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发现,在识字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分追求识字的结果、数量,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把学生识字当作是老师教字,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不顾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的训练、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发展,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这样的识字教学无法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学生虽然认识了老师所教的几个字,但不能掌握识字的方法、规律,既失去了识字的兴趣,更失去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识字教学呼唤人文素养的回归。一、寻找汉字规律,促进主动识字1.在教学象形字《口耳目》(人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上册)时,教师可先把画好的嘴… 相似文献
2.
3.
徐永森 《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2005,(5)
本届“童心杯”作文大赛,许多同学选择了想像类的赛题,如《20年后的我》、《30岁生日在母校》、《20年后相会在母校》、《我在2020年》、《21世纪给祖国的一封信》,以及《假如我是……》、《我的未来不是梦》、看图作文《阴谋》等等,但真正“出彩儿”的却不多。今天,就和同学们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作文要抒发真情,彰显人的主体性。反思当今高中作文教学的弊病,进而从淡化"道统",激发学生写作情感;培植"写作期待",开放写作时空;带领学生品读美文,积淀文化底蕴等三个方面阐述作文教学的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作文教学以应试为根本目的,以传授写作技能为主,学生写出的作文只见苍白无力的文字,不见天真烂漫的童真。童心作文就是要摒弃苍白无力的写作技巧的传授,重新呼唤学生童心的回归,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人的思想状况出发,正确引导他们从个人经验和思想中提取主题,围绕主题选取恰当的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个性化十足的作品,这才是学生写作的本真,也是童心作文的本真。 相似文献
6.
多少年来,大批的专家及优秀语文教师积累并总结出了大量的作文教学经验。但同时大批的一线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又难以有效应用,由此产生了作文教学上的迷茫。这其实是教师没有真正认清学生作文本质所造成的。我认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学生需要,让作文回归本质。 相似文献
7.
由于适应考试和升学的需要 ,导致作文教学犹如大人教小孩说话 ,教师要学生说什么 ,学生就说什么 ,学生的作文结构一致、内容相似、思想一律 ,甚至语言也没有多大的差别。学生把作文当成沉重的负担 ,望文生畏 ,乃至哀叹“作文难 ,难于上青天”。写作文变成了一种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 ,作文教学异化为压抑学生个性的精神枷锁 ,无病呻吟、脱离生活实践的文章完全沦为机械理念的传声筒。这些现象的产生 ,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作文教学与生活本身的脱节 ,忽略了作文要像生活那样多彩多姿、赏心悦目。在此 ,笔者就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的有关问题谈… 相似文献
8.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作文教学似乎无章可循,难究其理.学生每每感到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理可寓,故为文要么无病呻吟,要么生拉硬拽,要么胡乱拼凑,缺少写作素材,写作技巧,缺少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9.
李健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8,(8)
新的<课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它再一次重申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人才是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历来是人文精神创造、融合、升华的重要阵地.令人遗憾的是,日前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普遍的缺陷,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可人文素质却严重滑坡.因此,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11.
第八次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十多个年头。这些年来,广大教师积极学习、贯彻新课改理念,认真探索、落实新课改方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旧的观念、旧的做法、旧的课堂,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比如,新《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强调了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然而,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可能更多的还是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 相似文献
12.
尹湘江 《小作家选刊(小学)》2011,(6):394-394
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普遍感觉到:学生由于各科学习、作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阅读面窄,视野不开阔,因而导致了思路不顺,言之无物,害怕作文的状况。除个别学生外,大多数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其实中学生已经阅历很多。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扣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而他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因为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精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珍藏的缘故。那么中学生到底如何观察、体验生活,才能积累写作素材呢?我认为:写作素材来源其实就是一个人全部的生活热情以及其人生阅历!现谈谈近几年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感悟,以就教与广大同行。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它再一次重申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现在,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下了课也是埋在作业堆里,很少有课间休息时间、更谈不上自由活动时间;在家里,父母往往还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少,嫌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够自觉,又给学生买来什么“升学宝典”、“名校之路”……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作业,聆听着老师、家长的埋怨、唠叨,学生根本没有春日草地上的嬉戏、夏日的垂钓、秋日里的放风筝、冬日里的堆雪… 相似文献
14.
梁金莲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13,(4):58
言为心声,作文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一种心声的表露,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人文性是作文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作文痛失人文性的现状认真审视一下学生的作文,我们会顿生难过与悲哀之情。就作文的内容而言,充斥学生作文的是空话套话,老掉牙的故事,范文中借来的情感,故意拔高的立意,无病呻吟,空泛而谈;就作 相似文献
15.
肖存玉 《少年作文辅导(中学版)》2003,(5)
在上一期我已跟同学们谈过,作文离不开想像,只是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想像方式。如果写生活中的人和事,我们的想像就要合情合理,不能够违背生活的真实,不能够违背自然规律。但想像又是无拘束的,像天上的云,自由自在,变幻无穷,于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家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国王、王子、公主,宝缸、宝船、宝葫芦等,都是创作的素材,神仙、鬼怪、小猫、小兔、小草都可以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想像是无限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想像也好,超自然的幻想也好,都可以在你思维的原野上任意驰骋。想像能力是一种很可宝贵的创造力,同学们在作文时一… 相似文献
17.
葛德均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09,(3)
长期以来,对语文工具性的极致强调,忽略了其人文性,导致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削弱和个性的泯灭,甚至道德的滑坡.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性回归,教师要储备知识,树立人文榜样;对课文要挖掘要素,注重人文感悟;课堂要创设氛围,体验人文情感;作文要创新训练,力求人文关怀;阅读要尊重自主,讲究人文选择;课外要鼓励延伸,拓宽人文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一、作文需要真情作文的生命在于"情",无"情"则没有"文"存在的必要。笔者说的"情"是"情真意切"之"情",是"真情实感"之"情",是有感而发之"情",而非虚情假意之"情",归结下来就是"真情"。但凡优秀的文章,总是能把读者的情感激发出来并引起共鸣,而要达到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王巍 《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5):37-39
一、问题:人文分离现象普遍存在作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作文的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巴金老人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因而,作文抒发的应该是真情,表达的应该是真实的思想,作文如果脱离了人文性,写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可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中人文分离的现象十分突出,作文已异化为应试的工具,在许多学生甚至教师认为,作文只是为了考试时拿高分而已,其他都是无关紧要的,于是作文中假话、大话、空话充斥,写作成了一场文字游戏。下面这则事例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