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三生教育”理念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以生活教育为目标,以生存教育为基础,以生命教育为根本。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个方面来确定劳动课程内容,通过生存课堂、生命课堂和生活课堂促进三生教育、劳动教育实践与理论的有机融合,努力实现在劳动中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3.
陈宏  吕其权 《辽宁教育》2023,(22):83-85
大连市甘井子区蓝城小学秉承“精彩六年,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通过“统筹设计,周密规划,确保劳动教育深入开展;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做好劳动教育硬件保障;遵循规律,四园联动,构建劳动课程体系;自主实践,多元评价,发挥劳动教育育人功能”四大渠道,逐步构建劳动教育校本特色体系,引导学生在享受劳动教育带来的成功和快乐的同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实现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需要发挥田野式劳动体系化、真实化、深层化优势,让师生在真实情境中真劳动。河南省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以校园、家园、社园、田园为主要场域,建构四园联动劳动教育,立德树人,主动育人,形成了劳动教育的价值链、实践场、课程谱、机制轴,实现了“真劳动、全时空、日常化、成合力”的劳动教育新样态。  相似文献   

5.
劳动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劳动是人的生命底色。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着眼现实,基层学校在劳动教育的实施中普遍面临着地位被虚化、实施被窄化、效果被弱化、价值被淡化的现实困境。济南德润中学基于“五育”融合的育人思维,依托“以劳动教育为引领,融合培育学生”的校本化实践原则,明确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与定位,探索构建“一体两翼”的德润劳动教育融合课程体系,并通过顶层设计、课程构建、协同育人、师资培养、“五育”融合、评价机制六个方面,优化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保障劳动教育课程落地、实效入心,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平台,打造“以劳促全”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德润新样态”。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意义。作为国家级综合实践基地,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学校积极践行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大力构建涵盖“绚丽甘肃、生态兰州、创新之城、九曲不回”四大板块的“创·兰州”课程体系,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7.
以学生兴趣为立足点,力求多学科融合打造劳动教育新样态,可以让学科知识活起来,火起来。通过不同劳动项目的预设、实践、生成,期许学生能养成尊重、独立、合作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邵爽 《辽宁教育》2023,(10):66-69
劳动教育是生命成长教育,是全人教育。沈阳市浑南区实验小学在“儒雅教育”哲学思想的指引下,以“尊重友善、团结奋斗、求实创新”为学生行为标准,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三园一区”劳动育人体系,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创新劳动教育评价,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促新的综合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近几年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议话题之一,但目前大中小学各学段仍未搭建起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少学校、教师对如何有效开展劳动教育仍缺乏深入研究与普遍共识,这是当前制约劳动教育顺利推进的瓶颈所在。人教版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手册在研发过程中,从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领域与实施途径以及劳动文化内涵等角度对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提出建议,同时从文化的角度深挖劳动教育的文化内涵,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全面育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西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要以育人性、适切性与体系性为构建的逻辑起点;从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及过程要素构建区域性、特色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的正确引导以及高校的学校制度保障课程体系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1.
12.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是培育工匠精神的载体,对高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专门课程开设不足、劳动教育内容单薄、体力劳动较为欠缺等问题,可以构建独立设置与有机融入相结合的专门课程劳育、思政课程劳育、专业课程劳育、实践课程劳育“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涵盖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生产服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四项内容”,凸显课程的人文性、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时代地方院校建设需求,加强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充分调研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地方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以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试点,依据新时期对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探究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元素,构建适应时代要求且具备学校特点的劳育课程体系;推动劳育与学科、专业特色有效整合,探索系统建构高校“四层面”劳动教育体系和“四元化”劳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香槟湖小学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儿童立场,面向未来,探索课堂学习新样态。学校以混融理念为引领,梳理出课堂特质,即融合性、开放性、支持性、共生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劳动教育也被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与重视,而且劳动教育也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中学生劳动教育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难以融合应用于学生的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以及思想品格养成的重要时期,本文基于中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开展相应研究,切合中学生实际生活体验,进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下城镇小学生农作意识淡薄、劳动技能下降、劳动体验匮乏、农作知识缺乏等问题,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三毛小学开展了新三毛“小童务农”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从体系化的内容架构、新样态的实施策略、过程化的育人策略、动态化的多元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化设计、项目式实施、全员化推进,注重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协同化实施,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坚持五育并举,强化劳动育人,补齐教育短板,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双高计划”背景下,劳动教育已被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立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其常态化实施的必然路径。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师资保障、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破解现实困境必须强化课程体系建设,通过理论教学和劳动实践的“4+5”教学模式、壮大师资力量、建立考核评价办法等,提升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教育活动是课程的生动演绎。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小学从“幸福+”教育理念出发,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创新形式开辟出多元“节仪育人”活动,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基本技能。学校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基础,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形式,实现“五育”在新时代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改变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现状,劳动教育必不可少。高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树立理想、设定生涯规划的重要节点。高中提倡素质教育,要培养素质全面的学习型人才,那么劳动教育就应贯穿高中教育的始终。为提高高中学生实践物化、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树立其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其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劳动意识,发扬其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构建高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并有序实施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贺蝶 《职教通讯》2022,(11):71-77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都是为推动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教育,二者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的有机融合为人才培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为此,职业院校需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在突破认识之困、实践之困和治理之困的基础上探析出融合育人的实践路径,切实推进融合育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