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15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10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使用VAR模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大类别商业银行间的风险传染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三大类别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明显的风险溢出效应;由于三大类别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存在差异,其抗风险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最为显著,抗风险能力强,而城市商业银行稳定性最差,易受到其他商业银行股价波动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制定差别化的监管政策;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优化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2.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新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上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优化了银行的经营方式,大大提高了银行的服务效率和功能。同时.由于银行业务的虚拟化,使网上银行风险更具复杂性和蔓延性。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应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控制职能,对网上银行实施市场准入监管,大力发展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加强网络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协调与合作,加快立法工作,强化对银行监管人员和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培训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74家商业银行2011-2013年222个观测值,运用层次回归方法检验了环境不确定性、资本结构对银行经营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动态性、复杂性均显著正向影响银行绩效,资本结构在动态性与绩效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结构显著正向影响绩效;在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较高的环境下,资本结构对绩效的影响越明显。可见,当面临不确定的环境时,银行会通过内部的改变应对外部的变动与复杂状况以提高绩效。由此得到的启示: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构建一个积极的公司治理机制(微观)和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宏观)是提高银行经营水平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本周迎IPO重启后首批新股申购本周将迎来IPO重启后第一批新股申购,即8日的我武生物、新宝股份。此后,9日的楚天科技、纽威股份,10日的良信电器、炬华科技和天保重装也将启动申购。跻身首批获得IPO批文公司的全通教育则拟于13日申购。在本次最新获批的IPO公司中,有不少均属新兴产业细分行业龙头。影子银行全面监管文件出台针对影子银行业务最全面的一份监管文件107号文上月已经下发。该文件除了明确各类影子银行的归  相似文献   

5.
影子银行对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金融危机后,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受到各国监管部门的广泛重视.我国近年来,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带来了高风险的杠杆操作和过度的金融创新,也集聚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影子银行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上的一个“堰塞湖”.本文着重分析近些年来影子银行的发展以及它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和《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控的国际框架》的征求意见稿,对现行资本监管标准进行修订和补充,并建立新的流动性监管标准。文件体现了巴塞尔委员会为解决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银行监管方面的问题而采取的整体策略。从此次金融危机对银行国际监管体系的影响入手,旨在对国际监管框架修订的核心内容加以整理归纳,并将修订可能对商业银行现有运行产生的影响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增强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在银行业务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它针对银行的业务品种多元化和资产规模的过度扩张,研究如何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使西方商业银行核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国商业银行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必须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在促进金融市场高度繁荣的同时,也给金融的发展和稳定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风险。影子银行体系游离于监管之外,由于其高杠杆等特性,给自身和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结合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状况,我国应在进一步发展壮大影子银行的同时,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防范其风险和脆弱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影子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加强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成为金融管理当局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借鉴美国影子银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影子银行的监管及风险控制的措施,以期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监管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子银行体系的出现使得美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实质上它构成了一个新的信用体系,但是由于它本身的特点和其体系内金融创新本身就是针对金融监管的原因,使得影子银行体系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前处于监管的真空,危机爆发之后,许多针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改革开始逐步实施,在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改革时,既要弥补以前的监管漏洞,又要制定相关的规范促使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不能因为有风险就取消有现实需要的影子银行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影子银行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方面,影子银行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的高度繁荣;另一方面,也给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风险.本文对影子银行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分析其主要特征和风险,客观看待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的影子银行监管提出了科学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影子银行及其规模、功能和潜在风险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监管机构也陆续出台了关于影子银行规范发展的政策意见,但整体思路仍停留在行政监管层面,并未涉及深层次体制性问题。运用制度结构分析方法对影子银行产生的制度基础及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可以明晰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路径,亦能为后续金融调控和监管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资本管理是国际商业银行进行内部管理的主要工具,已成为银行监管合规行为的一部分。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经济资本管理的探索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借鉴国外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对策,迅速提升我国银行业经济资本管理的水平,是逐步建立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资本管理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本质上是加剧了产业资本的金融资本化,其影响无论是对产业安全、投资者保护,还是金融稳定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研究上市公司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现状、模式和产生的金融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应加强上市公司的募资使用为线索的治理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巴塞尔协议这一监管标准维护了银行业市场的公平竞争。本文从各商业银行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盈利性及竞争的公平度这三个方面展开,利用计量模型对资本监管与银行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资本监管会弱化银行业的竞争力,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还需要在监管标准和规则、采用多种资本补充的来源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金融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与进步,影子银行规模不断扩大.在金融创新的同时如何进行影子银行监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分析,明确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通过分析影子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以期对影子银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S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中小企业传统银行信贷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中型企业的传统银行信贷具有"补充"效应,对小微企业的传统银行信贷具有"替代"效应.因此,应该削弱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体系的替代效应,发挥两者间的互补效应,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5—2018年我国189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模型从正负两方面阐述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利润效应”渠道与“杠杆效应”渠道。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情景下“杠杆效应”渠道大于“利润效应”渠道,宽松货币政策推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且其影响受到银行杠杆率的影响。随着杠杆率的提高,“杠杆效应”渠道影响扩大,风险积聚效应不断增强,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负向关系不断增强。异质性分析表明:无论是全国银行还是地方性银行,杠杆率在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均起着风险积聚效应,而且这种效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当前结构性去杠杆大背景下,监管当局应注意杠杆率变化,秉承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政策并重的理念,同时把握监管政策的节奏和力度。  相似文献   

19.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影子银行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幕后推手。在后危机时代,美欧等发达国家已纷纷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或相关指令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以金融稳定理事会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组织亦对影子银行监管进行研究,并颁布了相关政策建议。我国应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并完善国内的影子银行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20.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从一个新的视角---影子银行体系来分析现代金融体系,并重构现代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影子银行体系的有效监管必须具有翔实的微观基础,比如明确体系边界、风险特征及表现形式等。国际上对影子银行体系并无公认的定义。影子银行具有证券化程度高、信息不透明、杠杆率较高等特征,这直接引致其存在诸多内生性金融风险,国际社会倾向于采用“类银行化”的监管路径对影子银行进行金融监管。国际社会采取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措施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