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世界上第一部采用3D、4K、120帧/秒技术格式的电影,导演李安用悲悯的人文情怀观照战争中英雄个体的生命悲剧和内心世界.影片讲述了19岁的少年比利在战场上抢救战友被意外拍摄,一夜成名,他和战友们作为英雄受邀参加橄榄球比赛中场秀,结果发现自己不过是美国消费社会的一个爱国主义符号.他们在被迅速消费之后旋即失去了光环,甚至被侮辱和排斥.意大利电影导演费里尼曾说:“在电影中,光影就是一切,它是质感、情趣、风格、描绘.”①光影是电影艺术的灵魂,它不仅真实还原物质世界,更是一种观念形态和心理感受.光影对电影的主题表达、人物刻画、气氛营造、情绪表达都具有重要烘托作用.②《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部具有一定实验性和开拓性的光影艺术运用精品,其中橄榄球赛中场秀和伊拉克战场交火两场戏尤其出彩.  相似文献   

2.
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极其崇拜英雄的民族,英雄史观几乎是他们解读历史的唯一方法。这不仅仅表现在政治上——他们总是以200多年前的英雄的建国之父一代来羞辱当今的政客——而且表现在经济、文化、学术、音乐……等等所有的行业当中。好莱坞自然是塑造和强化英雄史观的最强大机器。  相似文献   

3.
一中华民族对自己的先贤英烈,总是不能忘怀的。正如郁达夫在《怀鲁迅》中所说,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民族;有了英雄而不知爱戴,是永远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在中华民族的大英雄林则徐的身后,不仅清廷给他以哀荣,更有人民给他以怀念,历史给他以  相似文献   

4.
汪文忠 《湖北档案》2016,(11):19-21
方志敏是中共早期革命主要领导成员之一,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在北上抗日的路上遭遇国民党军的包围而被俘,同年8月6日英勇就义.方志敏在监狱里受尽折磨,实现了“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革命誓言.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为革命牺牲的英雄都被追认烈士,他们的英魂有了归处.可是,方志敏是被敌人秘密杀害的,他的遗骨何在?为了让英雄能够早日安息,党和政府以及方志敏的家属,开始了漫长的寻找英雄遗骨之路……  相似文献   

5.
他们登山,而且登的是雪山。他们的这种爱好给人以疯狂的感觉,但是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也了解雪山。他们被媒体炒成英雄,被民众看作明星,但他们自认为自己只是个有爱好的正常人。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少年的礼赞──读《少年英雄之歌》王晓峰小时侯,我就知道张高谦、刘文学、说荣策。他们的事迹激动着我,我很想做一个他们那样的英雄。现在想起来,50年代至60年代中后期,为孩子们的成长所营造出那种氛围,的确颇有寓意,颇见实效。读了膝毓旭的《少年英雄之...  相似文献   

7.
浙江广电集团城市之声的录音评论《决不许亵渎英雄,歪曲历史》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专家认为作品导向正确,内容生动,评论有力。中国记协颁奖词评价:“当恶搞红色经典、恶搞英雄似乎成为一种时髦时,他们用理直气壮的声音,捍卫着民族的精神高地;当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被人扭曲时,他们挺身而呼:‘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不能不敬仰自己的英雄!’不许对民族精神进行亵渎!”《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广播评论”节目评选综述》中的评语是“唱响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们便会不约而同地提到载入小学课本的四川籍的邱少云.他在朝鲜战争中为不暴露我军目标,火烧身却丝毫不动而被活活烧死.然而,在我们浠水县也有一位与之同名同姓,同一战争,有着同样壮举的英雄--"邱少云".  相似文献   

9.
谭文若 《青年记者》2008,(14):128-129
女性,长久以来就是广告中的主角.在以男性作为消费主体的时代,用美丽的女性形象来吸引他们的视线成为广告商屡试不爽的武器.广告的世界里充斥的都是唇红齿白婀娜多姿的"女色".男性总是站在审视的角度来欣赏、品味.在为数不多的以男性为主角的传统广告作品中,男性形象的类型非常单一,几乎都是正统的大男人形象,如杰出的人才、优秀的领导、正义的英雄、慈爱的父亲等.在这里,男性不单是一个形象的存在,他更是一种符号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异形》被电影圈誉为开辟新纪元的伟大作品,期中至少有一半源自“异形”那可怕而奇特的吸引力。长久以来,吉格尔总是让害怕其作品的人多看几遍,希望他们能体会到他眼中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1.
仰望历史的星空,一批批共产党人和英雄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形成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铸造了不屈不挠的民族之魂,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穿越历史的风雨,英雄的事迹和形象依然鲜活如生.武汉纺织大学有一位90岁高龄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战士总是在记录和传播别人的英雄事迹,极 少宣传自己。最近,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本让人们了解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我们新闻战线的无数可歌可泣英雄的书:《热血铸丰碑》。它由原新华社山百分社社长马明,原《山西日报》总编辑陈墨章主编。他们两人都是当年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的参加者。这本书重点记录了当年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三个根据地的新闻工作英烈。 遍地有英雄 1942年5月,日军3万多人对太行山区的八路军进行“铁壁合围”的大扫荡,在进攻山西辽县(现在的左权县)麻田镇时,中共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被…  相似文献   

13.
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女作家凌力,携新作《北方佳人》;著名作家邓一光,携最新奉献《我是我的神》,于1月10日在京举行了其新书发布会。以《少年天子》等长篇历史小说享誉文坛的著名女作家凌力,潜心八载,推出新书《北方佳人》,敷演出历史长河中一段被悄然湮没的沧桑往事,写活了清孝庄太后之前二百年身处蒙古政治漩涡的两位绝代佳人。她们传奇的爱情、坎坷的遭际,如诉如泣,描绘出一个古老伟大的民族称霸世界之后的苦难与悲怆,令人震撼,且思且叹……而著名作家邓一光的新作《我是我的神》,描绘了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两代人的命运与心路,记录下新中国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是一部充满英雄之气和悲悯情怀的厚重之作,是一部讲述巨大历史变革下人生坎坷与自由追寻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动画电影起步较晚,其影片中的反派角色形象经历了早期的趣味性尝试影片、建国后的教化性影片与商业化背景下的娱乐性影片三大阶段,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无绝对反派的新式剧作模式。本文梳理了相关文献,纵向比较了中国动画电影中反派角色形象的历史变迁,横向比较了中美、中日动画电影中反派角色形象的差异,结合反派形象所蕴含的伦理色彩进一步揭示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观念,综述了中国动画电影中反派角色形象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仁爱的宇宙     
看西方的科幻作品,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仇恨和杀戮。他们所描绘的未知领域总是充满着邪恶、敌视和恐怖,他们所想象的外来生命总是那么丑陋、狰狞和残酷,双方初次相逢,从不试图交流和理解,外星生命降临地球都是出于同一个目的——征服人类。因此,相逢只意味着势不两立和殊死搏斗,而结果总是外星生物被彻底消灭。  相似文献   

16.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功。但在别人的成功史中,我们常常发现,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在创业之初常常被人讥笑“太傻”。 一辆客机在大沙漠里失事,仅有11人幸存。11人中,有大学教授,家庭主妇,政府官员,公司经理,此外,还有一个叫彼得的傻子。他们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找到水源,否则他们很快会在沙漠里渴死。  相似文献   

17.
张元济与傅斯年是近代中国前后两代学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的阅历和辈份不同,性情和思想亦存在很大的差别,但他们又都富于识见,且长于办事,兼有学者和事业家之特长,故各有其独特的建树,皆有大功德于中国文化.张曾参与戊戌维新,政变后被"革职永不叙用",遂南旋沪上.  相似文献   

18.
10月21日,南方都市报发出报道<5·12英雄老师谭千秋:一个被鳊遣出来的英雄?>,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也让人感到一股莫名的悲凉. 汶川大地震两年后,谭千秋救人事迹涉嫌遗假的帖子在同上流传.经南方都市报记者调查,最初报道的被谭千秋老师所救的4名学生,只有一人是真实存在的,而另外3人则不存在.  相似文献   

19.
叶柳  杨击 《新闻记者》2012,(8):71-77
本文通过对"胡润百富榜"媒体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媒体在塑造富人时所凸显的要点似乎总是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富人既是创造财富的英雄,又身负着难脱的"原罪";他们是时代的偶像,却难以成为民众的"偶像";他们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民族英雄,却又对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心态有着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你们是英雄!”──记大型纪实电视片《中华之剑》摄制组樊国安大型纪实电视片《中华之剑》结束现场拍摄之际,曾与摄制组朝夕相处,并肩战斗过的缉毒战士们依依不舍,他们由衷地称赞摄制组说:“你们是英雄!”去年国庆前夕,摄制组班师返京时,公安部政治部的领导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