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欢 《文教资料》2020,(1):130-13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课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积极推进其在当代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发展,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本文审视有关现状,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合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希望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均属于思想意识层面的教育,将两者有机融合,既能确保思政教育亲和力的提升,也能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保障。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工作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因此,高校需构建“融合共享”的育人方式,打造“融合共建”的育人体系,建立“融合共营”的育人队伍,创设“融合共利”的育人平台,以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韩怀阳 《成长》2021,(1):39-3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教育部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专业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关于高职院校中思政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采用专业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对于提升学校的...  相似文献   

4.
5.
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新经济形态下,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理论教育中,是破解社会多元思潮威胁,巩固高校马克思理论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环节,更是实现民族复兴与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本文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探析价值观与思政教育课堂融合的原则,提出科学有效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6.
具备良好的素养和技能是学生从高校走向社会必备的能力。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高校学生的素养和能力。高校对学生的教育方向也从传统的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转变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理论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兴趣,以使其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和进入工作。  相似文献   

7.
陆明青 《教师》2021,(17):11-12
新时代依托思政教学建构劳动教育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技兼修高素质人才的战略之需.文章针对职教办学特色,遵循思政教学规律探究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探寻协同、全面、创新、实践的劳动教育与思政教学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8.
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而言,教师需要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为小学生后续可持续的长效成长及发展奠定较为坚实的必要性基础。为此,如何更加切实地认识小学语文学科当前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现状,以及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语文学科与思政教育融合方向性,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小学语文学科与思政教育彼此实现有效融合,逐渐成为教师更进一步改善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实践效率及效果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解决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入脑、入心,不能离开心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融入心理教育是可能的,因为价值观引导过程中出现了心理冲突,心理教育实施过程中迫切需要明确的目标指引;同时也是必要的,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与心理教育存在着共同的理论基础,要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和融入心理教育的实施要明确教育的主体和目标,发挥特色智库的创造性作用,提升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心理教育并获得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展开,注重强调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重要性。简要分析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主要原则,并论述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路径,旨在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教育延伸到课外,充分发挥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语文教学必须积极开拓,占领课外阵地,合理遴选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净化,让教育的育人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语文教师要对活动精心设计,有效组织,高效落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增强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耦合。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理论和实践两种途径,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帮助高职学生成为更为全面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作为民族精神支柱与人民行动向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政教育在价值、功能以及实践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契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优化高校思政教育,应致力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思想导引,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导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导引。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开展大学数学类科目的思政工作,促进课 程思政与大学数学课程的结合,本文将以线性代数的教学为 例,浅谈课程思政和线性代数的融合,以打造高效的线性代数 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了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方法和有效手段。“课程思政”的实施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功能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智育功能中,既是充分夯实专业课教师主体责任和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也是针对受教育群体全面提高思想水平和实践能力、自觉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诉求的积极响应。“课程思政”在其学理研究的过程中,因其内在要求、主要特征和目标体系的形成,“课程思政”已经从思政课程的探索性延伸发展成为专业课程自身教学的要求,成为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解析入手,阐述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联结。从课程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其中课程创新包括国学课的创新和思政课的创新,实践创新包括辅导员工作创新和学生活动创新,得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符合“文化自信”政策的举措、意义深远、势在必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当高中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各种客观及主观原因,在价值观的认识上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为了让大学生能够解决价值观上的误区,在大学中不仅能够得到丰富的知识,同时也能够端正自己的价值观,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突出的贡献,就需要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突出社会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教育与地域文化关系密切,二者相辅相成。当前,学术界对地域文化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缺乏相关教学资料整合,教师对地域文化了解较少。为此,从思政教育与地域文化的内容融合、教学方式融合、教学载体融合等方面,提出思政教育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道德建设,主张从思想道德的角度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构建思政教育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创新发展,能够有效调动影响思政教育发展的各个要素,实现高校思政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营造积极的思政教育创新氛围,进而实现思政教育的全面发展。研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教育实现改革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