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勇 《中国教师》2023,(9):35-38
教育家精神,是一座“教育富矿”。教育家的追梦情怀,给人责任感;教育家的人格魅力,给人亲和感;教育家的博学多才,给人钦佩感;教育家的成己成人,给人奋进感;教育家的德能并重,给人和谐感;教育家的育人智慧,给人精业感;教育家的师魂境界,给人神圣感;教育家的立德立功,给人成就感;教育家的立言立行,给人信赖感;教育家的教育主张,给人专业感。  相似文献   

2.
羞愧感及其教育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伦理学和心理学对羞愧感有过一些研究 ,但教育学对它的研究较少。教育学关注羞愧感的操作意义 ,它不是将研究停留在结论上 ,而是要尽力把研究结果应用到促进人的品德的发展中去。在心理学上 ,羞愧感常被认为是消极情感 ,“精神健康专家传统上一直认为它们阻碍了精神健康”,1“是极其严重的病态心理”。2弗洛伊德由于把人的利比多冲动看做为人的本质和真实 ,所以他把“审查”和抑制这些冲动的羞愧感当成了人生成长中的消极情感。羞愧感在他那里只是人隐藏真我的自我欺骗的形式。相反 ,马克斯·舍勒 (Max Scheler)并不同意弗洛伊德把人的本…  相似文献   

3.
伦理感、道德感与“实践道德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德精神有“理论道德精神”与“实践道德精神”两个结构和两种形态。前者是道德教育的意识和思维,即“知”的结构;后者是意志和冲动,即“行”的结构。在广义上,作为“行为一般”的意志有客观意志(狭义的意志)和主观意志(情感)之分。中华民族精神及其传统以“理性 情感”为精神结构,以情感为“实践道德精神”的精神哲学基础。据此,伦理感与道德感就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发展传统的道德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伦理感”以“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感、实体感、精神感为基本规定,道德感以得道感、敬重情感、义务感为基本规定。现代道德教育哲学应当由对“理论道德精神”的偏执,转向对“实践道德精神”的深切关注,实现道德教育的精神哲学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一方面,中国是全球工厂;另一方面,它正成为全球的垃圾场。——《国际金融》报援引一位环保人批评中国的环境问题。人饮酒是跟鸟学的。——考古人员通过研究认为,远古人在看到鸟类吃了发酵的水果变得有些“发疯”后,便决定自己也试看品尝一下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间,每一位中国人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从“大国‘粮’策”到“教育兴邦”,中国人在吃饱穿暖、精神富足中实现双“丰收”;从“乡村振兴”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看出了我们对建设美好明天的向往与追求。粮安天下“垦三代”的北大荒农人记韩帮东是第三代北大荒人。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社交媒体上又刮起了名为“氛围感”的风,从一个人的穿着搭配、拍照滤镜到书桌上书籍的摆放、灯光的颜色等,都要求营造出“氛围感”。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有肯定“氛围感”给人带来的持久动力,有痛斥“氛围感”是消费主义下的“伪精致”。我想,随着“氛围感”的影响扩大,我们应该正视“氛围感”的内涵,认识到“氛围感”是一种刚性需求。  相似文献   

7.
公共精神的“伦理”形态和“道德”形态实质上是两种“异质同构”的存在.“伦理”形态是客观的存在,“道德”形态是主观存在,二者统一于人伦规范和人德规范.因此,公共精神的普遍构建不仅要求内在德性的造就,也要依赖外在刚性要求的型塑,在“外—内”的生态中造就公共精神.当代公共精神的构建应包含如下举措:加强公德教育,培育现代人的公共感;完善奖惩机制,形成“德—得”生态互动;净化社会环境,形成遵道贵德的风尚.  相似文献   

8.
一、“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配套的人教版《教学参考书》译之为:“古代和现在(基本精神)(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基本精神”指的是什么?什么东西是相同的?读后仍感茫然。这样硬译似不可取。原句是个省略句。古今“什么”一也,人与我“什么”同耳,这两个“什么”省略了,要补出来才能使文理贯通。第一个“什么”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物色》篇提出“诗人感物,联类不穷”,以及“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观念由“言志”说经“缘情”说至“感物”说的一次蜕变,在中国诗学史上首次对中国古典艺术玩味山水、摹画山水、寄情山水、放意山水的精神作了探问。其中涉及情、景关系;境、象关系;形、神关系等中国艺术精神的诸多方面,反映出中国艺术精神的一次重要蜕变,烛照出中国文学艺术的诗性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古往今来,人们追求“氛围感”的热情不曾消弭。有人赞“氛围感”是浪漫情调,不落尘俗;有人嗤之以鼻,视“氛围感”为假模假式、无病呻吟。我认为,适当应用“氛围感”,可以为生活加一方有所助益的调味剂。“氛围感”可以作为情绪、生活的载体。作家王小波曾经说过,人这一生不能只是活着,要有一些诗意的仪式感。  相似文献   

11.
《求学》2023,(3):46-47
<正>“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大概是古人对“围炉煮茶”最经典的诠释。近日天气渐冷,大部分人选择宅家过冬,朋友圈却流行“露营看雪”“围炉煮茶”等新颖玩法。十来人围坐一圈,一边将土陶烤茶罐放在火塘烘烤,一边谈笑风生,一方天地间,袅袅炊烟起……这种为生活添彩的娱乐方式,驱走了冬日应有的萧瑟衰败之感,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相似文献   

12.
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远郊,有一幢“幽灵别墅”,它的主人是一位大律师。别墅的选址非常考究,建在半山坡上,有一片花木葱茏的花园。别墅后面有三面石壁相拥,成为遮挡寒风免遭袭击的天然屏障。石壁爬着垂藤,斑驳的岩石更令人感到别墅被大自然亲切地拥抱着……然而,别墅的主人们住进去不久,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头痛和精神恍惚,而且,症状逐渐加重,有的人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错乱,最后疯狂地跳楼自杀了。其余的人搬离别墅后,其症状竟不治而愈。而为他们留守看房子的那个哥伦比亚男人,却发疯砍伤了自己。从此,这座别墅再没有人住了。当时,称其为“幽”…  相似文献   

13.
祖孙二人因病练长跑,4岁的小姑娘纪懿竟发疯般地喜欢上了长跑。纪懿5岁时就参加了东北三省的马拉松比赛,与500名成人比赛取得了第40名的好成绩;6岁时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竟获奖,被央视体育名嘴称为“小王军霞”;9岁时参加1920公里的申奥长跑,成为跑步到北京的最小申奥人。小小年纪吃尽苦头,只为长大实现一个理想:像王军霞一样为国争光。  相似文献   

14.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作,古典文学作品选本,几乎无不入选。准确地理解和评价它的基本精神,就成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有的说:它“有一种昂然向上的旋律”,是一首“高亢的战歌”;有的说:“意境豪壮,是这首诗的一个特点”;有的说:“全诗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蓬勃向上的精神。”诸如此类,几成定论。但反复体味,不只没有这种豪壮,反倒觉得诗中流露出来一种淡淡的哀愁、深深的怅惘,予人一种“愁云惨淡万里凝”的感  相似文献   

15.
《动物笑谈》是统编版教材中新选入的文章,它给读者的深刻印象在于文本中贯穿着的一股股强烈的“笑”感。笑过之后,经过深入探究,背后还有深层意蕴:角度互换生成“笑”感、漫画式表达生成“笑”感、科学精神映射生成“笑”感。  相似文献   

16.
1.三天的路强作一天走,走完了至少躺十天。——朝鲜谚语2.纵火者喊“火”的声音比一切人都高。——朝鲜谚语3.当人人都发疯的时候,清醒的人只能被宣布为疯子。——丹麦谚语4.狼在梦中也想着羊群。——阿拉伯谚语  相似文献   

17.
何谓课堂生活?赞科夫指出;课堂生活就是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生理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总和。这里主要是指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指人的生活愿望,思想活动和情感体验,它是课堂生活的核心。用精神生活的尺度来衡量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有的课是“积极的,丰富的,多方面的”;有的课是“贫乏的,萎靡不振的,单调的。”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唤起儿童生气勃勃的精神生活”,“使儿童在课堂上过着一种积极的——甚至可以说是沸腾的精神生活。”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应用赞科夫的“课堂生活”理论,努力使“课堂生活”丰富起来,从而改进作文教学,收到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师生谈话丰富写作内容 学生作文时最感头痛的就是没有写作题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谈话,向他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写作材料,可以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激发起他们的  相似文献   

18.
吴明霁 《学周刊C版》2010,(12):120-120
鲁迅先生说过,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感目的“形美”,就是书写的文字之美,这种美既能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又能丰富和调剂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精神愉快。在键盘飞速发展的今天,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不但不能丢,反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9.
感动     
有一段时问,女孩说,不想回家。因为父母在闹高婚。想述商那种让人受不了的沉闷。虽然没有别人家里闹离婚那样的“热闹”,有许多“看客”,但是家里那种冷冰冰的气氛却让人抑郁得发疯。只想静静地站在天桥上与那夜风攀谈。望着脚下来来往往的车辆,闪烁的霓虹,以及来往的每个人的表情,禁不住地叹息:何为快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哲学基础、艺术实践等方面探讨中西移情理论的异同。中西移情理论都认为移情是人之“情”向外界事物的感入与外射,主体和对象之间构成一种和谐的审美关系。两者的不同主要是:(1)“情”的内涵不同。西方所谓之“情”主要指人的性格、人的生命、人的整个精神气质;中国之移“情”则主要指情绪、心境。(2)移情方式不同。西方是扩张的自我同化一切,表现为由“我”及“物”的单向流程;中国则是主体与对象平等相待、互为作用的感应与寄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