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羽 《大观周刊》2012,(44):188-188
“德育”是一种道德追求活动,即教育在不断发展,完善人的各种德育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培养教育学生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尤其是在做人做事方面,学校不是普通的培训学校,而是育人育德的地方。“教书”“育人”同样重要,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是教师的失职,而如果我们想要在课堂上将道德教育进行渗透,我们就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是朋友,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导师,应使课堂充满爱、尊重与信任,处处洋溢着诚实、宽容、谨慎、自律、助人、同情心、合作、勇气和一系列民主价值,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从“良心债”报道中,可以看出以下三点: 一、中华民族的道德根基是非常扎实的。可以说绝大多数人的道德良心是永存的,道德底线是坚实的。我们可以想像,“校正”的母亲用了这笔钱后,一直在良心上谴责自己,最终使道德力量升华出来.这就是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应把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作为中心任务。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所以,博物馆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高举为人民服务的旗帜,通过博物馆各种周到的服务,不仅使观众能更好地从陈列展览中受到启迪,也能从我们的服务中受到感染。人的服务扩大了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而这种教育功能又因为人的服务得到升华。这种相得益彰的效应,对提高博物馆的整体素质,成为高水平全方位的教育基地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仁”为本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和逻辑出发点,“仁”是“道”和“德”的集中表现.剖析孔子的道德核心思想,对于丰富新时代的道德教育研究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梅  刘瑛 《大观周刊》2011,(49):75-75
道德教育由来已久,从儒家的“君子之道”到现今教育目标关于”有道德”人才的阐述。无不明示着道德对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性。然而,许多教师长久以来形成的”苦口婆心说教式”教学模式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也时常抱怨老师成天强调要加强道德修养根本就是毫无意义,这使得大家不禁对道德教育感到疑惑,难道传统的方法真的过时了吗?本文拟从情感角度来讲述道德教育可行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以“八荣八耻”重树道德感中组部日前发出通知,将把践行“八荣八耻”的情况,作为对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在当今中国,社会道德素质并没有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并驾齐驱,甚至已经被远远地抛在后面,这是一个我们羞于开口却又不得不承认的尴尬现实。诚然,精神文明的养成比物质文明更需要时间与耐心,但我们不能对道德水准的下降视而不见,坐等“仓廪足而知礼仪”的文明社会自动降临。和黄继光、雷锋这样的英雄相比,你就会吃惊地发现,原来在我们这个时代,英雄、榜样的标准已严重缩水。能替群众说话为群众办事的公安局长、能安于本职工作的山区邮递…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法律应当比道德更宽容 10月1日起,兰州方面规定:变性人只要被公安局确认身份,可以登记结婚。 一份资料清楚地显示:目前全国大约有40万人要求进行变性手术,已有1千余人做了变性手术,变性人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而现在,这则新闻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法律应当比道德更“宽容”。 从道德层面上讲,宽容体现了一种人文化的、符合文明进步定义的精神:在价  相似文献   

8.
周邦伟 《大观周刊》2013,(5):293-293
德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直接的教育就是在进行道德灌输,设置德育课程只能进行关于道德知识的教育,而不是真正的德育。真正的道德教育应通过间接的、通过学校整个生活对学生进行道德训练,要在“做中学”,充分利用其他课程来达到育德效果。职业教育课程作为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根本手段和唯一途径,应该为学生构建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据《光明日报》报道:近来,关于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网络文化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欣喜之余,我们却不能忽视,另外一些低俗文化却正搭着“大众普及”的“顺风车”招摇过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婚外恋,李清照是赌神酒鬼色女郎……  相似文献   

10.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修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档案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更新和拓展,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成为机关或单位各项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档案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档案工作已不仅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很强的政策性、原则性和服务性,更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很高的个人修养。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很难用知识去弥补。”可见个人修养在某种程度上是超越在知识之上的。  相似文献   

11.
梅煜  张立杰 《出版广角》2015,(17):216-217
儒家经典《论语》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看作是中国传统伦理教化理论的起源。儒家依托“仁”建构“个体—家族—社会”的道德涵养路径,力图使儒学的“为己”与“利他”效用相统一。当代德育作为承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生产活动,必须从《论语》中汲取品德修养智慧,关注个体精神家园建构,优化德育路径设计,化解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上山下山问渔樵,要知民意听民谣。”民谣代表着广泛的社会舆论,反映着共同的社会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民谣以诙谐的形式,寄寓了民众严肃的政治思考。而“非典”时期的民谣,却无不渗透和流露着老百姓在这场疫情面前的乐观与豁达,反映出坚韧不屈的民族性格。 “有了吴仪,定能无疫” “沙斯病起,粤港传疾;处置失当,全国危及;主席揪心,总理着急;危难之时,授命吴仪;号令九州,集资百亿;全国齐心,全民协力;有疑就隔,确诊就医;人人行动,  相似文献   

13.
吴雁 《青年记者》2009,(12):30-31
美学家海德格尔强调“人诗意的生存”,然而作为主体的人在当今网络的世界里,其知、情、意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从“心理一隋”、“道德一意”、“法制一知”三个层面对网络传播进行审美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14.
《工人日报》2000年11月30日第3版,即《新闻评论》版头条“社评”文章《我们能守住道德底线吗?》,在论述“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无不与道德伦理的沦丧密切相关”时有这么一句:“卖淫、嫖娼,即便在历史上,也为人民所不耻,今天却又在各地悄然登场,这还称不上是道德伦理的沦丧吗?”这里的“不耻”一词,笔者以为“本报评论员”的理解有误。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并无“不耻”一词,却有“不齿”条目。时“不齿”一词的解释是“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人所~”。这个意义,恰好符合《我们能守住道德底线吗?》一文所论之意,即“卖淫、嫖娼,即便在历史上,也为人们所‘不愿提到(鄙视)’”。  相似文献   

15.
喻湘衡 《新闻天地》2002,(10):52-52
全社会都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高校也应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应注意在观念上把继承传统道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在内容上以"诚信"、"责任心"、"爱国"等作为基础;在方法上应加强道德教育与加强道德修养并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大学生理应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与编辑职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个科学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建设学说、国家学说的补充、丰富和发展,它对我国政治、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发展,公民道德体系的建设,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以德治国”思想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思想。道德建设,是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1.一个新闻人的伦理困境作为一位新闻人,我一直都有个左右为难的情景假定。假设,在我的早班途中目击一场不幸,我是应该举起相机记录“不幸”呢,还是应该设法去阻止不幸本身?况且这种假设随时都有可能成为现实。实际上已经有不少——我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的同行们碰到这种事情了。他们凭借着,要么是本能要么是直觉采取了截然相反的行动。而这个看起来并不复杂的假设,却变成了某种真正的道德困境,带给我几乎是确定不疑的迷惑和痛苦。2.麻烦在于双重身份假如一个记者可以只是记者,而不同时是共产党员、男人、女婿或者其他角色,这个问题就可能简化乃至完全消解。因为对见义勇为的道德评价没有任何争议。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采取诸如救死扶伤、拔刀相助之类的“利他”行为完全符合伦理规范。当我们发现一个企图跳楼的女子时,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该是阻止悲剧,不管是在赶赴音乐会的路上还是前往开幕式的途中。这些都没有问题,构不成令我们苦恼的两难境地。问题在于我们同时还是新闻人,我们并不是单纯自娱的业余摄影家、委琐好奇的偷窥者或者其他什么非专业人员,事实上我们举起相机的主要动机也远远超出了100元的稿费。就像举枪有时候是军人无法选择的义务一样,我们举起相机...  相似文献   

18.
记者职业道德修养,是在不断提高道德认识的基础上,用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来指导、约束自己道德行为的一种自觉行动。因为共产共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并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朱熹说过:“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这是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我们把它借用过来,用以探讨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学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谢清果  王皓然 《新闻大学》2022,(7):67-80+119
中国传统政治实践因其独立的进程,形成了自身独特而自洽的政治传播智慧。以史华慈的“深层结构”问题为例,这些思想智慧往往只有在传统语境有关“政治”及其“传播”的特有讨论中方能被诠释。为对中国古代政治传播思想的独特性以及东西差异展开思考,本文提取了“内圣外王”与“哲人王”两种在中西政治文明中特点鲜明的政治思想,再根据其产生条件、逻辑基础和关联历史现象对两者中包含的传播观念加以比较。研究认为,“哲人王”作为希腊古典政治实践中自然产生的对于应然性的探讨,是基于功能主义想象而设计出的一元化传播结构。“内圣外王”则是对中国原始氏族社会传统权威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它不仅将政治寓于个体化的道德行动中,也通过道德知识的间性传播建构其理想化的政治场域。这与我们过去所熟知的政治传播无论在发生情境还是传播的本体上都存在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