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案例《“耶”!我刚才就……》给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如何科学而艺术地处理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这对矛盾。就课堂教学而言,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是从本质上讲,教学预设应当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为前提,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这种预设应该是有弹性、有留白的。由此,反观张老师在案例中直言的“我在备课时,一直片面地理解这个小故事意在教育孩子们要谦虚,培…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教师都无法避开“教育”这一词语的诘问。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自己明确的教育观,没有一个努力的标尺和高远的教育目标,那他其实根本无权停驻于“教育”这一词语所指称的生命空间。正常的状态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视教育为最富有活力和朝气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门艺术,掌握好这门艺术,可以让每位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尊重,特长得到发展,在和谐平等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如果什么事情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尽在学生预料之中,有时效果不一定很好。教育无痕,教无定法,为了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有时不妨打破学生的心理预期,来个“反其道而行之”。  相似文献   

4.
教师个性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诸因素大都是通过教师个性这一因素而起作用的。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学中,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①如果教师缺乏优良的个性品质,他的教育力量的“源泉”就会枯竭。有人甚至认为教师个性是教育工作成功与否的有决定意义的因素。②有些国家把它作为对教师工作进行考核的指标。比如,1983年英国政府就把教育专业方面和实践方面的知识、适当的学业水平、适宜的个性品质作为鉴别合格教师的三条标准…  相似文献   

5.
初涉教育界就听说,当一名教师一定要做班主任,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的艺术和魅力。经过一年多的亲身经历,我认为,班主任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可以塑造得十分完美的学生,我们的工作应该是具有“几何”艺术的科学之花。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常追求一种教育机智,这是不错的。教师的教育机智,更多的时候具体表现在他们对教育时机的准确把握、对教育方式的恰当选择、对教育技巧的娴熟运用。但是,这“机智”决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教育智慧或一种教育技艺,而应该是对学生心灵的真诚尊重。我当然同样赞赏教育机智,但我认为,这种机智应该是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而不能是人为地“运用”。按我的理解,机智更多的是属于一种技巧,而这种技巧必须注入一种教育情感才会富有生命。换句话说,离开了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感情交融,任何“技巧”都不过是教师的“小聪明”罢了。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但一些教育者往往把这艺术仅仅理解成一种纯技巧的东西。其实,教育艺术就是心灵的艺术,它对教育者的要求首先不是技艺,而是对每一个学生的由衷的热爱和尊重。所以我说,比教育机智更重要的应该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尊重。这一观点,源于我对自己教训的一次反思。一天早晨,我来到班上向一个女学生小马(化名)借改正液用,我发现她好像是在抄同学的作业。虽然我知道这个学生有抄作业的习惯,但我还是怕冤枉了她,所以当她把改正液给我拿来时,我小心翼翼地问她:“你刚才没抄同学的作业吧?”她说:“没有啊!您看,这都是我的本子。”她当即还...  相似文献   

7.
教育转轨,关键是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向广大教师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人的素质,是树立威信的前提,事业成功的前提,当然也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生工作的前提。提高教师素质一般主要是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思想素质是灵魂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要想干好这一崇高事业,首要的一点说是要不是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政治激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爱岗是都是的天职,教师敬业应该表现在教学工作上的精益求精,教师的爱岗应该表现在教书育人上的诲人不倦。教师要“为人师表”。高尚的师德,完善的…  相似文献   

8.
"学习场"的生成与教师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职责在于发现、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生成有助于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场”。它要求转换教师角色,形成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关系”,促进学生的自立与人格成长。“学校教育”的作为,归根结底是旨在“无需教育”。学生不再需要接受学校教育了、自立了,这正是教育的本义。  相似文献   

9.
新编《语文教学大纲》在强调“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时 ,明确要求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这一要求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出发 ,期待教师以个性化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品质 ,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教学是一门艺术 ,有艺术就应该有个性。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六步”教学、洪镇涛的语感教学等 ,都充分展现了其教学的个性。教学个性是如何体现的 ?怎样才能形成教学个性呢 ?一、从教学内容的提供及知识的分配来看 :依据教学目标兼顾各层次的学生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  相似文献   

10.
赵秀娥 《山东教育》2009,(7):101-102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育要讲究艺术,教学要讲究个性。教学个性化,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德育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是人们认识教学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在重新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现代思维方式为指导赋予了教学以“生成”的意义。“生成”对应于“预设”,也是新课改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本文的课堂“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出乎教师意外的、与教学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问题的开发和处理。如何把握时机,运用教育机智,采取艺术方法,在课堂中生成教育资源,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引导学生接受道德、建构品德,这是德育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探讨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德育教师认识和掌握课堂“生成”手段,而且还可以拓展育人路径,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2.
管理作为一门“道德技术”在学校教育的领域中应该发挥育人的教育功能。教师的个性、品格、行为、态度在对学生“涵濡性情、成就德行”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都应通过教育的中介影响着学生。  相似文献   

13.
银行利率高,取存款自由度越大,吸引的存款额也就越大,这就是银行效应。近年来,中小学这座“银行”往往无法存住教师这笔“存款”。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为什么许多教师仍不安心教学岗位?究其原因,无非是“限制或取消取款自由”且“利率”太低。 教师管理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多元化、知识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建立合理分流机制。留恋旧体制,习惯于老办法来解决当前的问题,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而且会阻碍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可喜的是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从中央到地方逐步推进,搞活用人机制,实行全员聘用…  相似文献   

14.
宋国珍 《河北教育》2006,(12):46-46
“在感悟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这一直是张媛在语文教学中推崇的教学手段。但是,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问,一门课程,它更是一种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文学素养教育于一身的博大精深的艺术。既然是艺术,那就应该是美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张扬的……如何让学生在感受作者情感的同时展现自己的个性美?这是张媛在语文教学中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5.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教学设计的物化再现过程,又是一个教学创造性活动过程。教学后记作为完整教学过程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教师授课后教学总结与反思的最好形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完一节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适当地回顾、整理、总结,对于教师诊断教学、迅速接收反馈信息、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积累教学经验以及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来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到底应该写些什么,本文就此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然而,这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青年教师怎样使自己的教学富有特色范文礼特色,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精”的个性显现。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特色”,同样,一个教师的发展与成熟更离不开“特色”。因此,使每个教师的教学特色化,是教育事业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怎样使教学富有...  相似文献   

18.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教师都有必要建构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时,不仅应该因“文”制宜,因“生”制宜,更应该因“师”制宜,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方法,大胆地超越甚至打碎权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教师都有必要建构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时,不仅应该因“文”制宜,因“生”制宜,更应该因“师”制宜,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方法,大胆地超越甚至打碎权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中关于“教学目的”新增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句话。我认为,它实质就是“素质教育”中“素质”二字的准确内涵。本文我打算以这句话为轴心,结合自己的教研之路来展开。   什么是“个性” ?个性是个人特有的属性,个性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两个人的“个性”之圆都不可能是完全重合的,这正如世界上任何两片树叶都不可能完全相同一样。作为一名教师,只要他不想成为“巫医药师百工之人”那样的“匠”,他都应该去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调整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