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我省各地农业中学由于贯彻执行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教育回乡知识青年安心务农、提高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为人民公社培养人材和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地农业中学的学生,都是从生产队来,毕业后再回生产队去。据阜阳专区统计,该专区开办较早的二十九所农业中学,已培养一千五百八十名毕业生回到生产队。他们一般都安心务农,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很好,其中有八百二十三人担任了基层干部、会计、兽医、拖拉机手、民校教师等职务。宿县专区二十八  相似文献   

2.
新农民董加耕,今年二十三岁,共产党员。他在一九六一年高中毕业以后, 没有投考大学, 就回到家乡盐城县葛武公社董伙大队参加农业生产。他在学校里,是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做了农民,他就积极劳动,风吹不动,坚守第一线,被誉为好社员。当了生产队会计,群众称他“放心会计”。他爱憎分明,依靠党组织,自觉地与敌对阶级分子展开斗争。他回乡两年半,先后得到县的党政各级组织十一次表扬和奖励,成为回乡知识青年的榜样。“嘉赓”改“加耕”立志耕耘董加耕的家乡是老解放区。他从小受到较多的革命影响。这个下中农家庭出身的孩子,在小学里念书  相似文献   

3.
如何办好农村小学教育,适应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子女的入学要求?最近,阜宁县硕集公社东崔小学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县和公社的领导下,当地生产大队生产队干部的支持下,积极努力,因地制宜,办起了一个45人的半日制简易班(一至三年级),使学校附近未入学的贫、下中农子女的77.5%入了学。该班已于二月廿八日正式上课,学生学习情绪很高,目前,报名人数还在增加。这个简易班是怎样创办起来的呢? 一、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开学初,东崔小学领导,通过时政学习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学习,认识到农村小学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想方设法,让贫、下中农子弟尽可能多地入学,为普及农村教育作出贡献。可是学校所在地附近,尚有一些孩子  相似文献   

4.
去年下半年,在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下,我社包灶农业中学五个春三班227名学生提前毕业了。除50名升入农业高中继续学习外,其余177名毕业生,全部投入了生产,走上了光荣的农业战线。自他们投入生产后,公社党委采取了种种措施,使他们在生产上发挥了应起的作用。现在其中已有23名任生产队会计和食堂会计,18名任技术员,50名任组长或记工虽,10名任业余教师。这批生龙活虎的小伙子,的确是农业战线上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5.
最近期间,各地报刊报导了改进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解决贫、下中农子女入学问题的情况和办法。为便于我省教育工作者学习这些外地的经验,特择要综合介绍如下: 一、依靠各级党委领导,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山西省黎城县在普及教育工作中,做到两依靠、三挂钩:依靠党的领导,依靠贫、下中农委员会;挂好家长钩,挂好贫下中农钩,挂好干部钩。在公社党委领导下,以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党支部宣传委员、妇联干部、学校教师、家长代表、贫、下中农代表组成学校管理委员会,研究学校工作,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龄儿童特别是贫、下中农子女的入学率。福建省南安县英都区和河北省王大本、岩桥西两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教育,采用回忆对比、座谈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干部和群众了解,贫、下中农子女上学,是贯彻阶级路线的问题,认识到贫、下中农子女掌握文化的重要性。这样,群众都积极热情地送子女入学。  相似文献   

6.
丁集公社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广大的贫、下中农子女上得了学,办起了大批耕读小学,使学龄儿童入学率由一九六三年的百分之七十三点三迅速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七点二。全社十七个生产大队,九十三个生产队,共有耕读小学四十六所,五十三  相似文献   

7.
宜兴县红塔农业中学创办于1958年3月。1961年,学校有了第一届毕业生。经过实际考察,一批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得还不够好,不能适应农村的实际需要。这时,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社党委的指示下,教师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著作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生产队召开了贫下中农座谈会、毕业生座谈会,听取对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通过学习和征求意见,他们思想上初步提  相似文献   

8.
在宁都县东韶公社,羣众中传颂着老红军李林泉热心办农业中学的动人故事。办农中就是干革命老共产党員李林泉今年五十六岁了。他从一九三二年参加紅军后,担任过連长、指导員、团政治委员筹領导职务,在第二次国內革命战爭、抗日战爭、解放战爭和抗美援朝战爭中,身經百战,为人民解放事业贡献了目己的一份力量。一九六一年十月,他因年老体弱,经組織上批准退休回乡。解放前,东韶的贫农下中农遭受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9.
赵耘同志原是天津市第十三中学的学生.1957年他在初中毕业后,下乡走上了农业战线,现在是天津市东郊区军粮城公社苗街大队党支部书记.今年3月,他在出席河北省贫农下中农、农业先进生产者、先进单位代表会议期间,回到他的母校十三中做了这个报告.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现在,大批知识青年按照党和毛主席的教导,已经和正在源源不断地奔赴农业战线.知识青年要在农业战线上实现劳动化和革命化并作出贡献,就要认真学习贫农下中农的坚定立场和深厚的阶级感情,积极劳动,努力改造自己.赵耘同志的这篇文章,在这方面给我们以不少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本刊最近一个时期收到不少学校和教师的来稿介绍他们带着办学中如何贯彻阶级路线的问题学习毛主席著作,提高了思想认识,从而积极改进工作,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竹县东柳农业中学是东柳公社在一九五八年上期开办的,一九六○年下期因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停办,去冬,又恢复了起来。现有两个班,学生一百零二人,都是本公社各大队的高小毕业生,绝大部分是贫下中农子女。教师三人,都是本公社的回乡知识青年,他们的文化程度都在高中毕业以上。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七月宜宾县象鼻公社办起耕读小学以来,全公社很快的就实现了小学教育的基本普及,干部和群众对这批新型的学校表示十分满意。他们反映:“又读书、又劳动,真是贫、下中农自己的好学校。”“这是党和毛主席领导得好,是贫下中农翻身的一件大好事。”象鼻公社举办耕读小学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过程的。开初,有的干部认为这种学校“不正规”,怕办起学校影响了生产,有的  相似文献   

13.
王杰同志在日记中写道:“今后在工作中要做一个‘万能螺丝钉’,党把我拧在那里,就在那里,永不生锈,闪闪发光。”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我是一个回乡知识青年。去年,公社党委叫我到农业中学任教师,我认为农业中学太  相似文献   

14.
安徽枞阳铁铜公社农业中学开办四年来坚持勤俭办学,半耕半读,获得了很大成绩。铁铜农中是一九六○年创办的,现有学生六十三人,百分之八十五是贫农下中农子女。创办四年来,这所学校不仅为农村培养了七十八名有一定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式农民,回到各生产队参加生产和工作,还摸索了一套植棉技术,生产了粮食七万斤、皮棉一万三千多斤,总收入三万八千多元。目前除初到校新生的基本吃粮自带外,其他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三月十七日,我们在平原公社平原大队召开耕读小学学生家长座谈会,出席会议的都是贫农下中农。他们听就是北京毛主席身边的同志来了,都满怀激情地争着倾诉他们的孩子在文化上翻身的喜悦。由衷地表达了他们对党和毛主席的热爱。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现将谈话记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一九五八年三月我省创办农业中学以来,己经七个年头了。七年来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农业中学这种半农半读的教育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七年来,全省有几十万农村青少年先后在农业中学学习。他们大多数是贫农下中农的子女,很多人还是家里几代人当中第一个有文化的人。如果没有农业中学,他们在高小毕业以后,大都是不可能进中学的。因为,解放以后农村的全日制中学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还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并且是日益增多的高小毕业生的  相似文献   

17.
南大公社晓乐大队有一位老贫农,年逾七旬,名叫崔伏来,人们都亲切地称他崔爹。他是晓乐大队第一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是个“老土改”。崔爹白发银须,人老心红,每年出两百多个集体工,还为生产队拾几千斤野粪,素称“老来红”。崔爹有一块珍藏了二十多年的衣布。这块衣布看起来普普通通,然而却是一块很不寻常的衣布片。它饱含着毛主席的无比恩情,铭记着崔伏泉同志跟随华主席打土豪分田地  相似文献   

18.
崇仁县秋溪公社,地处平原,是一个人多田少、以种植棉花为主的經济作物地区。一九六四年八月以后,这个公社在抓紧发展和巩固耕读小学和常年夜校工作的同时,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貧农下中农的意見,按照以小型为主,队办为主的精神,在短短的八个月中,办起了六所农业中学,招收了一百一十名学生;此外还在全日制初中附設了一个业余初中班,有学生十名。从而使一九六二年  相似文献   

19.
仪征县文教局为了交流教育工作者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全县教育工作者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促进思想革命化,在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召开了教育工作者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座谈会。到会的有来自全县各公社的中、小学、农业中学和耕读小学的五十多名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县委和县人委的负责同志都亲自到会作了指示,对大家的教育和鼓舞很大。座谈会上,很多同志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学习毛主席著作增强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加强了为人民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中学里特别是农村中学里,贫农、下中农的子女在学生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例,世世代代不识字的贫、下中农的家庭里,现在不仅有了小学生,而且有了中学生甚至大学生。这是旷古未有过的事情。在人民掌握政权以前,贫、下中农的子女从来就是关在学校大门之外的,他们急切想识点字,学点写写、算算的本领,但是很不容易。解放以后,贫、下中农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学校为他们敞开了大门,他们的子女才有可能进学校读书。我们做教育工作的同志要认识到,这是一件大事情。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