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村拓哉     
·小时候木村最讨厌的事就是和邻居的孩子吵完架回家,父母总会拎着他的衣领逼他去道歉,现在他还记得对方接受歉意时毫无诚意的表情。·木村幼时喜欢看地球仪骨碌碌地转,想象着,如果真的地球能够这样存在,那就可以去多地方了。不过长大后木村发觉最不喜欢和害怕的就是地图,因为看不太懂,所以不愿带着地图上路。  相似文献   

2.
东京一家高档法国餐厅里,总是人满为患,要预约用餐起码得等半年。这里的招牌菜叫做"木村的苹果汤"。主厨介绍说:"这种苹果居然不会烂,可能是汇聚了生产者的灵魂。"木村苹果成了当地最好的苹果品牌,非常畅销。在日本有一位叫木村的果农,要种没有农药、没有化学肥料的苹果。没想到,危害苹果树的害虫不计其数。果树简直变成了昆虫的  相似文献   

3.
灰尘     
灰尘飞呀飞,飞累了……他停下来,要休息了。哪儿才是他落脚的地方呢?哪儿才可以让他安静地入睡呢?  相似文献   

4.
《Good luck》     
飞行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责任承载生命翱翔的鲜活木村托哉2003年最细腻卓越的演出巩固了他日剧票房保证的王者地位让你的下一次飞行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是核心派全学联领导的高中生反战组织。据点学校有东京、宫城、群马、神奈川、长野、爱知、京都、大阪等二十三个都府县的四百六十三所学校;成员有二千三百人。反代代木系各派的高中生组织,以这个核心派的反战高协为最大。据警察厅调查高中生中代代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寻找什么?故乡?家园?出生在海边的东山魁夷(日本画翘楚),他找到的家乡却是北部的森林。我们总是不断怀旧,然而《柏林苍穹下》的导演维姆·文德斯告诉我们:“如果我当时不是带上摄影机(去拍摄东京),我对东京的印象会更加明晰吧。”我们寻找的是真实的故乡,还是记忆中被异化的过去?穿越了时间和真相,让我们不断去追寻,到底是什么?到底是谁呢? ——(大仓某日梦呓,仓晔记录)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文章开首一句文章开首一句,表现了鲁迅对某些不务正业的清国留学生的厌恶感情,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言外之意是说,东京有这类清国留学生在,觉得无可留恋。所以下文有一句“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把这两句对照起来看,更可以看出作者厌恶清国留学生达到了不屑与共的程度。鲁迅不在东京学医,也不到离东京不远的千叶医学校学医而到比较偏辟的仙台去学医,正是这个原因。  相似文献   

8.
半年多前,爸爸告诉我,他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待两年,那个地方叫甘肃。我问他为什么要离开我和妈妈,去那么远的地方干什么?爸爸说他到那里扶贫挂职。扶贫是干什么?挂职又是什么?我真的不明白。爸爸告诉我,在甘肃省有个华池县,80多年前曾是毛泽东爷爷带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可是现在呢?  相似文献   

9.
先讲一个故事,出处忘了,细节不一定准确,但确是真实事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东京人特别喜欢吃面包,他试过好多面包房,发现有一家的生意特别好,据说店中的师傅是全东京最好的面包师,能够做出其他面包师无法做到的特殊品味。于是,他想我能不能把这个手艺学到,在家里随时能吃到这么香的面包呢?他决定以学徒身份进入到那家面包房,跟着那位师傅学习如何做面包。为了在尽快短的时间内掌握做面包的技艺,他回到家中,就仔细揣摩师傅的制作手法,并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在那个时代的日本,人们对机械化有着特有的痴迷,于是他进一步想,我能不能制作一台机器来自动完成面包制作并达到师傅的水准呢?经过不断的尝试,他终于成功了。试吃过的人都无法分辨机器与人制作的面包。  相似文献   

10.
刘作奎 《科技文萃》2005,(8):128-131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近日一再替参拜靖国神社辩解,其他右翼势力甚至否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东京审判).那么,东京审判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1.
我的烦恼     
正课堂训练内容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综合学习三·口语交际"。看一看课本上画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烦心事?想一想你想不想帮助他解除烦恼?用什么方法帮助他解除烦恼呢?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忆一忆你在家里有烦恼吗?都是一些什么烦恼事呢?在学校或其他地方,还有别的烦恼吗?  相似文献   

12.
<正> 有识之士无不视才为宝,有志的青年谁不渴望成才? 然而,“才”从何来呢?日本教育学家木村久一,从心理学角度,做过一个独特的概括.他说:“天才就是入迷”. 这话很有道理.试想一切领域的杰出人才,哪个不是醉心于他的事业,如痴如迷?哪项杰出的成就不是“着魔”的硕果,“入迷”的凯歌? 孔子学音乐竟至“三月不知肉味”;白居易学诗自称“诗魔”,“不遑寝息,口舌成疮,手肘成胝”;二十几岁就声蜚诗坛的李贺,作诗呕心沥血,真是“我有迷魂招不得”;郑板桥睡觉时还在揣摩书  相似文献   

13.
袁震东 《数学教学》2005,(7):29-30,1
小明从上海乘飞机去美国首都华盛顿旅行.他惊奇地发现,虽然华盛顿在上海的东方,但是飞机并不是朝东飞行的,而是向东北方向飞行,经过日本东京、阿留申群岛、底特律到达华盛顿的.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通过数学模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一部《南极大陆》让所有的人陪着木村所演绎的这个故事潸然泪下,回想2003年时的他,还是《GoodLuck》里的帅气机长,创造了最强势的辉煌。木村的演技在精进,木村的脸庞鲜有岁月的痕迹,反而添了一份成熟和历练,想要让人和他狠狠爱。  相似文献   

15.
地主命长工去给他买酒,长工问:“钱呢?”地主回答:“用钱买酒算什么本事,不用钱买到酒才算本事呢!”长工听了,知道地主是在故意刁难自己,于是点了点头,去了。半小时后,他把一个空酒瓶交给地主。地主看了看空酒瓶,问:“酒呢?”他回答:“有酒喝出酒算什么本事,从没有酒的地方喝出  相似文献   

16.
建党,被孙中山视为千头万绪的革命事业的三大端之一(其余两端为起义和宣传).建党的目的,就是他所说的“求天下之仁人志士,同趋于一主义之下,以同致力.”那么,孙中山是如何建立以主义相号召的政党的呢?他的建党思想和活动又有何特色呢?本文仅就中华革命党时期孙中山建党特色谈几点一得之见,以就教于方家.一中华革命党于1914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它是总结了同盟会和民初国民党成败的经验教训后建立的.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九年七月从有代表性的反代代木系之一的共产同(学生组织是社学同)分裂出来的最过激派。有以同志社大学和桃山学院等关西势力为中心的三、四百名积极分子,又叫做关西派。机关报《赤军》。他们主张在九月发动“大阪战爭”,袭击警察等,在十、十一月举行“东京武装暴动”。一九七○年三月,因夺取日航  相似文献   

18.
(一) 北宋东京究竟有几重城墙呢?丘菊贤,杨东晨《中国都城要览》称:“北宋东京开封府由三层环套的城构成,中心是  相似文献   

19.
《小读者》2012,(4):54
"虚假的证词"答案:彼尔证词里有许多矛盾的地方。第一,既然两名强盗进门时都戴着面具,怎么可能看见他们叼着烟呢?第二,打他的那个大个儿胖子既然戴着手套,怎么能看见他手上戴着金戒指,还有上面镶着的蓝宝石呢?第三,既然列车行进的时候声音很大,怎么能够听见那两声轻轻的敲门声呢?  相似文献   

20.
感动的理由     
木村是日本一位有名的实业家,随着事业的快速发展,他想扩大企业规模。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选中了靠近城郊的一块地皮,想把它买下来,再建一座工厂。这块地皮的主人是一位固执的老妇人,无论木村怎么说,即使给她双倍的价钱,她也不肯卖掉那块地皮。事情就这样一直拖了半年多,毫无进展,令木村大伤脑筋。这天,寒风夹着大雪,老妇人进城办事,她顺路来到木村的事务所,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想最后一次告诉木村别再打扰她,让他死了那分心,她决不会卖掉那块地皮。老妇人推开门后,一下子愣住了,她看见屋里如此的清新、洁净,觉得自己的鞋子太脏了,实在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