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11月,媒体传出香港著名艺员刘德华有意拜川剧表演艺术家彭登怀为师,学习变脸绝技。一时间,各种评论接踵而至。有人认为刘德华在歌坛、影视界已成就非凡,仍好学不倦,其刻苦精神值得提倡;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变脸”属川剧绝技,理应受到必要的保护,非川剧界人士学习这一绝技会使“变脸” 大量外传,势必影响川剧艺术的发展,进而大声疾呼国家应出面制止此类事关中国传统剧种生存的传艺行为。上述截然不同的意见,从根本引发出的是一个涉及民族民间文化传统艺术绝技如何保护的深层问题,具体而言便是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绝技的立法保护问题。一、“变脸”的历史沿革及传授行规 诞生在人杰地灵的巴蜀大地上的川剧素以“变脸”、“藏刀”、“吐火”、“踢慧眼”等表演技法而区别于其他剧种。其中的“变脸”最为奇谲,具有独特性、神秘性、观赏性和经济性等特征。川剧“变脸”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的川剧“戏圣”康子林。康子林是著名剧社“三庆会”的副会长兼当家小生,他恤演《三变化身》中的义盗,劫富济贫后遭官兵追捕,最终以变脸而巧妙脱身。该剧上演之初,演员脸罩纸壳面具,后改为草纸绘制的脸谱,依次贴上,临场以烟火或折扇为掩护,层层揭去,蔚为奇观。康子林死后,但“...  相似文献   

2.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一曲诙谐风趣的《戏说京剧脸谱》.把这京剧中的脸谱艺术唱得家喻户晓.唱得四海飞扬。  相似文献   

3.
戏剧脸谱有没有女花脸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不仅有女花脸和女脸谱,而且这种化装深受古代妇女的面饰影响。据记载,妇女额部涂黄,是南北朝以后流行起来的。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的关系。南北朝时,掀起了崇佛热。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得到启发,也将自己...  相似文献   

4.
今春,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了魏晓平导演的法国剧作家马克·卡莫莱提的经典喜剧《波—音,波音》。连续半个月,场场爆满,好评如潮。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并留校任教的魏晓平,1987年旅居法国,在著名“太阳剧社”学习。1997年回国后相继翻译、导演了轰动京城的法国名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法国当代剧作家让—诺埃尔·芬维克的《居里夫妇》和法国剧作家娅敏娜·黑查的《艺术》。凡魏晓平翻译、导演的法国戏剧,均成为中国话剧舞台上“本土化”的“中国故事”。因此,魏晓平被誉为中法“戏剧大使”。日前,记者就其翻译、导演的4部“中…  相似文献   

5.
很久以前,还在基辅上中学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1891—1940)就迷恋上戏剧。这个青年才华出众,性格活泼,思维敏捷。他常参加业余演出,自己撰写并排练戏剧、小喜剧和话剧。布尔加科夫终生酷爱和崇拜戏剧。就是在那命途多舛的岁月里,他,一个已蜚声剧坛的作家竟还渴望去莫斯科艺术剧院工作,只要与戏剧有关,那怕是跑龙套也行。在基辅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建筑物”——安德烈耶夫斯基斜坡,斜坡上有栋最奇怪的房子,布尔加科夫在此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后来作者将自己的作品《白卫军》中的主人公也“安家落户”在这里。布尔加科夫毕生  相似文献   

6.
戏曲与烹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时流行的好几道以“影戏”命名的食品可知,如“影戏犯”、“鱼肉影戏”、“影戏算条”、“影戏线索”等;而南宋都城临安的食店,还有卖小儿“戏剧糖果”之类的。《贵妃醉酒》和《霸王别姬》是梅派京剧的杰作,当今菜谱中也有分别借此二戏命名的佳肴。“甘露酥”得名于...  相似文献   

7.
访希札记     
从1986年开始,我每年都去希腊,有时一年去两次,每次都是为了进行戏剧交流,不是带戏去演出,就是去参加戏剧国际会议,至今已14次之多。十年来,我先后导演了《俄秋浦斯王》、《安提戈涅》、《美狄亚》和《特洛亚妇女》四部古希腊悲剧,五次带这些剧目赶希腊和欧洲一些国家访问演出和参加学术研讨会。戏剧艺术的源头在古希腊。古希腊不仅在戏剧,在文学、哲学、医学、建筑、雕塑……许多方面都对人类的发展有着不可混灭的贡献。在希腊每年都举行各种艺术节、戏剧节。比较著名的有“埃庇道夫洛斯戏剧节”、“德尔菲国际古希腊戏剧节”、“…  相似文献   

8.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创立,起了奠基作用,由此而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成为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标帜。从历代的典籍记述可以看出,黄帝以人格形象凝聚和代表着中华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黄帝所代表的中华传统价值观主要是:一、崇尚文明的观念。崇尚文明,摒弃野蛮,注重文野之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观念。《尚书》有“睿哲文明,温恭永塞”(《舜典》)之赞,《易传》有“天下文明”(《乾.文言》)、“刚健文明”(《大有.象》)之志,《荀子》有“不敬文,谓之野”、“君子贱野而羞瘠”(《礼论》)之论。这些观…  相似文献   

9.
王克家 《寻根》2011,(5):56-59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汉代戏剧的主要形态是“百戏”。所谓“百戏”,即竞技、杂耍、角抵、歌舞等各种表演技艺。“以歌舞演故事”,是王国维对中国古典戏剧定义的核心内容。按照这一定义来审视汉代“百戏”,大家自然认为戏剧在汉代尚未形成。但实际上,汉代已经出现了以歌舞形式表演的世俗题材的戏剧,这就是西汉歌舞剧《公莫舞》。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文化年鉴》2009,(1):214-214
2008年,上海昆剧团共完成各类正式演出95场,观众6.8万人次,演出总收入221.62万。青年版《血手记》获得2008年新剧目评比展演“优秀剧目奖”,主演吴双获“新人主角奖”;《嗟来之食》获第5届中国滨洲·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最佳推荐剧目奖”,主演袁国良获“最佳演员奖”,剧组受到上海市戏剧家协会表彰;计镇华被评为艺术家荣誉奖,获第18届戏剧白玉兰“主角奖”;翁佳慧获戏剧白玉兰“新人奖”。2008年上海昆剧团成立30周年推出团庆系列演出活动,有“海上昆曲五百春——上海昆曲展”,  相似文献   

11.
蔡官村在贵州安顺市南10公里,村的西头座落着我国第一座村办地戏博物馆。安顺地戏是贵州屯堡人(主要分布在安顺地区各县市及贵阳、黔南、黔西南、六盘水市邻县农村)最普及最具代表性的表演艺术。旧时称地戏为跳神,是一种头戴面具在地坝表演的古老剧种。地戏原属中华古老傩文化中的军傩。随着明初调北征南传入贵州。当初是屯田军人在营中自娱自乐“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意”(《续修安顺府志》)。演员全是男性,女性角色为男扮女妆。面具造型有文武、老少、男女、凶善及神话怪异形象。面具简练、夸张、极富个性。演出…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世侨会”中华经典文化传播交流委员会承办,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和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仁者之歌——感悟《论语》咏诵会(下称“咏诵会”)日前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会议大厅隆重上演,成为继2012年10月“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之后。“中华经典系列咏诵”再度登上国际文化交流最高殿堂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3.
喜剧与面具     
陈钢 《华夏文化》2008,(3):43-44
在中外文学史上,喜剧总和面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早在《诗学》第五章指出:“喜剧是对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现成的例子如滑稽面具,它又丑又怪,但不使人感到痛苦。”面具是一种世界性的古老文化现象,具有特殊的表意性质。在原始祭祀仪式中,面具是巫术的法器,造型的手段,神灵的象征,图腾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春,承德话剧团排演了六场历史话剧《帘卷西风》。该剧是著名编剧孙德民对他的山庄戏剧《懿贵妃》进行的再度创作。《帘》剧严格遵循西方传统的戏剧理念,讲求舞台动作和戏剧冲突,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突现性格,与《懿》剧相比,《帘》剧结构更加紧凑,矛盾冲突更加尖锐集中,这也表明作者编剧技巧与理论认识的更加成熟、深刻。著名的戏剧理论家阿契尔说过:“如果不懂得戏剧结构的特殊艺术,即使对人的本质与命运有着最深刻的洞见,也不能借戏剧这一载体有效地表现出来。”显然编剧孙德民深谙此道。时而波澜不惊,却决…  相似文献   

15.
电影表演艺术家。生于河北秦皇岛,1942年毕业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后加入中华剧艺社,演出话剧《大地回春》、《棠棣之花》、《北京人》等剧,在表演上进行了广泛探索和实践。1948年,开始接触电影,参与演出了国泰影业公司的《痴男怨女》的拍摄。1948年7月考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他拍摄了《鄂尔多斯风暴》、《年轻的一代》、《林则徐》、《钢人铁马》、《大地重光》、《六十年代第一春》、《宋景诗》、《沙漠里的战斗》、《万紫千红总是春》、《庐山恋》等数十部影片,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戏剧和戏曲是两个有所不同的概念。张庚在《中国戏曲》中说:“中国的传统戏剧有一个独特的称谓‘戏曲’。历史上首先使用这个名词的是元代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但这里所说的戏曲是专指元杂剧产生以前的宋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通称。”所以中国传统的戏曲不包括话剧、歌剧、芭蕾剧、哑剧等外来的戏剧表演形式。换言之,中国戏曲是个较狭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1月,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携其代表作《大鼻子情圣——西哈诺》和《李尔王》来京演出,因为长安大剧院的气氛,他便以之为演出场地。了解铃木忠志的“演员训练法”及戏剧体系后,便可参出其中意味——铃木忠志戏剧秉承的日本传统审美与中国戏曲的相契之处。  相似文献   

18.
《文化市场》2002,(2):52-52
作为今年儿童剧展演重要活动的《“绿地之春”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品牌、地位和市场研讨会》于5月10日在曲阳文化馆举行,来自兄弟省市参演剧团的儿童剧工作者和本市艺术研究机构、新闻单位、戏剧团体的专家、学者、戏剧理论研究人员以及剧场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上  相似文献   

19.
对于北京话剧剧坛来说,1998年堪称小剧场戏剧年。自1982年北京首次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小剧场演出以来,1998年是小剧场戏剧演出最多的一年。仅以上半年为例,就有16台之多,其中7台是由专业剧团演出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等待戈多》和《雨过天晴》显示他们依然具有戏剧探索的勇气;中国实验话剧院以机无葬身之观和炼凡》的复排证明他们有了自己的小剧场保留剧目;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以《花房姑娘》宣告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小剧场,并以仁毛钱歌剧》表明自己仍然是在中国传播布莱希特戏剧经典的主要阵地;总政话剧团以《冲出强气流》突破原有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于留学莫斯科国家戏剧学院的查明哲博士,国内业界同行和观众却是从《死无葬身之地》那阴暗如晦的审讯室、跨过《纪念碑》旁那触目惊心的少女尸体旁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那薄雾笼罩的白桦林的聚光灯下认识他的。人们通过查明哲的戏,认识查明哲,熟悉查明哲,佩服查明哲。对于查明哲来说,戏剧既非文人的纸上谈兵,也不是某些大师的“灵光一闪”,戏剧纵横弥漫着人类的情感和思想,是一座寄托人类精神的圣殿。他尤其对俄罗斯人“没有戏剧,无法生活”的剧场情结感慨万千。数年留学生活使他看到,即使在俄罗斯人民那些白天为黑面包、土豆泥发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