国10个省、市、区的50个县(市、镇)进行试点,拨专款用于青年农民培训。这项由农业部、财政部等部委承办的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国家级工程”的目标对在中国从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同志们来说,如逢旧故,耳熟能详。即“为了贯彻落实科技兴农和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青年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确保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下一世纪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项工程要通过1999、2000年两年的试点和后5年的大面积实施,争取用7年时间,在全国培训500万青年农民技术骨干(每个村民小组一到两名)”。…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代,农村成人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建设新农村服务,为培育新农民服务。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培育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文章从农村成人教育概念入手.分析了农村成人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提出了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趋势,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未来谁来种地?现代农业建设急需要新型的青年职业农民。针对大量闲散普通农村青年和相关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发展农业技能的培养的教育理念,势在必行。我们不能把培养职业农民的重任都归结于教育机构,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和政策,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注职业农民的培养,才能形成未来稳定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基础.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10月12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要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农村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2.
在胡锦涛"两个趋向"论断的指导下,全国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发展现代农业;而发展现代农业,则需要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为使传统的农民成为新型农民,就要发展农村教育、重新构建农村大教育体系,促使农村劳动力资源尽快地转化为人力资本,从而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农村改革的30年,就是民生建设的30年.30年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了人民的生存、生活环境.农村改革与民生建设的实践昭示我们:在农村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紧紧扭住改善民生这一永恒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农村民生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杨启莲 《成人教育》2008,(12):77-78
农村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最基本的阵地。大胆对农村教育进行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的突破,彻底改变农村“离农教育”现状,为培育新型农民搭建好平台,从而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业职业教育》2005,(5):19-20
宝应农广校办学二十五年来,围绕本地农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工作中心,以培训农民、致富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农广校在全县农民科技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创新培训模式,大力拓宽办学渠道,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学校的自身建设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相似文献   

16.
《职业技术教育》2004,(9):15-18
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落后。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教育、科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能否实现小康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在农村教育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前,由农业部、财政部和团中央实施的“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在山东省兖州市正式启动。这期工程将历时7年,力求把500万农村青年培训为下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该项工程将分两个阶段实施。1999-2000年为试点阶段,今年首批试点县有50个,每个县一年内培训将不少于3000人。2001-2005年为全面实施阶段。整个工程计划培训青年农民500万,每个村培训7—8人,基本达到每个村民小组培训1名青年农民。培训工程面向同缚劳动两年以上、具有初高中学历水平的农村青年.在300学时内,通过3-5门课程,以集中授课为主,重点培训青年农民农牧…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1983年对农村教育进行了改革,将农村中小学划归社队,由农民集资办学.这在我国是第一次.对待农民集资办学这一问题,至今仍有不同看法.笔者曾于去年7、8月间到河北省冀县进行了近40天的调查,认识到农民集资办学有利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应予肯定的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一、农村文化状况和农村教育的回顾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依赖于教育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据悉:农民几十亩地的收成却供养不起一个在城里念高中的学生;放牛娃不上学是放牛娃,上了学还是放牛娃;农民说乡下的孩子“种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这学咱还念个啥”......尽管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然而随着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乡二元结构即将结束的今天,为什么农村的孩子考入高中、大学那么难?回乡或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为什么无一技之长?农村孩子辍学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农村的孩子是否都在农村务农才可以称道?冷静、客观地分析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对策,是当前摆在每个农村、农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要课题,这是使命与责任感使然。本期刊发的李水山的文章(P6)对此做了较为深刻的探讨,对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