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大学实施创新教育 ,并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本文通过大学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取向的分析 ,得出其具有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课程体系的开放性、课程结构的整合性、课程设置的灵活性的特征 ,并认为以“相关和集中”为原则构建大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能体现创新教育的理念和大学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达成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高校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新工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探寻其背后的理论支撑,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逻辑、在应用型高校建设中的生成逻辑以及与新工科专业教育的融合逻辑。根据新工科建设的要求,针对课程体系、教师团队、实践平台以及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构建纵横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双创专兼的教师实践共同体,打造校企协同、互融共享的实践平台,建立校政企协同育人的生态机制等,以培养出多元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3.
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以兰州市五所高校工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工科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社会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及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实践类课程的关系,以兰州城市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金工实训课程为例,结合CDIO理念,建立以"知识、实践、创新、素质"为内容的四维课程体系,得到了适合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实践类课程新方案,为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结构失衡、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课内外渗透性差、课程内容和创新创业要求难以无缝对接等诸多问题,利用学校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契机,将IE专业教育和当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融合,优化现有课程体系结构、调整课程体系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的实施范式等,以此优化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IE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9,(2):169-171
应用型高校创新教育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倡导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必备条件。就现阶段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模式展开分析,阐述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新形势下包括创新意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建设的改进措施,提出如何培养科技型创新创业人才,为新时期化工专业培养合格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利类创新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现状,结合新工科背景下水利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要求,从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创新教育的实际出发,构建了水利类专业创新教育的知识层、训练层和应用层"三层级"课程体系,探索"四位一体"的创新教育经费筹措办法,解决了当前背景下创新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文章研究成果可为水利类及其他工科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入发展,新工科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实现专业基础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为满足民族地区新工科专业建设要求,结合实验室优势(L)与学生需求(S),提出了基于SL-CDIO理念的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5个模块+3个层次+3类实践"(5·3·3)教学体系.基于课程知识模块与应用方向,通过"5...  相似文献   

8.
论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能力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高职工程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为载体,探讨了高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提出了高职工科课程改革必须与工业企业紧密联系,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面向企业组织工程实训,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实训体系和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工业企业需求相吻合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需要在教育观念和认识上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应有的地位,在课程体系上系统设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针对当前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创新教育的目的,要培养出创新人才,首先是创新教育。课程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实施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我们转变继承性教育思想,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从而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创新。课程设置除了传统的语言技能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外,还应当增设教学实践课,开设开放性、创新性,多元性的专业选修课和能力创新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