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认识论一直对他人问题重视不足,而法国存在主义者开始重视他人问题。他们不仅修正了传统他人观中存在的理论误区,并且努力地将对他人的讨论纳入存在本体论中。萨特和梅洛-庞蒂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萨特从纯粹意识出发来解决他人问题,认为我与他人的原初关系是冲突;而从身体出发来解决他人问题的梅洛-庞蒂却得出了我与他人的原初关系是共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对人性的关怀是历代学者们探讨和思索的主题之一。本文采用历史传记批评和文体学批评方法.通过对康拉德的政治小说《在西方的注视下》的分析,结合康拉德人生经历对其的影响.探讨了康拉德在小说中所表现的重要主题——对人性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3.
也谈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收受型受贿罪的要件,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收受型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但不以已着手实行为限,还包含“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作准备的行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影响受贿罪既遂的成立。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对此在为谁的追问与探讨,得出“此在的本质即共在”的命题。与他人共在意味着与他人的照面。他人作为与我一样的此在,在面对面相遇时此在如何去领会这样的此在,即如何去领会别人的心灵生活?于是,类比推论说和移情理论应运而生。不管是传统的现象学家,还是新一代的后起之秀都喜欢谈论对他人的感知问题。他们的批判及批判的批判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思想交战的硝烟图,需要我们慢慢领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引入海德格尔的"共在"理论,重新审视了中西方文化交流问题,批判了两种极端观点,主张当前中西文化交流必须以"共在"为指导思想,为全球化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因为年龄、生活经验及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教师与学生心中所牵挂的“大”事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业。而学生更关注学习之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教师看来极不起眼的小事却是学生心中的“大”事。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的阿瑟·米勒在其两幕剧《桥头眺望》中呈现了一部美国蓝领阶层的新移民悲剧。桥在剧中作为一个特殊意象,具有连接与分离的双重作用,在连接雷德胡克意大利移民聚居地与纽约市区的同时,也强化了两地空间的异质性。与此同时,桥头眺望这一行为的实质也就超越了由叙述者权威构建的叙述者对悲剧主人公的单向注视:主人公埃迪在成为被注视客体,受到美国主流文明形塑的同时,也由于自身与意象桥同质的中介中用,成为实践上的注视主体,对桥的两端进行双向注视,构建了一种主体-中介-客体的三元注视关系。阿瑟·米勒在铺垫这一注视本质的基础上实现了他在文化隐喻层面的第三重注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共同此在”观;海德格尔轻视人的“社会存在”——“共同此在”问题;传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多元共生主体彼此之间的对话与冲突成为新世纪的主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的提出。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需要,也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9.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的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共在存在论思想对人们认识和解决家园合作中的诸多问题有颇多启发。共在存在论的主要观点有:共在先于存在,未来先于现在,利益共同谋取,和谐策略最佳,幸福来自他人,容纳复数真理。从共在存在论来分析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明确家园之间的共在关系,合理构想家园合作前景,实现普遍受惠,共同谋求最大利益,建立平等尊重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冯婉桢 《教育导刊》2007,(10):16-19
与日常教学相比,观摩教学现场除任课教师和听课幼儿以外,还有众多"他人"在场,例如幼儿园领导、同事、上级教研人员或外来专家等。"他人"的在场旁观不仅使观摩教学得以成立,并且使整个观摩教学现场成为了"剧场","他人"成为  相似文献   

11.
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的哲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西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代表作《禁闭》的分析,指出萨特“境遇剧”具有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载体功能,使萨特戏剧中人物的境遇体现为他的哲学作中的人的境遇,而人物的“自由选择”也是一种超越生活现实的哲学思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表现生活现这的戏剧。  相似文献   

12.
萨特关于自由与他人的思想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所说“他人就是地狱”,并非指人与人的关系总是敌对的,他人是对一个人自由的限制或否定。在萨特看来,他人对一个人的自由既是限制又是条件,既是否定又是否定之否定即更高层次的肯定。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就是在实现自己的自由的同时,也要实现他人的自由;在实现自由的同时尽可能地克服自由的异化。  相似文献   

13.
"镜像"中的《离婚》--爱姑形象新析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巴赫金“镜像”理论的观照下,鲁迅的《离婚》再度焕发出巨大生命力,文本承载着作者丰厚的思想底蕴及其对于女性命运的清醒审视和深层关注,忠实地再现了女性婚姻的历史境况,并超前揭示了两性解放进程中所遭遇的真正困境。  相似文献   

14.
“自由观”是萨特“人学”哲学的核心,萨特“自由观”的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分析萨特自由观的实质及其内在矛盾,不仅能充分认识到其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质和消极作用,而更主要的是只有通过对“困惑”的充分认识,才能抓住矛盾、认识缺陷,使我们从中得到有益的、丰富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美学话语中,“喜剧性”,“滑稽”,“幽默”与西方差学方中的“comic”,“humour”并非是对等的,西方差学传统中多把“幽默”作为“comic”(喜剧或乾滑稽)之一种,而在实践美学的视野下,“滑稽”和“幽默”的内涵和界限得到比较清楚的厘定,并且被纳入实践美学的范畴序列之中。“幽默”所表现的是一种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自由,而滑稽表现的则是一种不合规律性和夸大的目的性,是人的实践活动是不自由。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女权主义理论后殖民化的现象,比较女权主义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相同点,认为二者皆属于阴性理论。笔者认为,阴性理论可以开拓一种新的理论视野,这种新的视野完全能够整合各派阴性理论,从而使关于"压迫"的研究更加澄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女权主义理论后殖民化的现象,比较女权主义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相同点,认为二者皆属于阴性理论。笔者认为,阴性理论可以开拓一种新的理论视野,这种新的视野完全能够整合各派阴性理论,从而使关于"压迫"的研究更加澄明。  相似文献   

18.
《最蓝的眼睛》客观描述了白人文化霸权下美国社会所存在的对黑人和其他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压迫。本文试图探讨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文化霸权对黑人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海明威认识的矛盾一直延Dang到他死去后多年,1985年人们又对这个硬汉作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遗作《伊甸园》仿佛表现了异常的温柔。在大卫与凯瑟琳的爱情背后一直隐喻着海明威的理性乐园-男性的孤独。  相似文献   

20.
《白鹿原》问世后以其不菲的印售量和国内长篇小说最高奖项的获得而一直热力不减。然而在“繁荣热闹”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被高潮迭起的故事性遮蔽的人物形象的观念化以及心理深度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