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作为职校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做到如下:一、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二、赏识 鼓励=成功;三、尊重学生也是尊重自己;四、教学渗透;五、正确对待"敏感群"学生。六、引导学生合理宣泄自己,保持心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中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气氛,借此来激活课堂,发掘学生潜能。可有些课例并不如执教者所愿,常给人一些困惑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真谛在于呼唤教育向“以人为本”复归。要想真正领悟新课标这一理念的美丽,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个性,倾听他们的快乐、苦闷、欲望和困惑,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学生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具体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从而去接纳、引导、扶持和欣赏他们。  相似文献   

4.
《广西教育》2006,(1B):19-19
吴晓林在《教师博览》2005年第10期上撰文认为.“师道”.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道之“尊”.一是尊重学生.二是尊重家长,三是尊最自已。所谓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有为人权利的人来看待.而是损害或践踏他们为人的尊严和权利,就会对学生人的发展和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5.
宋旋 《中国教师》2009,(8):52-53
尊重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目前来看,尊重学生已经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和认可,并且积极地运用到了教育实践中,也确实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但不可否认,从目前的教育实践来看,仍有很多教师低估尊重的重要性,对尊重学生的理解表面化、片面化,因此时常陷入困惑,甚至怀疑这一原则,转过头来寻求“猫”的“威严”。因此,现在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对尊重学生进行再研究,希望能对解决尊重学生简单化、片面化的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日益呼吁关怀人的主体性、强调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今天,我们常常强调家长、教师都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尊重孩子,强调为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张扬,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和宽松的育人环境。而与此同时惩戒似乎已成为我们教师最敏感和困惑的问题,再加上媒体、家长、社会对这方面的关注,有人说惩戒教育学生已经成为校园中的“地雷阵、万丈深渊”,踩不得,好多老师不敢或比较犹豫运用惩戒教育。但除了正面教育与感化外,失去惩戒权力的教师面对“问题少年”又能有多大的约束力?单纯依靠过度的赏识和激励,却缺失必要惩戒功能的教育是“跛脚教育”,让人有知无畏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在校园内创建的文化是具有尊重特征的学校文化,尊重文化、尊重规律、尊重人、尊重学生自身文化的创造。尊重学生自身文化创造的立足点在于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学生,还是培养人,如果是培养某种类型的学生,培养对象是被动的;如果是培养人,培养对象就是主动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7,(6)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文章在营造开放个性氛围,提倡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注重个性化的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尊重学生选择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来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是生计教育,生计教育是教育的首要;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平民教育是教育的大头。只有把职业教育办好,才可能真正使其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才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公平性。而职业教育更要注重情感教育,以人为本,相信、信赖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选择性,从根本上发掘人的创造潜能,提升人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0.
高效课堂的本质特征是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内涵是具有丰富性、自主性、选择性、尊重性;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11.
李来生老师: 读了你由<江西教育>编辑部转来的信,觉得信中谈到的"两个困惑"反映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声,因为它们也曾是他们的困惑. 对于困惑一,我们认为首先教师不急于下结论,不要轻易对答案进行评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不妨先让他们说说这样说的理由.接下来引入文本,找出课文中写秦王的词句,分析人物特点.通过这些词句,学生自己会评判秦王是个怎样的人、理解作者写这些内容的意图.这样处理既能使学生了解文中的秦王是个恃强凌弱、虚伪无信的人,又能理解这样写反衬出蔺相如忠贞、正义、勇敢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12.
师生和谐相处,教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出力不讨好,弄得一团糟。师生怎能和谐相处呢?我认为,尊重学生是关键。 尊重学生,是十分有效的教育艺术。我从陶行知先生“为违纪学生发糖”的故事中,深切地感受到尊重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产生一种力量,可以使人理智,也容易使人悔过。但这一点许多教师(包括我)往往不在意或不屑一顾。认为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教师对学生的一切教育方法和措施都是出于好心,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幸福情境德育,是以让教育焕发幸福魅力为出发点,以情境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积极人格品质为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将"主观幸福感"与学校德育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下,展现积极品质,培养积极情绪,提升积极力量,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作为学校核心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更要体现学生生命幸福成长理念。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即生理、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需要层次。需要的不同层次决定了幸福的不同层次,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幸福的本质。思想品德课程侧重于从人的发展角度,感受安全、感受爱、感受归属、感受尊重、  相似文献   

14.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出发的,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把情意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合作学习是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成团体目标。教师们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性或部分性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唐广君 《江苏教育》2010,(10):48-48
卢老师遇到的困惑可以说是每一个老师都曾经遇到和正在遇到的困惑,卢老师以其智慧和勇气走出困惑,并有所得。从教师角度来看,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反省、探索和自我觉醒;从对学生的态度上来看,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民主和爱。尽管这个认识改变的过程极其艰巨,但否定与自我否定,探索和创造理想的课堂师生关系,这是难能可贵的教育伦理追求。  相似文献   

16.
朱桂梅 《师道》2013,(7):73-74
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是学校中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因此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和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他们的欢乐、苦闷、欲望和困惑。新课程改革的真谛在于呼唤教育向“以人为本”的复归。那么,如何才能体现这种美丽的教育理念.形成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呢?  相似文献   

17.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为教育过程中,人是活动的主体,尊重教育首先就是尊重活动中的人,尊重人的需求,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的个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主动接受老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既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苦辣酸甜。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方法是要多一分尊重,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欣赏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一、和谐教育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批评或处罚一定要尊重事实,决不能主观武断,  相似文献   

20.
怎样在班级管理中体现尊重平等的原则?这是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在工作实践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实际问题,例如:怎样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怎样对待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问题?在课堂上该不该使用惩罚?怎样使用惩罚?怎样把握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尺度?等等。请看陈教授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